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847发布日期:2019-04-09 21:5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量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雨天的行车安全。从公开的新闻资料来看,大多数的雨雪天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雨天下雨挡风玻璃上视线不清、或者操作雨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但由于不同车型所采用的挡风玻璃的厚度及透光效果均有差异,即需要针对不同车型采用不同厚度型号的挡风玻璃,设计相应匹配适用的雨量检测装置。因此,雨量检测装置难以做到与不同的厚度型号挡风玻璃准确匹配,从而就难以保证雨量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故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挡风玻璃的雨量检测装置,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可适应多种厚度型号挡风玻璃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包括雨量采集组件,所述雨量采集组件包括用以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发射元件以及用以接收反射光的红外接收元件,所述红外发射元件以及红外接收元件与雨量检测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雨量检测电路板可用以驱动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红外光,且解析接收反射回的红外光;所述雨量检测电路板设置红外发射元件固定机构,可用以提供红外发射元件多个固定位。

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为可用以所述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于雨量检测电路板的多组焊点,多组焊点之间电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焊点,每组焊点对应于一种挡风玻璃厚度型号适用的红外发射元件固定位。

优选方案,所述雨量采集组件还包括光学外壳,所述光学外壳工作状态下位于雨量检测电路板上方,所述光学外壳设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及红外接收元件适配使用的一对非球面透镜,可用以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线经其中一个发射非球面透镜调整为平行状态照射于挡风玻璃,经反射后进入另一个接收非球面透镜聚集,再经所述红外接收元件接收。

优选方案,所述雨量采集组件包括三个红外发射元件,以及与所述三个红外发射元件适配使用的三个红外接收元件,所述光学外壳对应设置有三对非球面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提供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固定机构的设置,可提供多个红外发射元件固定位,调整红外光照射于挡风玻璃的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挡风玻璃;此外,三组红外发射元件及接收元件的设置,增加了雨量检测装置的感应区域,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用雨量检测装置无雨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车用雨量检测装置有雨时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雨量检测电路板,11.红外发射元件,12.红外接收元件,2.光学外壳,21.发射非球面透镜,22.接收非球面透镜,3.挡风玻璃,4.雨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种车用雨量检测装置,包括雨量采集组件,所述雨量采集组件包括用以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发射元件11以及用以接收反射光的红外接收元件12,所述红外发射元件11以及红外接收元件12与雨量检测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雨量检测电路板可用以驱动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红外光,且解析接收反射回的红外光;所述雨量检测电路板设置红外发射元件固定机构,可用以提供红外发射元件多个固定位。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雨量检测装置,使用时,安装于车前挡风玻璃上部处于雨刮的刮动范围之内,并将雨量检测装置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可通过光学元件来检测挡风玻璃上的雨滴。本实施例所述雨量检测装置设置雨量采集组件,其中包括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红外光的发射可由雨量检测电路板驱动实现,红外接收元件接收经挡风玻璃反射回的红外光线,也可由雨量检测电路板解析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并传递于雨刮电机控制中心做出相应的响应(如检测挡风玻璃3有雨滴4时,控制雨刮启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雨量检测装置适用性问题,采用所述雨量检测电路板设置红外发射元件固定机构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可用以提供红外发射元件多个固定位,调整红外发射元件的固定位置。当挡风玻璃的厚度发生变化后(如图1挡风玻璃厚度增加d后),红外光反射角度相应发生了变化,在红外接收元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外接收元件所能接收的经挡风玻璃反射回的红外光线也发生改变,此时检测结果可能导致严重失真,从而影响雨量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而本实施例设置的固定机构可提供红外发射元件多个固定位,调整红外光照射于挡风玻璃的角度,使得反射回的红外光能有效经光学透镜聚集,最终被红外接收元件接收,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挡风玻璃使用。

优选实施例方案,所述固定机构为可用以所述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于雨量检测电路板的多组焊点,多组焊点之间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可具体为雨量检测电路板设置的用于焊接红外发射元件的多组焊点,其中每一组焊点可对应一种挡风玻璃厚度型号适用时的红外发射元件固定位置。如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于第一组焊点,对应有适用的挡风玻璃厚度;当挡风玻璃厚度发生改变,可将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于另一组对应挡风玻璃厚度适用的焊点。采用上述方案,可增强雨量检测装置的适用性,即同一雨量检测装置,可对应适用多种挡风玻璃厚度型号的车辆使用。

优选实施例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焊点,每组焊点对应于一种挡风玻璃厚度型号适用的红外发射元件固定位。具体的,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合理设计焊点组数,如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焊点,第一组焊点对应于4.5~5.5mm挡风玻璃适用时的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位置;第二组焊点对应于5.5~6.5mm挡风玻璃适用时的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位置;当挡风玻璃厚度发生改变,可将红外发射元件焊接于对应挡风玻璃厚度范围适用的焊点位置处。

优选实施例方案,所述雨量采集组件还包括光学外壳2,所述光学外壳工作状态下位于雨量检测电路板上方,所述光学外壳设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及红外接收元件适配使用的一对非球面透镜,可用以所述红外发射元件11发射的红外光线经其中一个发射非球面透镜21调整为平行状态照射于挡风玻璃,经反射后进入另一个接收非球面透镜22聚集,再经所述红外接收元件12接收。

优选实施例方案,所述雨量采集组件包括三个红外发射元件,以及与所述三个红外发射元件适配使用的三个红外接收元件,所述光学外壳对应设置有三对非球面透镜。本实施例中,设置三对红外发射及接收元件,增加了挡风玻璃接触雨滴(有雨时)的外壁检测面积,可扩大挡风玻璃外壁检测雨量的范围,避免漏检现象,增强雨量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实施例方案,所述光学外壳设置的与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及红外接收元件适配使用的一对非球面透镜之间存在间距,用以调节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光线经其中一个非球面透镜调整为平行状态照射于挡风玻璃,再于挡风玻璃内经多次反射后进入另一个非球面透镜聚集。本实施例在光学外壳尺寸及光学透镜尺寸允许范围内,其光学外壳可在与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及红外接收元件适配使用的一对非球面透镜之间设置间距。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如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的红外波段,红外光线照射于挡风玻璃的角度等),合理设计两个非球面透镜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延长红外光在挡风玻璃内反射的路径,增强挡风玻璃外壁的检测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里侧”是指内部或围起来的区域或空间。“外围”是指某特定部件或特定区域的周围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以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