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0737发布日期:2019-01-08 21: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抗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抗渗仪用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和抗渗标号的测定,因此在有关生产、施工、设计、教研等部门广泛使用。混凝土抗渗仪根据液压原理设计,以电动机拖动水泵施压,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控制阀,试模座等连接。压力由水泵输出进入压力容器,然后输送到各试件系统进行加载试验。管路中装有电接点压力表和电气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接点压力表内的电触点的调节可以使压力在0.1-4Mpa的规定范围内进行恒压试验。现有的混凝土抗渗仪的试模座和试模之间通过多个螺栓拧紧,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反复旋拧螺栓,由于多组试模都需要逐个安装以及拆卸,非常不便,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测试效率高的混凝土抗渗仪。

混凝土抗渗仪,其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若干套模和套模座,所述套模底部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底部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套模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环配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与所述第一密封环配合,所述安装环底部还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第一密封环同轴设置,所述套模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环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模的外壁上设有旋转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套模上旋转把手的数量为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旋转把手沿所述套模的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模和套模座的数量均为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六个所述套模呈两行三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台底部设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抗渗仪可将套模螺接在套模座上,螺纹槽底部的第一密封垫圈可与第一密封环密封配合,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垫圈可与第二密封环密封配合,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同时,在测试时,无需再通过多个螺栓将套模安装以及拆卸,大大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凝土抗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凝土抗渗仪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标记说明:100、基台;10、套模;11、旋转把手;20、套模座;21、螺纹槽;22、第一密封垫圈;23、密封槽;24、第二密封垫圈;30、安装环;31、第一密封环;32、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抗渗仪,其包括基台100,基台100上设有若干套模座20和套模10,套模10和套模座20的数量均为六,套模10呈两行三列设置,套模10底部设有与套模座20配合的安装环30,安装环30底部设有第一密封环31,第一密封环31上设有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套模座20上设有与第一密封环31配合的螺纹槽21,螺纹槽21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22,第一密封垫圈22与第一密封环31配合,安装环30底部还设有第二密封环32,第二密封环32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环31,第二密封环32与第一密封环31同轴设置,套模座20上设有与第二密封环32配合的密封槽23,密封槽23内设有第二密封垫圈24。

在本实施例中,套模10的外壁上设有旋转把手11,每个套模10上旋转把手11的数量为二,两个旋转把手11沿套模10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测试时,使用把手11将套模10螺接在套模座20上,螺纹槽21底部的第一密封垫圈22可与第一密封环31密封配合,密封槽23内的第二密封垫圈24可与第二密封环32密封配合,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拆装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

基台100底部还设有滚轮,滚轮的数量为四,便于基台100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抗渗仪可将套模螺接在套模座上,螺纹槽底部的第一密封垫圈可与第一密封环密封配合,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垫圈可与第二密封环密封配合,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同时,在测试时,无需再通过多个螺栓将套模安装以及拆卸,大大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