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690发布日期:2019-01-25 16:4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采暖模块炉的快速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壁挂炉已经成为中国别墅、住宅、采暖的主流产品,但目前市场上的燃气壁挂炉生产线检测设备功能复杂,价格昂贵,操作不便,不能满足公司特殊化检测需求。我公司研制的燃气壁挂炉综合检测系统采用先进的压力、流量传感器测量相关数据、数字化显示参数、供暖管路冷却系统,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结构简单,并可根据实际需求改装,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的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用于综合检测燃气采暖壁挂炉的压力和流量,包括燃气压力表、燃气二次压力表、采暖出水温度表、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洗浴出水数字温度表、自来水数字温度表、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三温度探头、第一转子流量计、第二转子流量计、第四电磁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燃气电磁阀、第一温度探头、第一单向电磁阀、第二温度探头、第五电磁阀、第二单向电磁阀、第四温度探头、板式换热器、第三单向电磁阀、第五温度探头、第六温度探头,燃气采暖壁挂炉上设有采暖出水口、洗浴出水口、燃气进口、自来水进口和采暖回水口,其中,采暖出水口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一温度探头和采暖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第一温度探头分别与采暖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板式换热器、第二单向电磁阀相耦接,第二单向电磁阀分别与第二阀门和第三单向电磁阀相耦接,第三单向电磁阀分别与第二阀门、第二单向电磁阀第二转子流量计、第五电磁阀和板式换热器相耦接;

洗浴出水口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二温度探头和洗浴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第二温度探头与第五电磁阀相耦接,第五电磁阀分别与第二阀门和第三单向电磁阀相耦接;

燃气进口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燃气电磁阀和第三阀门,燃气进口还与燃气压力表相耦接;

自来水进口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五温度探头、第四电磁阀、第二转子流量计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第五温度探头还与第一压力表相耦接;

采暖回水口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六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和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第六温度探头还与第二压力表相耦接,第三温度探头还与第一转子流量街相耦接,第一转子流量计还与板式换热器相耦接;

燃气采暖壁挂炉的燃气比例阀设有燃气二次压测量口,燃气二次压测量口与燃气二次压力表相耦接;

板式换热器分别与第一转子流量计、第二转子流量计、第三单向电磁阀、第四温度探头、第二单向电磁阀、和第一温度探头相耦接,第四温度探头还与第一阀门和自来水数字温度表相耦接。

优选地,所述采暖出水温度表、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洗浴出水数字温度表、和自来水数字温度表均精确到0.1℃。

一般类型的综合性能检测台,只具备了燃气的阀前压力检测,并且不具备对采暖系统的冷却装置检测,在北方地区,冬夏温差大的情况下,夏季采暖系统不易冷却,切排放水不回收即浪费了水资源。本申请的检测装置,阀后压力可视,能对壁挂炉负荷参数直接读取。水路冷却装置,大大解决了北方夏季水温冷却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壁挂炉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该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采用先进的压力、流量传感器测量相关数据、数字化显示参数、供暖管路冷却系统,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结构简单,并可根据实际需求改装,受众范围广;

本申请的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可用于快速检测燃气壁挂炉产品各项技术参数的现代化设备,以提高基础数据测量、记录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保证产品出厂质量的目的;

本申请中的温度显示表为数字显示,精确到0.1℃,更加直观的了解壁挂炉运行状况。

通过调节转子流量计来调节水流量,模拟用户自来水压力变化下,壁挂炉对洗浴水的调节。

板换冷却装置,能加速采暖水管路的冷却状态,避免壁挂炉检测后水泵过热,简短壁挂炉二次启动时间,确保壁挂炉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燃气采暖壁挂炉;2-燃气压力表;3-燃气二次压力表;4-采暖出水温度表;5-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6-洗浴出水数字温度表;7-自来水数字温度表;8-第一压力表;9-第二压力表;10-第三温度探头;11-第一转子流量计;12-第二转子流量计;13-第四电磁阀;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燃气电磁阀;18-第一温度探头;19-第一单向电磁阀;20-第二温度探头;21-第五电磁阀;22-第二单向电磁阀;23-第四温度探头;24-板式换热器;25-第三单向电磁阀;26-第六温度探头;27-采暖出水口;28-洗浴出水口;29-燃气进口;30-自来水进口;31-采暖回水口;32-燃气比例阀;33-燃气二次压测量口;34-第五温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图1,本申请提供给了一种燃气采暖壁挂炉检测装置,用于综合检测燃气采暖壁挂炉1的压力和流量,设有燃气压力表2、燃气二次压力表3、采暖出水温度表4、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5、洗浴出水数字温度表6、自来水数字温度表7、第一压力表8、第二压力表9、第三温度探头10、第一转子流量计11、第二转子流量计12、第四电磁阀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燃气电磁阀17、第一温度探头18、第一单向电磁阀19、第二温度探头20、第五电磁阀21、第二单向电磁阀22、第四温度探头23、板式换热器24、第三单向电磁阀25、第五温度探头34、第六温度探头26,燃气采暖壁挂炉1上设有采暖出水口27、洗浴出水口28、燃气进口29、自来水进口30和采暖回水口31,其中,

采暖出水口27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一温度探头18和采暖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第一温度探头18分别与采暖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板式换热器24、第二单向电磁阀22相耦接,第二单向电磁阀22分别与第二阀门15和第三单向电磁阀25相耦接,第三单向电磁阀25分别与第二阀门15、第二单向电磁阀22第二转子流量计12、第五电磁阀21和板式换热器24相耦接;

洗浴出水口28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二温度探头20和洗浴出水数字温度显示表,第二温度探头20与第五电磁阀21相耦接,第五电磁阀21分别与第二阀门15和第三单向电磁阀25相耦接;

燃气进口29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燃气电磁阀17和第三阀门16,燃气进口29还与燃气压力表2相耦接;

自来水进口30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五温度探头34、第四电磁阀13、第二转子流量计12和所述板式换热器24,第五温度探头34还与第一压力表8相耦接;

采暖回水口31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第六温度探头26、第三温度探头10和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5,第六温度探头26还与第二压力表9相耦接,第三温度探头10还与第一转子流量街相耦接,第一转子流量计11还与板式换热器24相耦接;

燃气采暖壁挂炉1的燃气比例阀32设有燃气二次压测量口33,燃气二次压测量口33与燃气二次压力表3相耦接;

板式换热器24分别与第一转子流量计11、第二转子流量计12、第三单向电磁阀25、第四温度探头23、第二单向电磁阀22、和第一温度探头18相耦接,第四温度探头23还与第一阀门14和自来水数字温度表7相耦接。

所述采暖出水温度表4、采暖回水数字温度表5、洗浴出水数字温度表6、和自来水数字温度表7均精确到0.1℃。本申请中的数字温度显示表为数字显示,精确到0.1℃,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壁挂炉运行状况。

本申请中水管路压力表感知自来水和采暖水管路的压力;燃气压力表2用来检测燃气进气压力和比例阀出口二次压力;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自来水和采暖水流量。当第一单向电磁阀19和第四电磁阀13及第二单向电磁阀22打开,壁挂炉转入洗浴功能;电磁阀关闭后,壁挂炉转入采暖功能。采暖功能下,打开第一单向电磁阀19和第三单向电磁阀25,检测台的板式换热器24增加冷却采暖水的功能。

本申请中通过调节转子流量计来调节水流量,模拟用户自来水压力变化下,壁挂炉对洗浴水的调节。

由于设置了板式换热器24冷却装置,能加速采暖水管路的冷却状态,避免壁挂炉检测后水泵过热,简短壁挂炉二次启动时间,确保壁挂炉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