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292发布日期:2019-02-12 21:1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组合检具的设计只保证了模块在组合检具上的使用,比如前大灯、后侧围灯、后背门灯等,这些模块在综合检具上有单独的定位和安装,用以检测对手件的符合性,但这些模块和调整线白车身用检测模拟块或仿形假件的通用性一般不做考虑,这样就面临着在调整线检测白车身的时候要增加新的检测工装,成本不但会提高,同时也满足不了资源整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满足调整白车身和主模型使用的可变定位灯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包括仿形块、主模型定位组块、真灯定位组块;所述仿形块上设有用于分别装配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的定位结构;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与所述真灯定位组块为两套定位安装基准组块,通过定位结构可拆卸地装配于仿形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真灯定位组块由三块定位锁紧块组成,所述仿形块上设有第一真灯定位结构、第二真灯定位结构、第三真灯定位结构;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按三角方式排布于仿形块上,用于分别装配三块定位锁紧块;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由三块定位打紧块组成,所述仿形块上还设有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三者围成的三角范围内且错置分布于仿形块上,用于分别装配三块定位打紧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分别布置于仿形块的同一侧边的两端,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布置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两者连线的垂线方向的仿形块上;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与第一定位锁紧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锁紧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与第三定位锁紧块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真灯定位组块包括X向定位的第一定位锁紧块、X向定位的第二定位锁紧块、X、Y、Z向定位的第三定位锁紧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之间,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之间,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两者旁侧;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依次分列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结构分别与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通过销孔定位和螺栓打紧的方式可拆卸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结构分别与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通过销孔两点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真灯定位组块为用于白车身的真灯定位组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结构简单,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方式配备两套定位安装基准组块,满足调整线白车身和主模型使用,节省了调整线额外设计检测模拟块的成本,可满足生产需求和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仅装配主模型定位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定位灯模块仅装配真灯定位组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本实用新型可变定位灯模块包括仿形块1、主模型定位组块、真灯定位组块。所述仿形块上设有用于分别装配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的定位结构。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与所述真灯定位组块为两套定位安装基准组块,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可用于背门灯定位系统、前大灯定位系统等模型装配,所述真灯定位组块可用于白车身模型装配,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分别通过定位结构可拆卸地装配于仿形块1上。

具体地,所述真灯定位组块由三块定位锁紧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定位锁紧块21、第二定位锁紧块22、第三定位锁紧块23。所述仿形块1上设有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块21可拆卸装配连接,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块22可拆卸装配连接,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与所述第三定位锁紧块23可拆卸装配连接。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依据真灯定位,从稳定性考虑,采用面积最大化的三角方式排布于仿形块1。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由三块定位打紧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定位打紧块31、第二定位打紧块32、第三定位打紧块33。所述仿形块1上设有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均设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三者围成的三角范围内且错置分布于仿形块1上。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与所述第一定位打紧块31可拆卸装配连接,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与所述第二定位打紧块32可拆卸装配连接,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与所述第三定位打紧块33可拆卸装配连接。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分别布置于仿形块1的同一侧边的两端,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布置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和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两者连线的垂线方向的仿形块1上。其中,所述真灯定位组块包括X向定位的第一定位锁紧块21、X向定位的第二定位锁紧块22、X、Y、Z向定位的第三定位锁紧块23。为便于设计成型,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设置为一体结构于仿形块1上。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设于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与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之间,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设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与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之间,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设于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和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3两者旁侧。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依次分列排布。为便于设计成型,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设置为一体结构于仿形块1上。

以后背门灯模拟块为例,背门灯模拟块主体的设计还是仿形加工为主,但在其内部定位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其具备两套定位安装基准,一套用于装配主检具模型,一套用于匹配白车身(以背门灯定位系统为依据)。在主模型上使用时,拆除真灯定位组块,保留主模型定位组块,如图2所示。在白车身上使用时,拆除主模型定位组块,保留真灯定位组块,如图3所示。

所述定位结构分别与所述主模型定位组块和所述真灯定位组块通过销孔定位和螺栓打紧的方式可拆卸装配。如,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设置销孔,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块21、第二定位锁紧块22、第三定位锁紧块23也设置销孔,所述第一真灯定位结构11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块21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所述第二真灯定位结构12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块22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所述第三真灯定位结构13与所述第三定位锁紧块23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设置销孔,所述第一定位打紧块31、第二定位打紧块32、第三定位打紧块33也设置销孔,所述第一主模型定位结构14与所述第一定位打紧块31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所述第二主模型定位结构15与所述第二定位打紧块32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所述第三主模型定位结构16与所述第三定位打紧块33的销孔相互定位后利用螺栓紧固。为了稳固定位,上述螺栓定位均采用两点定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