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7702发布日期:2019-01-08 20:5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



背景技术:

现在的热熔胶枪,基本是没有数字温度显示功能,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温度的监控不方便,安全性不高,亟待需要一种监控温度更方便、安全性更高的变色胶枪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其有效地解决胶枪数字温度显示功能,可以让操作者更方便使用,更加方便直观地进行温度的监控,安全性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显胶枪电路,包括热电偶、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码显示电路、时钟产生电路、电源电路,所述热电偶包括热电偶BT1和热电偶BT2;

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包括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电阻R2000、电阻R2001、电阻R2006、电阻R2008、电容C2000和电容C2001;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6连接热电偶BT1的正极,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1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6引脚,热电偶BT1的负极接地,热电偶BT2的正极接地,热电偶BT2的负极串联电阻R2008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3引脚,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3引脚还串联电阻R2000接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4引脚串联电容C2000接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4引脚还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7引脚串联电容C2001接地;

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器、电阻R2002、电阻R2003、电阻R2004、电阻R2007、电阻R2010、电阻R2011、电容C2002、电容C2003;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端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端还串联电容C2002接地,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负端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负端还串联电容C2003接地,所述双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2007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正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10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3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正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2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6引脚,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11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4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经模数转换电路与数码显示电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还与所述时钟产生电路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能够产生时钟信号并传送至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还用于为模数转换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和时钟产生电路提供+5V电压。

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BT2000、PTC电加热器、开关K2000、电源芯片IC2001、电容C2005、电容C2007、电容C2010、电阻R2012、电阻R2013、电阻R2015、二极管D2001和电感L2000,开关K2000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组BT2000的正极,开关K2000的第二端串联PTC电加热器连接电池组BT2000的负极,电池组BT2000的负极接地,开关K2000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2012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7引脚,开关K200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6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第7引脚分别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1引脚和电源芯片IC2001的第8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第3引脚串联电容C2010接地,电源芯片IC2001的第4引脚接地,电容C2007的一端连接开关K2000的第二端,电容C200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2000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2引脚,电感L2000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2005接地,电阻R2013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2000的第二端,电阻R2013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2015接地,电阻R2013的第二端还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5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型号为MC34063。

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阻R2014和发光二极管D2000,所述电阻R2014和发光二极管D2000相串联形成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与PCT电加热并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BT2000采用18650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A/D转换器IC3001、电阻R3000、电阻R3001、电阻R3002、电阻R3003、电阻R3012、可调电阻Rt3000、稳压芯片IC3000、二极管D3000、电容C3000、电容C3001、电容C3002和电容C3003;所述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反相驱动器IC3002、译码器IC3003,数码管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电阻R3005、电阻R3004、电阻R3006、电阻R3007、电阻R3008、电阻R3009、电阻R3010和电阻R3011;

A/D转换器IC300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A/D转换器IC3001的第2引脚连接可调电阻Rt3000的中间脚,可调电阻Rt3000的第一端接地,可调电阻Rt3000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3012连接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连接稳压芯片IC3000的参考端,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串联电阻R3003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稳压芯片IC3000的阳极A接地,A/D转换器IC3001的第3引脚、第9引脚和第24引脚接地,A/D转换器IC3001的第4引脚依次串联二极管D3000和电阻R3000接地,电容C3002的第一端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5引脚,电容C3002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3000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4引脚,电容C3002的第二端还串联电阻R3002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7引脚串联电容C3003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8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9引脚还串联电容C3001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10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0引脚串联电阻R3001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

A/D转换器IC3001的第11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A/D转换器IC3001的第12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3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7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4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5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2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6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1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7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5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8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4引脚,A/

D转换器IC3001的第19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3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20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2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22引脚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出端,A/D转换器IC3001的第23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引脚;

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1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4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2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3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3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2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4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1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5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0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6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0的段控g引脚,数码管DS3000的段控g引脚还串联电阻R3004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9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8引脚接地;

译码器IC3003的第9引脚串联电阻R3011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e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0引脚串联电阻R3010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d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1引脚串联电阻R3009后分别连接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c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2引脚串联电阻R3008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b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3引脚串联电阻R3007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a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4引脚串联电阻R3006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g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5引脚串联电阻R3005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f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3引脚、第4引脚和第16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译码器IC3003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接地。

优选地,A/D转换器IC3001的型号为ICL7135,稳压芯片IC3000的型号为TL431,反相驱动器IC3002的型号为MC1413,译码器IC3003的型号为MC74HC4511。

优选地,所述时钟产生电路包括反相器IC2002、电阻R2005、电阻R2009、电容C2006、电容C2008、电容C2009、电容C2011、电容C2012、二极管D2002、二极管D2003、二极管D2004和二极管D2005,反相器IC2002的型号为74HC04;

电阻R2005的第一端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1引脚,电阻R2005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2012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5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5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4引脚、第9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9连接电阻R2005的第二端,反相器IC2002的第2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3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6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2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7引脚接地,反相器IC2002的第14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器IC2002的第13引脚作为时钟产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出端;

电容C2011的正极连接IC2002的第6引脚,电容C20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二极管D2005的阴极接地,电容C2008的正极接地,电容C2008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4的阳极,二极管D200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电容C2009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电容C2009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阳极,二极管D200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4的阳极,电容C2006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阴极,电容C200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2的阳极,二极管D200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阳极,二极管D2002的阳极输出-5V电压。

优选地,所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型号为OP07,所述双运算放大器采用型号为AS358A的双运算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胶枪,所述胶枪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数显胶枪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将热电偶微弱的信号放大后进行模数转换,再经过译码驱动,最后将信号送到数码管上,利用数码实现温度的数字显示,有效地解决胶枪数字温度显示功能,可以让操作者更方便使用,更加方便直观地进行温度的监控,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电源电路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时钟产生电路详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模数转换电路详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的数码显示电路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显胶枪电路包括热电偶、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码显示电路、时钟产生电路、电源电路。热电偶包括热电偶BT1和热电偶BT2。

如图2所示,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包括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电阻R2000、电阻R2001、电阻R2006、电阻R2008和电容C2000、电容C2001。

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6连接热电偶BT1的正极,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1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6引脚,热电偶BT1的负极接地。

热电偶BT2的正极接地,热电偶BT2的负极串联电阻R2008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3引脚,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3引脚还串联电阻R2000接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4引脚串联电容C2000接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4引脚还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7引脚串联电容C2001接地。较佳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还可串联电容C2004,电容C2004的型号为473电容。

如图3所示,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器、电阻R2002、电阻R2003、电阻R2004、电阻R2007、电阻R2010、电阻R2011、电容C2002、电容C2003。

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端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端还串联电容C2002接地,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负端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负端还串联电容C2003接地。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型号为OP07。电源电路还用于为模数转换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和时钟产生电路提供+5V电压。

双运算放大器是采用型号为AS358A的双运算放大器,双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2007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正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10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3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2000A的正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2连接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第6引脚。

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11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004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经模数转换电路与数码显示电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还与所述时钟产生电路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能够产生时钟信号并传送至模数转换电路。

如图4所示,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BT2000、PTC电加热器、开关K2000、电源芯片IC2001、电容C2005、电容C2007、电容C2010、电阻R2012、电阻R2013、电阻R2015、二极管D2001和电感L2000。

开关K2000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组BT2000的正极,开关K2000的第二端串联PTC电加热器连接电池组BT2000的负极,电池组BT2000的负极接地。开关K2000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2012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7引脚,开关K200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6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第7引脚分别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1引脚和电源芯片IC2001的第8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第3引脚串联电容C2010接地,电源芯片IC2001的第4引脚接地。

电容C2007的一端连接开关K2000的第二端,电容C200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2000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2引脚,电感L2000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2005接地,电阻R2013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2000的第二端,电阻R2013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2015接地,电阻R2013的第二端还连接电源芯片IC2001的第5引脚,电源芯片IC2001的型号为MC34063。本实施例中,电池组BT2000的电压为3.7V,电池组BT2000可采用18650电池组。

较佳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阻R2014和发光二极管D2000,电阻R2014和发光二极管D2000相串联形成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与PCT电加热并联设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模数转换电路包括A/D转换器IC3001、电阻R3000、电阻R3001、电阻R3002、电阻R3003、电阻R3012、可调电阻Rt3000、稳压芯片IC3000、二极管D3000、电容C3000、电容C3001、电容C3002和电容C3003;所述数码显示电路包括反相驱动器IC3002、译码器IC3003,数码管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电阻R3005、电阻R3004、电阻R3006、电阻R3007、电阻R3008、电阻R3009、电阻R3010和电阻R3011。

A/D转换器IC300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5V电压,A/D转换器IC3001的第2引脚连接可调电阻Rt3000的中间脚,可调电阻Rt3000的第一端接地,可调电阻Rt3000的第二端串联电阻R3012连接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连接稳压芯片IC3000的参考端,稳压芯片IC3000的阴极串联电阻R3003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稳压芯片IC3000的阳极A接地,A/D转换器IC3001的第3引脚、第9引脚和第24引脚接地,A/D转换器IC3001的第4引脚依次串联二极管D3000和电阻R3000接地,电容C3002的第一端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5引脚,电容C3002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3000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4引脚,电容C3002的第二端还串联电阻R3002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7引脚串联电容C3003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8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9引脚还串联电容C3001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10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0引脚串联电阻R3001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000B的输出端;

A/D转换器IC3001的第11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A/D转换器IC3001的第12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3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7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4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6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5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2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6引脚连接译码器IC3003的第1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7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5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8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4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19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3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20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2引脚,A/D转换器IC3001的第22引脚连接所述时钟产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出端,A/D转换器IC3001的第23引脚连接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引脚。

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1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4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2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3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3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2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4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1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5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0的公共引脚端,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16引脚连接数码管DS3000的段控g引脚,数码管DS3000的段控g引脚还串联电阻R3004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9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驱动器IC3002的第8引脚接地;

译码器IC3003的第9引脚串联电阻R3011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e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0引脚串联电阻R3010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d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1引脚串联电阻R3009后分别连接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c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2引脚串联电阻R3008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0、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b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3引脚串联电阻R3007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a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4引脚串联电阻R3006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g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15引脚串联电阻R3005后分别连接数码管DS3001、数码管DS3002、数码管DS3003、数码管DS3004的段控f引脚,译码器IC3003的第3引脚、第4引脚和第16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译码器IC3003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接地。

如图5所示,时钟产生电路包括反相器IC2002、电阻R2005、电阻R2009、电容C2006、电容C2008、电容C2009、电容C2011、电容C2012、二极管D2002、二极管D2003、二极管D2004和二极管D2005,反相器IC2002的型号为74HC04;

电阻R2005的第一端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1引脚,电阻R2005的第二端串联电容C2012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5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5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4引脚、第9引脚、第11引脚、第13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2引脚串联电阻R2009连接电阻R2005的第二端,反相器IC2002的第2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3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6引脚连接反相器IC2002的第8引脚、第10引脚、第12引脚;反相器IC2002的第7引脚接地,反相器IC2002的第14引脚连接电源电路的+5V电压;反相器IC2002的第13引脚作为时钟产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出端,反相器IC2002的第13引脚连接A/D转换器IC3001的第22引脚。

电容C2011的正极连接IC2002的第6引脚,电容C20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二极管D2005的阴极接地,电容C2008的正极接地,电容C2008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4的阳极,二极管D200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电容C2009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005的阳极,电容C2009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阳极,二极管D200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4的阳极,电容C2006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阴极,电容C200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002的阳极,二极管D200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003的阳极,二极管D2002的阳极输出-5V电压。

本实施例中,热电偶放大器IC2000的型号为OP07,双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AS358A,电源芯片的型号为MC34063,A/D转换器IC3001的型号为ICL7135,稳压芯片IC3000的型号为TL431,反相驱动器IC3002的型号为MC1413,译码器IC3003的型号为MC74HC4511。

其中,电阻R2000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1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2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3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4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5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2006的阻值为10KΩ、电阻R2007的阻值为10KΩ,电阻R2008的阻值为10KΩ,电阻R2009的阻值为10KΩ,电阻R2010的阻值为47KΩ,电阻R2011的阻值为20KΩ,电阻R2014的阻值为1KΩ,电阻R2012的阻值为0.22Ω,电阻R2013的阻值为30KΩ,电阻R2015的阻值为10KΩ,电阻R3000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3001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3002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3003的阻值为1KΩ,电阻R3004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05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06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07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08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09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10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11的阻值为200Ω,电阻R3012的阻值为1.5KΩ,可调电阻Rt3000(电位器)的最大阻值为2KΩ;

电容C2000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2001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2002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2003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2005为100μF,电容C2006为470μF,电容C2007为470μF,电容C2008为470μF,电容C2009为470μF,电容C2010为470μF,电容C2011为4.7μF,电容C2012为200pF,电容C3000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3001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3002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容C3003的型号规格为104电容,电感L2000为100uH。

发光二极管D2000的型号规格为绿色发光管(LED-G),二极管D2001为续流二极管,二极管D2001的型号规格为SS34,二极管D2002、D2003、D2004、D2005为开关二极管,二极管D2002、D2003、D2004、D2005的型号规格为1N4148,二极管D3000为开关二极管,二极管D3000的型号规格为1N4148。数码管DS3000、DS3001、DS3002、DS3003、DS3004的型号规格为DPY_7-SEG,热电偶BT1为测温热电偶,热电偶BT2为环境温度参考热电偶,热电偶BT1和热电偶BT2为两根球状的测温线。

以上实施例的数显胶枪电路,整机主要由包括热电偶、热电偶前置放大电路、热电偶后级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码显示电路、时钟产生电路、电源电路组成,下面分别介绍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先介绍电源电路部分,由负责升压处理的电源芯片IC2001(MC34063)和外围元件组成。IC2001内部有温度补偿带隙基准源、一个占空比周期控制振荡器、驱动器和大电流输出开关,它各脚功能如下:

1脚:开关管T1集电极引出端;

2脚:开关管T1发射极引出端;

3脚:定时电容接线端;

4脚:电源地;

5脚: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同时也是输出电压取样端;

6脚:电源端;

7脚:负载峰值电流取样端;

8脚:驱动管T2集电极引出端。

打开电源开关K2000,负载RL2000(PTC)开始发热,同时D2000发光二极管点亮,电源指示电路由D2000和R2010组成。经C2006滤波后,送给IC2001。IC2001内部①、②脚之间有一个开关管,开关频率由③脚的定时电容C2007决定,内部方波高、低电平的变换,控制开关管的开启与导通,从而控制电感L2000的充放电,经C2009电容滤波后得到升压输出+5V。⑤脚为反馈端,内设比较器,基准电压为1.25V,反馈电压与基准比较,从而影响占空比,改变采样电阻R2013,R2012的阻值,可以调节输出电压。⑦、⑧脚接安全电阻R2011到电池正极,当检测到电阻上的压降,超过0.3V时,电流限制电路开始工作。⑥脚和④脚接到电池接到电池组BT2000的正、负极。

时钟产生电路由IC2002(74HC04)和外围元件组成,IC2002是高速的硅栅CMOS器件并兼容低功耗肖特基的TTL(LSTTL)非门(逆变器),内含6组相同的反相器,即A输入高电平,Y输出低电平六反相器,它的各脚功能如下:

1脚:数据输入端;

2脚:数据输出端;

3脚:数据输入端;

4脚:数据输出端;

5脚:数据输入端;

6脚:数据输出端;

7脚:电源地;

8脚:数据输出端;

9脚:数据输入端;

10脚:数据输出端;

11脚:数据输入端;

12脚:数据输出端;

13脚:数据输入端;

14脚:电源正。

利用R2005/R2009/C2012和1、2两个反向器组成一个时钟振荡器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送到IC3001D的脚,另外4个反相器3、4、5、6与C2006、C2008、C2009、C2011和D2002、D2003、D2004、D2005组成负压产生电路,-5V分别送到IC2000、U2000的④脚和IC3001的①脚。

然后介绍热电偶测温放大电路,热电偶测温放大电路分前置和后级两部分。

前置放大部分,IC2000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具有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它各脚功能如下:

1脚:偏置平衡端;

2脚:反相输入端;

3脚:正相输入端;

4脚:电源-;

5脚:空脚;

6脚:输出端;

7脚:电源+;

8脚:偏置平衡端。

IC2000(OP07)和外围电路R2001、R2006、R2000、R2008构成高稳定热电偶测温差分放大器,C2000、C2001为电源高频滤波电容,测温部分为“测温”热电偶和“参考”热电偶,后者置于环境中,前者置于被测物体上,“测温”热电偶上的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放大后经R2002输出电压到后级放大。

后级放大由双运放U2000(AS358A)和外围元件组成两级同相放大器。U2000芯片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它各脚功能如下:

1脚:输出端;

2脚:反相输入端;

3脚:同相输入端;

4脚:电源-;

5脚:同相输入端;

6脚:反相输入端;

7脚:输出端;

8脚:电源+。

第一级由U2000A和R2010、R2003组成,经R2007到第二级,第二级由U2000B和R2011、R2004组成。C2002、C2003为电源高频滤波电容。

接着介绍模数转换/BCD码输出电路,该电路主要由IC3001(ICL7135)和外围元件组成。IC3001是双斜积分式4位半单片A/D转换器,它各脚功能如下:

1脚:负电源端;

2脚:外接基准电压输入端;

3脚:模拟地;

4脚:积分器输出端;

5脚:外接调零电容端;

6脚:缓冲器输出端;

7脚:外接基准电压电容端;

8脚:外接基准电压电容端;

9脚:被测电压低输入端;

10脚:被测电压高输入端;

11脚:正电源端;

12脚:位扫描选通信号输出端;

13脚:BCD码输出端;

14脚:BCD码输出端;

15脚:BCD码输出端;

16脚:BCD码输出端;

17脚:位扫描选通信号输出端;

18脚:位扫描选通信号输出端;

19脚:位扫描选通信号输出端;

20脚:位扫描选通信号输出端;

21脚:标志信号输出端;

22脚:时钟信号输入端;

23脚:指示输入电压极性端;

24脚:数字电路接地端;

25脚:转换/保持控制信号输入端;

26脚:选通信号输出端;

27脚:过量程信号输出端;

28脚:欠量程信号输出端;

IC3001的脚和①脚,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电压端,正电压经电阻R3003分压到稳压芯片IC30000(TL431),稳压后经限流电阻R3012和电位器Rt3000的中心抽头到IC3001的②脚,IC3000和Rt3000电位器的另一端接入IC3001的模拟地③脚。④脚外接C3000为积分电容,与D3000和R3000、R3002组成积分电路,⑥脚外接R3002为积分电阻,⑤脚外接C3002为调零电容,⑦脚和⑧脚外接C3003为基准电容,前级信号经R3001进入⑨脚,C3001是旁路电容。经IC内部电路处理后的BCD码从脚输出;位扫描选通信号从脚输出。时钟信号从脚输入。脚为指示输入电压极性端,脚接数字地。

最后介绍数码管驱动/显示电路。由达林顿陈列反相驱动器C3002(MC1413)/四线七段锁存译码器IC3003(MC74HC4511)和数码管DS3000、DS3001、DS3002、DS3003、DS3004和外围元件组成。

IC3002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输出端为低电平,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它的各脚功能如下:

1脚:数据输入端;

2脚:数据输入端;

3脚:数据输入端;

4脚:数据输入端;

5脚:数据输入端;

6脚:数据输入端;

7脚:数据输入端;

8脚:电源地;

9脚:正电源端;

10脚:数据输出端;

11脚:数据输出端;

12脚:数据输出端;

13脚:数据输出端;

14脚:数据输出端;

15脚:数据输出端;

16脚:数据输出端;

IC3003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它将输入BCD标准代码变换成驱动七段数码管所需的码信号,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其中四线A~D为BCD码输入端,高电平有效,A为低位输入端,D为高位端,七段a~g输出高电平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发光。LE为锁存控制端,高电平时能够锁存输入的BCD码。LT为灯测试反相控制端,BI为消隐反相控制端。它的各脚功能如下:

1脚:BCD码输入端;

2脚:BCD码输入端;

3脚:测试输入端;

4脚:消隐输入控制端;

5脚:锁定控制端;

6脚:BCD码输入端;

7脚:BCD码输入端;

8脚:电源地;

9脚:译码输出端;

10脚:译码输出端;

11脚:译码输出端;

12脚:译码输出端;

13脚:译码输出端;

14脚:译码输出端;

15脚:译码输出端;

16脚:电源正;

其中R3004、R3005、R3006、R3007、R3008、R3009、R3010、R3011是限流电阻,数码管DS3000在温度是负数的时候显示负号“-”,DS3001/DS302/DS3003/DS3004显示温度数值数字。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胶枪,所述胶枪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数显胶枪电路。由于胶枪除上述数显胶枪电路外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的数显胶枪电路及胶枪,将热电偶微弱的信号放大后进行模数转换,再经过译码驱动,最后将信号送到数码管上,利用数码实现温度的数字显示,有效地解决胶枪数字温度显示功能,可以让操作者更方便使用,更加方便直观地进行温度的监控,安全性更高。胶枪做成有数字温度显示的,实现了胶枪温度随时查看,方便操作者监控、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