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744发布日期:2019-03-13 23:4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绝缘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对电缆的电气性能影响很大,绝缘性能越低,电气性能越差,绝缘性能越高,电气性能越好。电缆的绝缘性能是电缆的重要参数,在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需要对相关电缆进行绝缘测试,以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

目前,检测电缆的绝缘检测装置一次只能对电缆单芯进行对地短路检测,或者对单根电缆的两芯进行相间短路检测。在一般的电力工程中,电缆的数量有几百根,每根电缆的电缆芯少则6-7芯,多则16-18芯。若采用绝缘检测装置对电缆的每根芯进行绝缘检测,检修人员将检测线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缆的一根线芯,或者将两根电缆的线芯两芯之间绝缘进行检测,这样,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次数较多,效率极低,耗时长,且重复次数太多,工作人员也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以期达到电缆绝缘测试检测时减少检测次数,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包括若干个电子开关、若干个线芯孔、正极主导线、负极主导线、电压采集模块、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显示器;线芯孔与电子开关一一对应,电子开关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一端并接后与对应的线芯孔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正极主导线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负极主导线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电压采集模块连接,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电压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和显示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处理器控制各电子开关的状态,可自动对电缆的各芯逐次进行检测,通过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电压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上,直观判断该芯是否存在绝缘故障,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2、连接部位采用孔式连接,以防止接线外露,导致人员触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辅助装置,包括16个电子开关、16个线芯孔、正极主导线、负极主导线、电压采集模块、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显示器。线芯孔与电子开关一一对应,电子开关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一端并接后与对应的线芯孔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正极主导线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负极主导线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电压采集模块连接,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处理器连接,通过处理器控制其导通或断开,电源模块用于给处理器供电,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则通过处理器显示在显示器中。

以检测一根16芯的电缆为例,首先将绝缘检测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本实用新型的正极主导线和负极主导线连接,用于提供测试用电压;然后将16芯电缆一端的各电缆芯分别插入至16个线芯孔中,16芯电缆的另一端做好相应的措施,保持电缆悬空,不接地。

处理器首先控制第一个电子开关中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闭合,其他所有的继电器断开,此时第一根电缆芯接于绝缘检测装置的正极,若显示器显示的电压与测试电压一致,则说明第一根电缆芯与地之间的绝缘良好;若显示器显示的电压低于测试电压,则说明第一根电缆芯与地之间的绝缘有问题。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部16芯的检测。当测试完毕之后,断开绝缘检测装置,并将全部电子开关的第二继电器导通,使其对所有电缆芯进行放电。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