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及其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448发布日期:2019-01-29 17:5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及其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及其传感器。



背景技术:

化工厂环境安全使用的HCN传感器为电化学原理,HCN为剧毒品,设置HCN传感器后,当现场容器或者管道内的HCN泄露出来时,能够第一时间报警,避免人员的伤害。

然而,电化学原理的HCN传感器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交叉干扰,干扰比例大约为1:1,当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硫气体时(特别是火炬旁边经常存在二氧化硫),会引起HCN报警器报警(实际并不存在HCN气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及其传感器,其能够消除二氧化硫气体对HCN报警器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其包括膜本体,所述膜本体为含有脱硫剂的疏水性透气膜。

进一步,所述膜本体呈圆形或者方形。

一种包括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的传感器,其包括:HCN传感器,所述HCN传感器的探测端安装有防风雨罩,所述防风雨罩内置有膜本体。

进一步,所述防风雨罩包括:

防风雨罩上罩体,其具有环形主体部,所述环形主体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布置膜本体的开孔,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开孔侧壁设置有HCN传感器安装结构;

两端开口的防风雨罩下罩体,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安装于防风雨罩下罩体的上开口处,防风雨罩下罩体具有柱状外壳体、设置于柱状外壳体内的柱状内壳体,所述柱状外壳体与柱状外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安装膜本体,防风雨罩下罩体底部设置有位于柱状外壳体、柱状内壳体之间的环形连接部,靠近环形连接部的柱状外壳体、柱状内壳体交错布置有开口。

进一步,所述HCN传感器安装结构为内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具有设置于环形主体部开孔处的内圈、设置于环形主体部外边沿的外圈。

进一步,所述柱状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的外圈设置有与柱状外壳体所设外螺纹结构配合的内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能够消除二氧化硫气体对HCN报警器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风雨罩上罩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风雨罩下罩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透气膜示意图,该图为安装于防风雨罩下罩体的透气膜展开状态图。

图4为透气膜示意图,该图为安装于防风雨罩的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的透气膜展开状态图。

图5为加装完成透气膜的防风雨罩示意图。

图6为含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的传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和图4,一种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其包括膜本体1,所述膜本体为含有脱硫剂的疏水性透气膜。

其中,含有脱硫剂的疏水性透气膜可以在两层疏水性透气膜之间设置脱硫剂夹层,亦或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膜本体1:一、将5克脱硫剂加入10克蒸馏水中,完全溶解;二、将两片疏水性透气膜放入溶解液中,不停搅拌;三、烘干疏水性透气膜及溶解液,这样脱硫剂就均匀附着在透气膜上。

从图3和图4可知,所述膜本体呈圆形或者方形,根据安装环境进行适配。其中,圆形膜本体是一个直径为30mm、厚度2mm圆形物品,方形膜本体是一个长宽厚分别为100mm*50mm*2mm方形物品。

参见图6,一种包括HCN传感器抗二氧化硫干扰过滤膜的传感器,其包括:HCN传感器2,所述HCN传感器2的探测端安装有防风雨罩3,所述防风雨罩内置有膜本体1。

参见图5,所述防风雨罩3包括:防风雨罩上罩体30(参见图1),其具有环形主体部300,所述环形主体部中间设置有用于布置膜本体1的圆形开孔301,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开孔侧壁设置有HCN传感器2安装结构,例如内螺纹结构;两端开口的防风雨罩下罩体31(参见图2),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30安装于防风雨罩下罩体31的上开口处,防风雨罩下罩体31具有柱状外壳体310、设置于柱状外壳体内的柱状内壳体311,所述柱状外壳体与柱状外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安装膜本体1,防风雨罩下罩体底部设置有位于柱状外壳体、柱状内壳体之间的环形连接部32,靠近环形连接部的柱状外壳体、柱状内壳体交错布置有开口。而防风雨罩上罩体30可以直接利用下边缘的卡接口而卡在防风雨罩下罩体31顶部。

从图2和图6可以看出,圆柱状外壳体、圆柱状内壳体通过交错布置的开口来实现空气与圆柱状内壳体内腔体相通,圆柱状外壳体所设开口界定为外开口312,圆柱状内壳体所设开口界定为内开口313,交错布置开口可以让空气流经膜本体的路径更长,利于干扰硫化物的吸收。

参见图1,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具有设置于环形主体部开孔处的内圈302、设置于环形主体部外边沿的外圈303,从而可以将防风雨罩上罩体安装于防风雨罩下罩体31的顶部。而为提高装配的稳定性,所述柱状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防风雨罩上罩体的外圈设置有与柱状外壳体所设外螺纹结构配合的内螺纹结构,从而可以将防风雨罩上罩体拧入防风雨罩下罩体。

外部空气流经路径为:圆柱状外壳体的外开口→圆柱状内壳体、圆柱状外壳体之间间隙→圆柱状内壳体内腔→防风雨罩上罩体开口,最后到达传感器的探测头,这里,在圆柱状内壳体、圆柱状外壳体之间间隙安装有膜本体,此时空气中硫化二氧化硫干扰物被间隙中的膜本体吸收,防风雨罩上罩体开口处同样安装有膜本体(布置在圆柱状内壳体上边沿,圆形膜本体边缘部位被防风雨罩上罩体的内圈压在圆柱状内壳体的外边沿,从而保持圆形膜本体被展开的状态),在到达传感器探头时经过两道膜本体的吸收,可以有效的滤掉二氧化硫,从而避免二氧化硫干扰HCN传感器发生误报。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及防风雨罩的摆放姿态如图6所示,在防风雨罩的底部是一个安放平面,这个安放平面可以让让圆柱状内壳的下开口避免进入大量空气,即使从防风雨罩底部与安放平面进入少量空气,也可以被防风雨罩上罩体开口处的圆形膜本体吸收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由于HCN传感器2安装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故而HCN传感器探测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结构,从而将探测端拧入防风雨罩上罩体30。

当图3和图4的膜本体分别安装就位于防风雨罩3后,再将HCN传感器2拧入防风雨罩的上罩体部分,探测气体进入探测端之前,二氧化硫气体可以被防风雨罩的膜本体吸收,从而避免探测端出现误报的情况。

针对该传感器的试验数据如下:

一、用二氧化硫与HCN标气分别通入不加含有脱硫剂疏水性透气膜的HCN传感器上,观察读数,响应时间,记录:

结果:二氧化硫与HCN标气对HCN传感器均有反应,结果与标气基本一致。

二、用二氧化硫与HCN标气分别通入加有脱硫剂疏水性透气膜的HCN传感器上,观察读数,响应时间,记录:

二氧化硫标气对HCN传感器没有反应,HCN标气对HCN传感器有反应,结果与标气基本一致,响应时间没有增加。

结论:将含有脱硫剂疏水性透气膜的加在HCN传感器上能够避免二氧化硫的干扰

长期性:

增加有脱硫剂疏水性透气膜的HCN传感器每天分别用上面两种标准气体测试一次,当测试至第20天时开始出现使用二氧化硫测试HCN的传感器出现1%的标气值。

结论:建议每半月更换一次含有脱硫剂疏水性透气膜

经现场测试至今,没有出现误报警现象,现场用HCN测试,反应灵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