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983发布日期:2019-02-19 18:1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保护套管是用于保护线束的部件,在线束成型的过程中,有一个工序是将每根不同种类的线束套装在一个塑料保护套管内,并将露出塑料保护套管部分的线束进行定位捆扎,同时还要检测塑料保护套管的长度是否在工艺误差所允许的范围内。

目前对线束上塑料保护套管长度的检测是通过人工肉眼检测完成的,在大批量的检测工作中,人为判断难免会出现差错。并且,对于超出工艺误差要求的塑料保护套管,需要对其长出的部分进行裁切,该裁切工作目前也是由人工判断后用记号笔或其他标记物画线来标记的,标记时,难免会将标记线画倾斜,给后续裁切时的精度带来影响。同时,人为检测、人为标记还存在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弊端。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检测精度高、方便操作、易于实现的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检测底板、限位块、检测机构、标记机构及裁切机构构成,在所述检测底板的前端中线位置上设置有限位块,在限位块后端依次设置有标记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检测机构的立板上设置有裁切机构。

而且,所述的限位块由端板及位于端板两侧的限位立板构成,两限位立板之间的距离与塑料保护套管的外径相适配。

而且,所述的检测机构由安装立板、前端红外线传感器、后端红外线传感器、PLC及报警器构成,所述的安装立板沿着检测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各安装立板的前端分别相对安装有前端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各安装立板的后端分别相对安装有后端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前端红外线传感器及后端红外线传感器所发出的红外线距检测底板的高度小于塑料保护套管的管径,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与后端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与塑料保护套管所允许的公差范围一致,前端红外线传感器及后端红外线传感器均通过PLC与置于检测底板上的报警器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标记机构由标记滑道、标记座、标记杆以及印面构成,在所述检测底板的一侧限位块与检测机构之间设置有标记滑道,在标记滑道上滑动安装有标记座,在标记座上铰装有标记杆,在标记杆的中部下端面上制有与塑料保护套管弧度相匹配的标记槽,在标记槽内嵌装有印面。

而且,所述裁切机构由裁切滑道、裁切座、裁切杆及烫刀构成,在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立板端面上设置有裁切滑道,在裁切滑道上滑动安装有裁切座,在裁切座上铰装有裁切杆,在裁切杆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烫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使用时,将塑料保护套管的端部放置在限位块内,从而使塑料保护套管位于检测底板的检测区域上,随后,开启开关,利用检测机构对塑料保护套管的长度进行检测,即,塑料保护套管使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不接通且后端红外线传感器接通,则长度合格;前端红外线传感器接通,长度不合格;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不接通且后端红外线传感器也不接通,则长度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塑料保护套管,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醒操作人员不合格,避免因操作或判断失误而造成分拣不合格的问题。检测完以后,再利用标记机构对过短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对过长的不合格品利用裁切机构进行裁切。该检测、裁切装置集检测、标记、裁切功能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满足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检测精度高、方便操作、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底板、2-端板、3-限位立板、4-报警器、5-标记滑道、6-标记机构、7-塑料保护套管、8-安装立板、9-裁切滑道、10-裁切机构、11-后端红外线传感器、12-前端红外线传感器、13-标记座、14-标记杆、15-印面、16-裁切座、17-裁切杆、18-烫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用于线束外塑料保护套管的检测、裁切装置,其创新之处在于:由检测底板1、限位块、检测机构、标记机构6及裁切机构10构成,在所述检测底板的前端中线位置上设置有限位块,在限位块后端依次设置有标记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检测机构的立板上设置有裁切机构。

所述的限位块由端板2及位于端板两侧的限位立板3构成,两限位立板之间的距离与塑料保护套管7的外径相适配。

所述的检测机构由安装立板8、前端红外线传感器12、后端红外线传感器11、PLC及报警器4构成,所述的安装立板沿着检测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各安装立板的前端分别相对安装有前端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各安装立板的后端分别相对安装有后端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前端红外线传感器及后端红外线传感器所发出的红外线距检测底板的高度小于塑料保护套管的管径,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与后端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与塑料保护套管所允许的公差范围一致,前端红外线传感器及后端红外线传感器均通过PLC与置于检测底板上的报警器相连接。

所述的标记机构由标记滑道5、标记座13、标记杆14以及印面15构成,在所述检测底板的一侧限位块与检测机构之间设置有标记滑道,在标记滑道上滑动安装有标记座,在标记座上铰装有标记杆,在标记杆的中部下端面上制有与塑料保护套管弧度相匹配的标记槽,在标记槽内嵌装有印面。

所述裁切机构由裁切滑道9、裁切座16、裁切杆17及烫刀18构成,在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立板端面上设置有裁切滑道,在裁切滑道上滑动安装有裁切座,在裁切座上铰装有裁切杆,在裁切杆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烫刀。

使用时,将塑料保护套管的端部放置在限位块内,从而使塑料保护套管位于检测底板的检测区域上,随后,开启开关,利用检测机构对塑料保护套管的长度进行检测,即,塑料保护套管使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不接通且后端红外线传感器接通,则长度合格;前端红外线传感器接通,长度不合格;前端红外线传感器不接通且后端红外线传感器也不接通,则长度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塑料保护套管,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醒操作人员不合格,避免因操作或判断失误而造成分拣不合格的问题。检测完以后,再利用标记机构对过短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对过长的不合格品利用裁切机构进行裁切。该检测、裁切装置集检测、标记、裁切功能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满足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