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943发布日期:2019-02-01 20:2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前处理,尤其是一种能在线、可重复使用,可净化动物源食品中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的免疫亲和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免疫亲和层析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可逆结合特性的SPE技术,根据抗原抗体的高选择性,从复杂的待测样品中提取目标化合物;它具有高选择性及高亲和性,目前,在真菌毒素、兽药残留、部分微量维生素含量分析中作为前处理净化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商品化的免疫亲和净化柱只能使用一次,且价格较高,阻碍了其在实际检测工作的使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能够重复使用,且样品纯化、分析实现了自动化,能够节省费用、节省时间、节省人力,且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包括免疫亲和柱上样-转移单元、脱盐-再转移单元、分离-检测单元;

所述免疫亲和柱上样-转移单元包括上样泵、进样器、A六通阀、转移泵、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A六通阀依次包括A六通阀第一旁通口、A六通阀第二旁通口、A六通阀第三旁通口、A六通阀第四旁通口、A六通阀第五旁通口、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上样泵通过管路与进样器连接,进样器出口与A六通阀第一旁通口连接,A六通阀第三旁通口连接转移泵,A六通阀第二旁通口和A六通阀第五旁通口之间连接有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脱盐-再转移单元包括脱盐泵、三通、MCX柱、B六通阀,B六通阀依次包括B六通阀第一旁通口、B六通阀第二旁通口、B六通阀第三旁通口、B六通阀第四旁通口、B六通阀第五旁通口、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B六通阀第一旁通口与A六通阀第四旁通口相连,B六通阀第二旁通口连接三通,三通的另外两个旁通口分别连接脱盐泵和MCX柱,MCX柱的另一端连接在B六通阀第五旁通口上,B六通阀第三旁通口被死堵头封堵,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分离-检测单元包括洗脱泵、分析柱、串联质谱检测器、C六通阀,C六通阀依次包括C六通阀第一旁通口、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C六通阀第三旁通口、C六通阀第四旁通口、C六通阀第五旁通口、C六通阀第六旁通口,C六通阀第一旁通口与B六通阀第四旁通口相连,C六通阀第五旁通口连接洗脱泵,C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上连接分析柱,分析柱出口连接串联质谱检测器,C六通阀第四旁通口被死堵头封堵,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所述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和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共同连接在废液瓶上。

所述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包括柱接头、螺母、填充柱管、琼脂糖凝胶、垫圈、筛板;填充柱管内填设有琼脂糖凝胶,琼脂糖凝胶采用的是偶联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抗体的琼脂糖凝胶;填充柱管的两端均设有筛板,填充柱管的两端的筛板外侧通过螺母固定有柱接头,柱接头与填充柱管之间填设有垫圈。

所述垫圈的厚度由填充柱管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够重复使用,降低检测费用,手动净化的方式改为自动净化,节省了人力,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步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样、脱盐、分离、检测与平衡过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移过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再转移过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净化色谱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包括免疫亲和柱上样-转移单元、脱盐-再转移单元、分离-检测单元;

所述免疫亲和柱上样-转移单元包括上样泵1、进样器2、A六通阀3、转移泵4、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A六通阀3依次包括A六通阀第一旁通口、A六通阀第二旁通口、A六通阀第三旁通口、A六通阀第四旁通口、A六通阀第五旁通口、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上样泵1通过管路与进样器2连接,进样器2出口与A六通阀第一旁通口连接,A六通阀第三旁通口连接转移泵4,A六通阀第二旁通口和A六通阀第五旁通口之间连接有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脱盐-再转移单元包括脱盐泵6、三通7、MCX柱9、B六通阀8,B六通阀8依次包括B六通阀第一旁通口、B六通阀第二旁通口、B六通阀第三旁通口、B六通阀第四旁通口、B六通阀第五旁通口、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B六通阀第一旁通口与A六通阀第四旁通口相连,B六通阀第二旁通口连接三通7,三通7的另外两个旁通口分别连接脱盐泵6和MCX柱9,MCX柱9的另一端连接在B六通阀第五旁通口上,B六通阀第三旁通口被死堵头封堵,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分离-检测单元包括洗脱泵12、分析柱13、串联质谱检测器14、C六通阀8,C六通阀8依次包括C六通阀第一旁通口、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C六通阀第三旁通口、C六通阀第四旁通口、C六通阀第五旁通口、C六通阀第六旁通口,C六通阀第一旁通口与B六通阀第四旁通口相连,C六通阀第五旁通口连接洗脱泵12,C六通阀第六旁通口上连接分析柱13,分析柱13出口连接串联质谱检测器14,C六通阀第四旁通口被死堵头封堵,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为废液出口。

所述A六通阀第六旁通口、B六通阀第六旁通口和C六通阀第二旁通口共同连接在废液瓶10上。

如图4所示,所述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包括柱接头5-1、螺母5-2、填充柱管5-3、琼脂糖凝胶5-4、垫圈5-5、筛板5-6;填充柱管5-3内填设有琼脂糖凝胶5-4,琼脂糖凝胶5-4采用的是偶联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抗体的琼脂糖凝胶;填充柱管5-3的两端均设有筛板5-6,填充柱管的两端的筛板5-6外侧通过螺母5-2固定有柱接头5-1,柱接头5-1与填充柱管5-3之间填设有垫圈5-5。

所述垫圈5-5的厚度由填充柱管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具体地说,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的填充柱管5-3内填设有琼脂糖凝胶5-4,琼脂糖凝胶5-4采用的是偶联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抗体的琼脂糖凝胶;填充柱管5-3采用的是2.1-4.6mm×20-30mm的不锈钢填充柱管,能够耐受一定的压力;填充柱管5-3的两端均设有筛板5-6,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填充柱管5-3的两端的筛板5-6外侧通过螺母5-2固定有柱接头5-1,且柱接头5-1与填充柱管5-3之间填设有垫圈5-5,所述垫圈5-5的厚度由填充柱管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基于阀切换技术的液动相流路切换系统,在进行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时,分为五个步骤:上样、转移、脱盐、再转移、分离、检测;上样时,A六通阀3和C六通阀11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二旁路通口联通,B六通阀8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六旁路通口联通,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MCX柱8与分析柱13独立,上样泵1提供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含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的样品提取液被带入免疫亲和净化色谱柱5,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被吸附,杂质未被吸附而随上样液进入废液瓶10,MCX柱8与分析柱13处于初始流动相平衡阶段;转移时A六通阀3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六旁路通口联通,B六通阀8和C六通阀11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二旁路通口联通,净化色谱柱5与MCX柱8串联使用,洗脱泵4提供色氨酸缓冲液(pH 2.5),转移流速为0.4mL/min,净化色谱柱5上富集的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随洗脱液进入MCX柱8,转移时间3min;脱盐时六通阀联通方式与上样时相同,净化色谱柱5与MCX柱8并联使用,脱盐泵6提供0.1%甲酸水溶液,脱去洗脱液中的盐分;再转移时,A六通阀3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二旁路通口联通,B六通阀8和C六通阀11的第一旁路通口与第六旁路通口联通,MCX柱8与分析柱13串联,脱盐泵6改提供2%氨水-甲醇溶液,MCX柱上吸附的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被转移到分析柱13,分析柱13采用的是4.6mm×100mm且粒径为3微米的C18填料的色谱柱;分离和检测时,六通阀联通方式与上样时相同,净化色谱柱5、MCX柱与分析柱13并联,净化色谱柱5通过上样泵1提供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与平衡,MCX柱8通过脱盐泵依次提供的2%氨水-甲醇、0.1%甲酸水溶液平衡;分析柱13通过洗脱泵12提供的梯度洗脱溶液,将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分离并带入串联质谱检测器14,实现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MCX柱采用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规格50*0.5mm。

采用上述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在线免疫亲和净化检测装置,能够重复使用,且样品纯化,分析实现了自动化,能够节省费用、节省时间、节省人力,且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