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496发布日期:2019-04-29 12: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设备梁体的性能检测一般采用采用水平仪,激光测距仪,全站仪在设备静止状态下,按照各仪器使用要求进行测量,同时在各位置设置应变片进行应力检测,该方法不能完全体现出设备在运行状态下梁受力及位移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测距靶标模块、应变测力模块以及主机,所述的测距靶标模块包括测距仪和参考基面,所述的测距仪固定设置在待测梁体上,所述的参考基面呈水平设置在测距仪的正下方,所述的应变测力模块包括若干应力应变片以及应变仪,所述的若干应力应变片贴附在待测梁体的对应位置,应力应变片的引出导线通过信号线与应变仪连接,所述的测距仪与应变仪与主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待测梁体上设置有多组测距仪以及应变仪,所述的测距仪采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测距仪,多组无线测距仪通过无线方式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应变仪采用无线动态应变节点,多组无线动态应变节点通过统一通信协议自组无线传输网络,所述的多组无线动态应变节点通过自组无线传输网卡与主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参考基面采用平面反光镜。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距仪以及应变仪均通过固定工装固定在梁体上,所述固定工装包括左固定杆、右固定杆以及支撑基板,所述的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都包括限位块、第一伸缩调节板以及支撑主杆,所述的支撑主杆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腔内,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限位块,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的第一调节槽的侧壁面等距间隔设置有轮齿,所述的第一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一调节齿轮,所述的第一调节齿轮与第一调节槽的轮齿啮合,所述的支撑主杆的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轴,所述的第一调节轴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一调节齿轮的轴孔内,第一调节轴的另一端端面设置有内六角孔,所述的右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调节板,所述的支撑基板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的第二伸缩调节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腔内,所述的第二伸缩调节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的第二调节槽的侧壁面等距间隔设置有轮齿,所述的第二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二调节齿轮,所述的第二调节齿轮与第二调节槽的轮齿啮合,所述的支撑基板的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第二调节轴,所述的第二调节轴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二调节齿轮的轴孔内,第二调节轴的另一端端面设置有内六角孔,所述的支撑基板排布设置有螺孔,所述的测距仪以及应变仪通过螺栓件固定在支撑基板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水准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可在设备的梁体工作状态下对梁体的结构性能进行测量,便于对梁体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装置的固定工装不仅对装置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是适应于固定在多种尺寸规格的设备梁体上,满足在不同的检测场合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平台的检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伸缩调节板与支持主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梁体运行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测距靶标模块、应变测力模块以及主机,所述的测距靶标模块包括测距仪11和参考基面12,所述的测距仪11固定设置在待测梁体31上,所述的参考基面12呈水平设置在测距仪11的正下方,所述的应变测力模块包括若干应力应变片22以及应变仪21,所述的若干应力应变片22贴附在待测梁体31的对应位置,应力应变片22的引出导线通过信号线与应变仪21连接,所述的测距仪11与应变仪21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待测梁体31上设置有多组测距仪11以及应变仪21,所述的测距仪11采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测距仪11,多组无线测距仪11 通过无线方式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应变仪21采用无线动态应变节点,多组无线动态应变节点通过统一通信协议自组无线传输网络,所述的多组无线动态应变节点通过自组无线传输网卡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的参考基面12采用平面反光镜,所述的测距仪11以及应变仪21均通过固定工装4固定在梁体上,所述固定工装4包括左固定杆41、右固定杆42 以及支撑基板43,所述的左固定杆41和右固定杆42都包括限位块441、第一伸缩调节板 442以及支撑主杆443,所述的支撑主杆443设置有第一滑腔444,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 442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腔444内,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44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限位块 441,所述的第一伸缩调节板4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槽445,所述的第一调节槽445的侧壁面等距间隔设置有轮齿,所述的第一调节槽445内设置有第一调节齿轮446,所述的第一调节齿轮446与第一调节槽445的轮齿啮合,所述的支撑主杆443的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轴447,所述的第一调节轴447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一调节齿轮446的轴孔内,第一调节轴447的另一端端面设置有内六角孔448,所述的右固定杆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调节板440,所述的支撑基板43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的第二伸缩调节板440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腔内,所述的第二伸缩调节板44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的第二调节槽的侧壁面等距间隔设置有轮齿,所述的第二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二调节齿轮,所述的第二调节齿轮与第二调节槽的轮齿啮合,所述的支撑基板43的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第二调节轴449,所述的第二调节轴449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二调节齿轮的轴孔内,第二调节轴449的另一端端面设置有内六角孔,所述的支撑基板43排布设置有螺孔,所述的测距仪11以及应变仪21通过螺栓件固定在支撑基板43的下端面,所述的限位块441的上端面设置有水准泡45,本实施例以升降平台3在运行状态进行性能检测为例,一个测距仪11以及一个应变仪21为一检测组,其中应变仪21连接有多组应力应变片22,同一检测组的测距仪11和应变仪21固定设置在同一固定工装4上,所述的在固定工装4固定时,先采用内六角扳手转动第二调节轴449,使得左固定杆41和右固定杆42至合适位置,此时分别转动左固定杆41和右固定杆42的第一调节轴447,使得限位块441与待测梁体31的上端面贴合,支撑基板43与待测梁体31的下端面贴合,通过限位块441端面的水准泡45查看固定工装4的平衡度,在检测时,升降平台3进行间歇性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通过测距仪 11采集待测梁体31检测位置与正下方参考基面12的距离波动,进而判断待测梁体31在上升过程中的振幅,同事通过应变仪21检测待测梁体31对应位置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进而判断待测梁体31钢结构的稳定性能,本实施了涉及的主机可采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汇集处理,采用主机绘制待测梁体31的结构模型,且通过测量的数据在绘制的模型中进行显示,从而技术人员根据数据结合待测梁体31的结构以及材料性能对待测梁体31的稳定性进行综合的评估判断,本实用信息结构设计合理,可在设备的梁体工作状态下对梁体的结构性能进行测量,便于对梁体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装置的固定工装4不仅对装置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是适应于固定在多种尺寸规格的设备梁体上,满足在不同的检测场合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适用于升降机、提升机、卸船机以及斗轮机等多种设备场合的梁提性能检测,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