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467发布日期:2019-04-20 02:4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检测的主要内容:1、桥梁的外观检测,外观检测属于一般检测,主要是日常的检测。对桥梁进行外观病害检查打分,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桥梁结构的外观损坏状况,然后根据桥梁损坏状况的打分及评定类别,方便以后对桥梁的进一步维修。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是现场人工检测,重点检查桥梁各部位的裂缝和破损情况。2、桥梁结构检测,桥梁检测除了日常的外观一般性检测外,还要定期对桥梁技术状况做进一步的检测,与外观检测不同,这种检测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门检测仪器设备来实施完成,要求应用无破损检测手段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并要详细记录数据,检测后确定损毁部位和损毁程度,正确评估损坏将要造成的后果及桥梁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通过科学计算和预测潜在缺陷可能给桥梁结构带来的危险,同时确定维修工程的实施方案。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差,一些精密仪器如混凝土检测仪缺乏必要的防尘保护设置,导致仪器内部进入灰尘,严重影响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桥梁检测现场施工条件差,一些精密仪器如混凝土检测仪缺乏必要的防尘保护设置,导致仪器内部进入灰尘,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设置形成密闭空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顶部一侧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相对的轮廓边缘间固定设有防尘拉链,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有长方形开口,所述开口内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膜,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开口的四角处均设有锁紧螺丝,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锁紧螺丝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防尘风扇,所述防尘风扇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防尘风扇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与所述防尘风扇间夹接设有防尘滤棉片,所述第一壳体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输入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空腔内侧,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一侧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紧螺丝相对匹配,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槽壁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设有卡座。

优选的,所述卡座为直角卡座,四个所述卡座的内侧直角两两相对呈长方形四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抗疲劳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手持部位为防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为聚氨酯结构的透明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有保护膜的第一壳体与设有防尘风扇的第二壳体及防尘拉链间的相互配合,使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能有效保护检测仪器的同时隔绝外界尘土,提升了防尘效果,同时通过锁紧螺丝与带有卡座的固定座间的相互配合,使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检测仪器并且提供了便捷的安装方式,提升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通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转接头3、锁紧螺丝4、防尘风扇5、防尘拉链6、保护膜7、通风格栅8、把手9、固定座10、卡座11、滑槽12、弹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设置形成密闭空腔,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的顶部一侧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一侧相对的轮廓边缘间固定设有防尘拉链6,第一壳体1一侧设有长方形开口,开口内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膜7,保护膜7为聚氨酯结构的透明保护膜,保护膜7的设置方便的检测仪器显示数据的观测,便于使用。

第一壳体1在开口的四角处均设有锁紧螺丝4,第一壳体1上设有与锁紧螺丝4相匹配的螺纹孔,锁紧螺丝4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的一侧,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把手9,把手9手持部位为防滑结构,第二壳体2一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防尘风扇5,防尘风扇5通过导线外接电源,防尘风扇5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风格栅8,通风格栅8与防尘风扇5间夹接设有防尘滤棉片,通过防尘风扇5与通风格栅8间的相互配合,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间的空腔内部空气流通,保证了检测仪器的散热效果,提升了密闭性,达到防尘效果。

第一壳体1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转接头3,转接头3的输入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的空腔内侧,利用转接头3的设置,使检测仪器的探测头无需额外连线,保持了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的使用密闭性,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相对的一侧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与锁紧螺丝4相对匹配,固定座10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侧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滑块与滑槽12的槽壁间固定设有弹簧13,弹簧13为抗疲劳弹簧,滑块远离滑槽12的一侧固定设有卡座11,卡座11为直角卡座,四个卡座11的内侧直角两两相对呈长方形四角设置。

通过设有保护膜7的第一壳体1与设有防尘风扇5的第二壳体2及防尘拉链6间的相互配合,使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能有效保护检测仪器的同时隔绝外界尘土,提升了防尘效果,同时通过锁紧螺丝4与带有卡座11的固定座10间的相互配合,使桥梁检测用防尘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检测仪器并且提供了便捷的安装方式,提升了实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