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406发布日期:2019-03-19 21: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恐怖袭击、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各国政府已不断加强对各种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航运码头等重要场所配置有对行人进行检测的金属探测器和对行李进行检测的行李安检仪进行安全检查。但此类事件仍不可避免地发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安检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到位,或安检不仔细。

目前用于安全检测的仪器主要是X射线安检机与金属探测器,X射线安检机都是大型设备,首先不便于移动,然后对于小型的待检测物检测效果不是很好,当安检机实现便携式后,怎样实现便携式安检机检查的包裹的尺寸范围尽量增大,并且增强检测效果,是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安检部分,安检部分包括射源部分和探测器,所述射源部分包括射源,射源和探测器相对设置,壳体的上面板位于射源和探测器之间处向下凹陷形成放置待检测物的凹槽,凹槽靠近探测器一侧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射源一侧的水平高度。

优化的,所述安检部分还包括U型支架,探测器和射源分别固定在U型支架两竖向部分上,U型支架中连接两竖向部分的水平部分设置在壳体内腔的底板上。

优化的,所述底板和U型支架的水平部分相对面上设置有相对滑动的滑块和导轨,底板上还设置有驱动U型支架沿着导轨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化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电机、与电机驱动部连接的螺杆、与螺杆螺纹配合的套接件,U型支架的水平部分与套接件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滑块和导轨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U型支架的竖向部分的下方,所述螺杆与两导轨均平行且位于两平行导轨正中间。

优化的,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板,固定探测器的竖向部分面向射源的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若干个斜面,每个斜面上固定一块探测器板,若干个斜面的中垂线与射源发出的射线经过准直后形成的面重合,并且指向射源的射线出口。

优化的,所述射源相对于U型支架可上下调节。

优化的,所述射源部分还包括过渡板,过渡板垂直固定在U性支架固定射源的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上,射源固定在过渡板上,过渡板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行固定孔。

优化的,凹槽从上到下的方向上水平截面逐渐减小。

优化的,在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和壳体的内侧壁均粘有一层用于防护的铅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的设置,使得待检测物尽量靠近射源,这样使得检测物体更加清晰,并且向下该形状也增加了凹槽待检测区的深度,从而增强检测区更大的容量,用于容纳更大的包裹。

(2)U型支架的设置可以更快速的确定射源和探测器的位置,避免了射源和探测器对射线的大量工作。

(3)滑块、导轨、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U型支架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来回稳定移动。

(4)斜面的设置使得每块探测器板正对射源的情况下,相对于曲面,探测器板更容易在斜面上固定,并且防止探测器板固定时损坏探测器板。

(5)所述射源相对于U型支架可上下调节,当探测器板均固定时,射源作为位置的变量,通过高度的调节来抵消加工的部分误差。

(6)射源通过过渡板固定在U型支架上,这样防止U型支架抵挡射源的射线出口,通过过渡板与射源的侧面连接,这样通过调整过渡板的高度来调节射源的射线出口的高度,对U型支架固定过渡板的竖向部分高度就不需要太高,这样不会影响射线出口处的射线。

(7)套接件的设置方便U型支架需要从壳体内取出。

(8)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待检测物的凹槽与探测器板相对的凹槽的侧面板为倾斜状,形成半喇叭口形状,这样便于相关人员放置待检测物。凹槽槽底面为该侧面板垂直,这样可以使扁平的待检测物如手提包倚靠在倾斜的侧立面上,防止手提包滑动而影响检测效果。

(9)把手的设置方便安检仪的携带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底板及安检部分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U型支架和过渡板的机构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壳体 101-凹槽 102-底板 2-把手 3-射源 4-准直

5-过渡板 51-固定孔 6-U型支架 7-导轨 8-滑块 9-电机

10-螺杆 11-套接件 12-探测器 13-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包裹安检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安检部分,安检部分包括射源部分、探测器12、U型支架6,所述射源部分包括射源3和过渡板5,射源3和探测器12相对设置,壳体1的上面板位于射源3和探测器12之间处向下凹陷形成放置待检测物的凹槽101,凹槽101靠近探测器12一侧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射源3一侧的水平高度。凹槽101的设置,使得待检测物尽量靠近射源3,这样使得检测物体更加清晰,并且向下该形状也增加了凹槽101待检测区的深度,从而增强检测区更大的容量,用于容纳更大的包裹。凹槽101从上到下的方向上水平截面逐渐减小。更详细地说,与探测器板相对的凹槽101的侧面板为倾斜状,所述侧面板位于凹槽101的位置向射源3靠近,凹槽101的底面与所述侧面板垂直。这样包裹可以滑向凹槽底部,而不是直接落入凹槽底部,可以保护包裹内的物品。

探测器12和射源3分别固定在U型支架6两竖向部分上,U型支架6中连接两竖向部分的水平部分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底板102上。

所述底板102和U型支架6的水平部分相对面上设置有相对滑动的滑块8和导轨7,底板102上还设置有驱动U型支架6沿着导轨7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块8和导轨7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U型支架6的竖向部分的下方,所述螺杆10与两导轨7均平行且位于两平行导轨7正中间。在该实施例中,滑块8固定在U型支架6的下表面,导轨7固定在底板102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102上的电机9、与电机9驱动部连接的螺杆10、与螺杆10螺纹配合的套接件11,U型支架6的水平部分与套接件11固定连接。套接件11的设置方便U型支架6需要从壳体1内取出。

固定探测器12的竖向部分面向射源3的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5个斜面13,探测器12包括5块探测器板,每个斜面13上固定一块探测器板,5个斜面13的中垂线与射源3发出的射线经过准直4后形成的面重合,并且指向射源3的射线出口。

所述射源3相对于U型支架6可上下调节。在该实施例中,实现上下调节的结构的方式为:过渡板5垂直固定在U性支架固定射源3的竖向部分的外侧面上,射源3固定在过渡板5上,过渡板5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行固定孔51。多行固定孔51可以用于调节射源3的高度。

壳体1垂直于导轨7的两个侧面板上且位于凹槽101处设置有把手2。从而方便安检机的携带。

该安检仪还可以在凹槽10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图中未示出),盖板和壳体1的内侧壁均粘有一层用于防护的铅材料(图中未示出)。盖板不仅用于防辐射,还可以防止危险的待检物被人员强行拿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