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8978发布日期:2019-05-07 21:5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学仪器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系统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样品中的抗原、抗体和分析物。即特异的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分子(抗原、抗体或病毒颗粒)与被分析物中抗原、抗体接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反应形成双抗体夹心抗原抗体复合物。吖啶脂在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0-甲基吖啶酮,当它恢复到基态时发光,根据发光强度可计算出分析物的浓度 。

化学发光免疫测试过程中,在孵育完成后,需要将过量的未结合的反应物进行清洗干净。目前通过全自动洗涤装置来清洗。现有的全自动洗涤装置包括机架、清洗针升降组件、转盘组件、磁吸附组件及清洗液路组件等。转盘组件的转盘上设有多个反应管放置孔,该反应管放置孔用于放置反应管。此种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洗涤装置无法检测反应管放置孔内是否放有反应管,当全自动洗涤装置出现故障时,需要工作人员一一检查每个反应管放置孔内是否有反应管,并将反应管清掉,十分麻烦,还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该全自动洗涤装置能够准确定位转盘上哪个反应管放置孔内放置有反应管,这样,当洗涤装置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定位取走反应管,操作十分方便,较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包括机架及清洗装置,所述的清洗装置设于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转盘组件,所述的转盘组件的转盘上沿转盘周向设有多个反应管放置孔;所述的转盘的下侧设有码盘,所述的码盘上设有数量与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相对应的标识部,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与所述的标识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转盘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反应管放置孔内是否放有反应管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所述的码盘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与所述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反应管放置孔相对应的标识部的码盘检测传感器;所述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码盘检测传感器与全自动洗涤装置的控制单元相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转盘的下侧设有码盘,所述的码盘上设有数量与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相对应的标识部,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与所述的标识部一一对应设置;工作时,转盘外侧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应管放置孔内是否放有反应管,码盘外侧的码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与所述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反应管放置孔相对应的标识部,反应管检测传感器和码盘检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的已知的信号可以通过机械手将转盘上的反应管取走,无需通过人工,操作十分方便,效率较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全自动洗涤装置还包括清洗针升降组件、磁吸附组件及清洗夜路组件;所述的清洗针升降组件包括丝杠电机、升降臂、针座及针组件;所述的丝杠电机驱动所述的升降臂上下运动,所述的针座固定在所述的升降臂上,所述的针组件设于所述的针座上;所述的转盘组件设于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针组件的下方;所述的磁吸附组件设于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转盘组件的转盘的下侧;所述的清洗液路组件为所述的针组件提供清洗液。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丝杠电机驱动所述的升降臂上下运动,使得清洗针升降组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作为改进,所述的针组件包括多组清洗针组,所述的清洗针组包括吸废液针及加清洗液针;所述的吸废液针及加清洗液针均与所述的清洗液路组件相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

作为改进,所述的清洗针组件还包括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的机架底板的上侧,所述的丝杠电机设于所述的底板的下侧;所述的升降臂穿过所述的支撑轴与所述的丝杠电机相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支撑轴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轴的上端设有支撑盘,所述的支撑盘上设有用于清洗初始吸废液针外壁的清洗拭子,所述的清洗拭子上设有用于容置反应管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正压泵相连接,所述的出水口与负压泵相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支撑盘用于支撑清洗拭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盘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齿轮、传送带、摩擦轮及轴承;所述的轴承内圈安装在所述的支撑轴外,所述的摩擦轮安装在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所述的转盘固定在所述的摩擦轮端面上;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齿轮设于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的传送带连接在所述的齿轮和摩擦轮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转盘组件结构简单,组装和控制均较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盘上设有多个反应管放置孔,多个反应管放置孔形成数量与所述的清洗针组数量相对应的清洗工位组;每个清洗工位组依次包括吸废液位及加液位;相邻两个清洗工位组之间设有磁吸附位;所述的转盘上还设有检测初始位和移出管位。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作为改进,所述的磁吸附组件包括吸附主体,所述的吸附主体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转盘的磁吸附位的下方;所述的吸附主体上设有两端开口的反应管通道,所述的反应管通道的一侧壁上设有磁铁。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磁吸附组件结构简单,组装和制作均较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清洗工位还包括混匀位,所述的混匀位设于所述的加液位的后侧;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混匀位的下方设有混匀组件。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混匀位和混匀组件能够清洗液和样品充分混合。

作为改进,所述的混匀组件包括混匀电机、混匀连接件及混匀头;所述的混匀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混匀连接件设于所述的混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的混匀头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混匀连接件的上端外,所述的混匀头下端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孔,所述的混匀连接件的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凸柱,所述的凸柱滑动配合在所述的螺旋孔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混匀组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旋转混匀连接件便可将混匀头与反应管进行连接,使用和控制均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转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升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磁吸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丝杠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升降臂,3、针座,4、针组件,401、吸废液针,402、加清洗液针,5、转盘,501、反应管放置孔,6、支撑轴,7、丝杠,8、丝杠电机,9、丝杠螺母,10、直线轴承,11、支撑盘,12、清洗拭子,1201、通孔,13、旋转驱动电机,14、齿轮,15、传送带,16、摩擦轮,1601、凹槽,17、轴承,18、吸附主体,1801、反应管通道,19、磁铁,20、混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包括机架1、反应管检测装置及清洗装置;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针升降组件、转盘组件、磁吸附组件及清洗液路组件;所述的清洗针升降组件包括丝杠组件、升降臂2、针座3及针组件4;所述的丝杠组件驱动所述的升降臂2上下运动,所述的针座3固定在所述的升降臂2上,所述的针组件4设于所述的针座3上;所述的转盘组件设于所述的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的针组件4的下方;所述的磁吸附组件设于所述的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的转盘组件的转盘5的下侧;所述的清洗液路组件为所述的针组件4提供清洗液。

所述的转盘组件的转盘5上沿转盘5周向设有多个反应管放置孔501;所述的转盘5的下侧设有码盘(未示出),所述的码盘上设有数量与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501相对应的标识部(未示出),所述的反应管放置孔与所述的标识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转盘5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反应管放置孔501内是否放有反应管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21,所述的码盘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与所述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21所检测的反应管放置孔501相对应的标识部的码盘检测传感器;所述的反应管检测传感器21与码盘检测传感器与全自动洗涤装置的控制单元相连接。

所述的针组件4包括多组清洗针组,所述的清洗针组包括吸废液针401及加清洗液针402;所述的吸废液针401及加清洗液针402均与所述的清洗液路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清洗针组件还包括支撑轴6,所述的支撑轴6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底板的上侧。所述的丝杠组件包括导向轴7、丝杠电机8、丝杠螺母9及直线轴承10。所述的丝杠电机包括丝杠及电机;所述的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所述的直线轴承10设于所述的支撑轴6内,所述的丝杠螺母9设于所述的直线轴承10内,所述的丝杠电机设于所述的底板的下侧,所述的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的丝杠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旋合在所述的丝杠螺母内且露置在所述的直线轴承外,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升降臂连接。所述的导向轴设有电机支架上,所述的直线轴承上设有导向轴孔,所述的导向轴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导向轴孔内。

所述的吸废液针401和加清洗液针402均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的针座3上;所述的吸废液针401和加清洗液针402的上端设有配合轴颈,配合轴颈与针座下端面的卡扣之间装有弹簧,当吸废液针下行至反应管底部时,整个吸废液针组件有一定的浮动行程,保证各吸废液针与反应管底部紧贴。

所述的支撑轴6的上端设有支撑盘11,所述的支撑盘11上设有用于清洗初始位置的吸废液针外壁的清洗拭子12,所述的清洗拭子12上设有用于容置反应管的通孔1201,所述的通孔1201的孔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正压泵相连接,所述的出水口与负压泵相连接。

所述的转盘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3、齿轮14、传送带15、摩擦轮16及轴承17;所述的轴承17内圈安装在所述的支撑轴6外,所述的摩擦轮16安装在所述的轴承17外圈外;所述的转盘5固定在所述的摩擦轮16端面上;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13设于所述的机架1上,所述的齿轮14设于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所述的传送带15连接在所述的齿轮14和摩擦轮16之间。所述的摩擦轮1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1601,所述的凹槽1601的宽度大于所述的传送带15的宽度,所述的凹槽1601的深度大于所述的传送带15的深度。所述的机架1的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的摩擦轮16的下方设有旋转位置传感器,所述的旋转位置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该旋转位置传感器上设有斩光槽;所述的摩擦轮的下端面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斩光片,所述的斩光片穿过所述的斩光槽时便可检测到转盘的转盘位置。

所述的转盘5上设有多个反应管放置孔501,多个反应管放置孔501形成数量与所述的清洗针组数量相对应的清洗工位组;每个清洗工位组依次包括吸废液位及加液位;相邻两个清洗工位组之间设有磁吸附组件。所述的磁吸附组件包括吸附主体18,所述的吸附主体18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的转盘5的磁吸附位的下方;所述的吸附主体18上设有两端开口的反应管通道1801,所述的反应管通道1801的一侧壁上设有磁铁19。

所述的清洗工位还包括混匀位,所述的混匀位设于所述的加液位的后侧;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混匀位的下方设有混匀组件20。所述的混匀组件20包括混匀电机、混匀连接件及混匀头;所述的混匀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混匀连接件设于所述的混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的混匀头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混匀连接件的上端外,所述的混匀头下端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孔,所述的混匀连接件的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凸柱,所述的凸柱滑动配合在所述的螺旋孔内。所述的混匀头的上端部设有偏心孔,所述的偏心孔用于容置反应管的下端部。所述的支撑盘上固定有混匀挡板,所述的混匀挡板位于所述的转盘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的混匀位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带信号反馈的全自动洗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全自动洗涤装置由反应管检测部分、升降部分、旋转部分及清洗部分四部分组成。

反应管检测部分,转盘复位后,反应管检测传感器与转盘上对应的反应管放置孔呈相同的径向布置;通过抓手向转盘放入反应管后,反应管检测传感器对反应管放入情况进行检测,当未检测到反应管放入时,检测传感器将该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装置做出相应报警处理。此外,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的已知的信号可以通过机械手将转盘上的反应管取走,无需通人工操作。

升降部分的升降臂由丝杠组件驱动,针座固定在升降组件中升降臂的顶端,升降臂升降带动清洗针和废液针上下移动,完成清洗功能。

旋转部分通过旋转驱动电机和传送带共同作用,带动转盘转动,将待清洗的反应管在清洗盘上完成反应物清洗流程。

清洗部分由磁吸附组件、混匀组件等组成,升降部分带动安装于针座上的针组件上下运动,实现加液、吸废液功能;旋转部分带动反应管依次以一定角度进行旋转,通过吸废液、加注清洗液、混匀等三级清洗流程,完成反应结合物清洗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