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111发布日期:2019-04-13 00: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由于汽车零部件的流水线加工和异地装配的生产方式,导致汽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现象,给汽车装配带来麻烦,给生产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零部件的功能发挥,而且经常导致零件报废使得汽车成本增加。因而一种能保证汽车配件精度的检测器材或检测方法是每个汽车生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而现有检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使用传统人工检测时,这种检测方法由于人工操作等原因,对汽车配件的检测精度不够高;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时,这种检测方法虽然检测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广,但是由于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的成本较高且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的汽车配件检测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RPS定位系统的方法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

技术方案:一种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支撑装置包括底板以及焊接在底板两侧是四个吊耳;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面的型体和多个夹钳支座,连接在夹钳支座上的多个夹钳;定位装置包括底板上的基准套,固定在底板上面的基准块,连接在夹钳支座上的多个定位销以及套装在定位销上面的定位销衬套,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在夹钳支座上的检测销以及套装在检测销上面的检测销衬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采用铸铝制作,由于铸铝的工艺性较好,能重熔再生,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型体、多个夹钳支座在底板的位置按照待测汽车标准配件的外部轮廓进行固定;并采用铆接方式连接,不仅能够有效的固定型体和夹钳支座,而且方便对测量支架本身进行校准和检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上安装有光电感应器,能降低人工参与度,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方便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销安装导向轴套,导向轴套和检测销黏结,能提高测量精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左下角处的夹钳支座与待测配件接触处设置有镶块。首先,镶块对汽车配件起到一个固定作用,防止配件偏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测量支架磨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先对待测配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最后用检测销对待测配件的装配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待测配件是否合格,解决了汽车生产企业的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过低、精度不高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对汽车配件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板1、基准套2、基准块3、吊耳4、镶块5、第一定位销6、第一定位销衬套7、第二定位销8、第二定位销衬套9、型体10、夹钳11、夹钳支座12、检测销13、检测销衬套14。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所述用来检测产品的装配位置的测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在底板1两侧是四个吊耳4;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面的型体10和多个夹钳支座12,连接在夹钳支座12上的多个夹钳11;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上的基准套2,固定在底板1上面的基准块3,连接在夹钳支座12上的多个定位销以及套装在定位销上面的定位销衬套;检测装置连接在夹钳支座12上的检测销13以及套装在检测销上面的检测销衬套14。

由于铸铝的工艺性较好,能重熔再生,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故底板1采用铸铝制作;型体10、多个夹钳支座12按照待测汽车标准配件的外部轮廓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上,不仅能够有效的固定型体10和夹钳支座12,而且方便对测量支架本身进行校准和检查;定位销上安装有光电感应器,确认待测配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能降低人工参与度,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方便性;所述检测销安装导向轴套,导向轴套和检测销黏结,能提高测量精度;左下角处的夹钳支座与待测配件接触处设置有镶块5。镶块5不仅对汽车配件起到一个固定作用,防止汽车配件偏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测量支架的磨损。

在检测操作过程中,先通过定位销对配件关键部位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底板1、型体10、夹钳支座12以及夹钳11将待测汽车配件固定在测量支架上,最后,通过检测销13和检测销13上面的光电感应器对配件的装配位置上孔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待测汽车配件是否合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