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049发布日期:2019-06-19 02: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属于计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利奥特瓶装置是一种既能控制水位又能自动连续补排水的计量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土壤蒸渗仪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马利奥特瓶装置大多需要进行人工观测或者半自动化观测作业,在汛期多降雨期间,人工观测或者半自动化观测作业占用人力资源较多,作业成本较高;且由于汛期作业人员往往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在疲劳状态下,作业人员观测的数据结果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在汛期多降雨期间,使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量能够适用于自动化观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在汛期多降雨期间,使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量能够适用于自动化观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包括蒸渗仪罐体、水位平衡罐、马利奥特瓶、入渗导管、入渗计量筒以及电子秤;所述蒸渗仪罐体和所述水位平衡罐之间通过连通导管连接形成连通器结构,所述水位平衡罐的底部和所述马利奥特瓶的底部之间通过补水导管连通,所述马利奥特瓶中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马利奥特瓶顶部上方,所述通气管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水位平衡罐中的液面高度,所述马利奥特瓶中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位平衡罐中的液面高度;所述入渗计量筒位于所述水位平衡罐的下方且放置在所述电子秤上,所述入渗导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水位平衡罐中,且所述入渗导管的上端高度等于所述水位平衡罐中的液面高度,所述入渗导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入渗计量筒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入渗计量筒中水平设置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将所述入渗计量筒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入渗导管的上端位于所述上腔室中,所述隔水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上出水口,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置有下出水口,所述上出水口和所述下出水口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水板上还设置有沉砂池,所述下出水口连接排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水箱、供水水管和供水阀门,所述水箱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马利奥特瓶中的液面高度,所述水箱的底部和所述马利奥特瓶的底部之间通过所述供水水管连通,所述供水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水水管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蒸渗仪罐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土样层和过滤层,所述连通导管与所述蒸渗仪罐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过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土样层的上部种植有作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在汛期多降雨期间,使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量能够适用于自动化观测,从而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消耗;且具有实验场所占地面积小、计量装置测量精度高、对照实验结果直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渗计量筒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渗计量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包括蒸渗仪罐体10、水位平衡罐20、马利奥特瓶30、入渗导管21、入渗计量筒40以及电子秤41;所述蒸渗仪罐体10和所述水位平衡罐20之间通过连通导管22连接形成连通器结构,所述水位平衡罐20的底部和所述马利奥特瓶30的底部之间通过补水导管23连通,所述马利奥特瓶30中设置有通气管31,所述通气管31的上端位于所述马利奥特瓶30顶部上方,所述通气管31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水位平衡罐20中的液面高度,所述马利奥特瓶30中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水位平衡罐20中的液面高度;所述入渗计量筒40位于所述水位平衡罐20的下方且放置在所述电子秤41上,所述入渗导管21的上端位于所述水位平衡罐20中,且所述入渗导管21的上端高度等于所述水位平衡罐20中的液面高度,所述入渗导管21的下端位于所述入渗计量筒40中。

具体地,所述入渗计量筒40中水平设置有隔水板42,所述隔水板42将所述入渗计量筒40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入渗导管21的上端位于所述上腔室中,所述隔水板4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上出水口43,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置有下出水口44,所述上出水口43和所述下出水口44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隔水板42上还设置有沉砂池45,所述下出水口44连接排水管46。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箱32、供水水管33和供水阀门34,所述水箱32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马利奥特瓶30中的液面高度,所述水箱32的底部和所述马利奥特瓶30的底部之间通过所述供水水管33连通,所述供水阀门34设置于所述供水水管33上。所述蒸渗仪罐体10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土样层11和过滤层12,所述连通导管22与所述蒸渗仪罐体1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过滤层12。所述土样层11的上部种植有作物13。

在汛期多降雨期间,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通过所述连通导管22流入所述水位平衡罐20,超出所述水位平衡罐20稳定水位的过量渗水,则通过所述入渗导管21流入所述入渗计量筒40,通过所述电子秤41即可称量获知所述入渗计量筒40中增加的水量,从而获知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量;所述电子秤41可以直接反馈至负责信息处理的单片机或者处理器,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观测。

具体地,在正常工作时,所述上出水口43的电磁阀打开,而所述下出水口44的电磁阀关闭,进行蓄水称重计量;当所述入渗计量筒40中的水量达到设定值时,即所述入渗计量筒40储水过多时,所述上出水口43的电磁阀关闭,而所述下出水口44的电磁阀打开,进行排水,且在排水过程中也不影响所述入渗计量筒40的继续蓄水:因为所述入渗计量筒40的空置质量是已知的,排水完毕后,所述入渗计量筒40的整体质量减去空置质量,即为排水过程中所述上腔室中积蓄的水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量降雨入渗的装置,是在汛期多降雨期间,使土壤蒸渗仪的降雨入渗水量能够适用于自动化观测;而并非其本身可以实现自动化观测,要实现自动化观测还需要结合单片机或者处理器一同工作;通过单片机或处理器实现上述信息接收和自动控制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并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的劳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