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340发布日期:2019-05-24 21: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



背景技术:

万能式断路器又称框架式断路器,是一种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万能式断路器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的过载、欠电压、短路等。

现有的万能式断路器主要部件可能存在缺陷,这样人工组装后获得的产品就可能是不合格产品,而组装后的产品存在检测工序复杂、成本高等缺陷;如果能够在装配前或者装配过程中就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显然有利于提高万能式断路器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进行上述性能检测的过程中,通过需要将万能式断路器进行升降以与检测组件进行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它包括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的一对下支撑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位于所述下支撑板上方的一对上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上支撑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组升降杆组以及固定在下载料框上且与所述升降杆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块两侧的导向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载具相配合的卡接块。

优化地,所述升降杆组包括下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相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下端可滑动地卡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部相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相枢轴连接且上端可滑动地卡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三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相枢轴连接且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相枢轴连接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中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中部相枢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之间的横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周面上的第一转接头、固定在所述下载料框上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面的第二转接头以及一端与所述转接头相枢轴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相枢轴连接的第一气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通过升降杆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利用上支撑板的卡接块卡住载具而带动其同步升降,最终实现对万能断路器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万能断路器检测用升降组件2,包括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11的一对下支撑板21(下支撑板21根据使用的位置,通常安装在综合性能测试工位、大电流测试工位或耐压和回路电阻测试工位上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21且位于下支撑板21上方的一对上支撑板22、连接在下支撑板21和上支撑板2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组升降杆组23以及固定在下载料框14上且与升降杆组23相连接的驱动机构24,上支撑板22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222以及位于限位块222两侧的导向块223,限位块222上设置有与载具17相配合的卡接块224。而升降杆组23包括下端与下支撑板21相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31、下端可滑动地卡接在第一限位槽211内且中部与第一连接杆231中部相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32、下端与第二连接杆232上端相枢轴连接且上端可滑动地卡接在第二限位槽221内的第三连接杆234、下端与第一连接杆231上端相枢轴连接且上端与上支撑板22相枢轴连接的第四连接杆233,第三连接杆234中部与第四连接杆233中部相枢轴连接;驱动机构24包括连接在两根第二连接杆232下端之间的横杆241、一端固定在横杆241周面上的第一转接头242、固定在下载料框14上的固定板245、安装在固定板245底面的第二转接头244以及一端与转接头242相枢轴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转接头244相枢轴连接的第一气缸243。利用驱动机构24带动升降杆组23的调节而实现下支撑板21和上支撑板22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载具17升降的调节。

而升降组件2通常与循环输送台配合使用,循环输送台包括支撑架体、安装在支撑架体顶部的上载料框11、安装在上载料框11端部的第一传动轴12、安装在上载料框11内且与第一传动轴12相配合的第一倍速链13、安装在支撑架体上且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传动轴12相连接的第一电机(这样当第一电机工作时,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传动轴12的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一倍速链13的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体上且位于上载料框11下方的下载料框14、安装在下载料框14端部的第二传动轴、安装在下载料框14内且与第二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二倍速链15、安装在支撑架体上且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的第二电机(同样的,利用工作的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倍速链15的转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常同步工作,使得第一倍速链13和第二倍速链15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其输料方向相反)、设置在支撑架体端部外侧且分别与上载料框11和下载料框14相配合的两组升降台(第一倍速链13和第二倍速链15用于输送载具17,升降台用于将承接的载具17进行升降而转移至上载料框11或下载料框14上,从而实现载具17的循环输送;即使得每个载具17可循环地设置在上载料框11、下载料框14和升降台上)以及多个载具17(载具17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定位块171,用于承载并限位万能断路器产品,提高万能断路器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万能断路器的重心失衡)。这样当前载具17抬升以进行对应的性能测试时,下游的万能断路器能够继续在第一倍速链13上继续向下游移动,不会对后续的万能断路器产生影响,更不需要循环输送台停机,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升降台包括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支撑架体一侧的第一外框体、设置在第一外框体内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采用市售常规的即可,如申请号为201510097597.0的中国发明专利)、安装在升降机构顶部的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两端的转轴、套设在转轴端部的两组循环料带以及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且与转轴相啮合的第三电机,这样利用第三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循环料带的工作,从而将其上承载的载具17对应转移至上载料框11或下载料框14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