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7609发布日期:2019-06-13 13:4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电极系统包括刺激电极和辅助电极,其中辅助电极一端是6个电极铂金丝,另一端将6个电极丝烧制成球形,每个铂金电极丝用绝缘涂层进行隔离绝缘。如果绝缘层破损出现漏电现象,可能会出现刺激佩戴者面部神经等问题,所以在制造工艺上,如何测试辅助电极是否漏电是质量管理体系里一个重要环节。

现有专利申请CN106443291A公开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阻、漏电等效电阻、隔直电容、检测模块和信号发生器,漏电等效电阻的一端与人工耳蜗植入体的专用芯片刺激输出管脚连接,另一端接地;隔直电容的一端与人工耳蜗植入体的专用芯片刺激输出管脚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电阻连接;检测电阻的一端与隔直电容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发生器连接;检测模块用来将检测电阻的电压波形提取、放大、输出。但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用于测试辅助电极的漏电情况,所述辅助电极一端为引出丝,包括医用钛管、分压电阻、信号源和示波器,所述医用钛管内填充有导电液,所述辅助电极的中间部分浸入在所述导电液内,两端延伸至所述导电液外,所述信号源与引出线连接,所述分压电阻一端与医用钛管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示波器连接于分压电阻两端;

通过比较分压电阻与漏电电阻的阻值,判断辅助电极的漏电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钛管为一弯曲管。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阻连接于所述弯曲管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液为医用生理盐水。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液为9%医用生理盐水。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阻采用阻值使绝缘性能最小的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装有医用生理盐水的钛管实现漏电检测,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测试方便,不损害辅助电极结构,可在实际产品中进行快速测试。

3)本实用新型检测可靠性高,精确判断铂金丝绝缘性和漏电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用于测试辅助电极6的漏电情况,辅助电极6一端为引出丝C,另一端为铂金导电球D。如图1所示,测量装置包括医用钛管1、分压电阻3、信号源4和示波器5,医用钛管1内填充有导电液2,辅助电极6的中间部分浸入在导电液2内,两端延伸至导电液2外,信号源4与引出线连接,分压电阻3一端与医用钛管1连接,另一端接地,示波器5连接于分压电阻3两端;通过比较分压电阻3与漏电电阻的阻值,判断辅助电极6的漏电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本实施例中,医用钛管1为一弯曲管,方便辅助电极6的放置。

分压电阻3可以连接于医用钛管1的任一点,本实施例中,分压电阻3连接于弯曲管外侧,如图1中的A处。

导电液2为医用生理盐水。本实施例中,导电液2为9%医用生理盐水。

现在假设辅助电极有漏电,如图1所示,漏电处为B点,因为生理盐水布满钛管,B点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和钛管内壳任意处相连导通,又因为钛管是导电体,所以B点和分压电阻相连,此时电源正极通过引出丝到漏电处B点,再到A点,再通过分压电阻接地,形成一个回路。

基于上述人工耳蜗植入体辅助电极漏电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信号源4发出电压为Vs的信号至引出线,本实施例中,设置电压Vs为1KHZ/40Vpp;

2)通过示波器5检测获得分压电阻3两端的电压Vo,Vo=R0/(R0+Rj)*Vs;

3)判断是否存在Vo≥1/2Vs,若是,则Rj≤R0,判定辅助电极存在漏电,若否,则判定电漏电电流满足要求,其中,Vs为信号源4的电压,Rj为漏电电阻的阻值,R0为分压电阻3的阻值。分压电阻3的阻值R0选择为按技术要求规定的绝缘性能最小时的阻值。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