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血气标本前处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334发布日期:2019-05-24 20:5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血气标本前处理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全自动血气标本前处理仪。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血气前处理基本都是采用手工混合均匀,其弊端包括:医务人员在运输、接收和混匀带针头的血气标本的过程中容易被针头扎伤;不同检验人员,甚至同一检验人员混合均匀标本的次数和混合均匀程度不尽相同,这样就会给血气检测带来分析误差;当工作量大时,因手工混合均匀血气标本费时费力,检验人员或许不能及时处理血气标本,从而不能达到血气随到随做的要求。因此,为实现血气标本混合均匀,减少血气检测的分析误差,节省人力,亟于制作一种血气标本前处理仪,实现血气标本检测的前处理机械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血气标本前处理仪,用于血气标本检测的前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全自动血气标本前处理仪,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内分别设有梯形滑块,两个所述梯形滑块均固定在支撑板的下侧,所述底板上侧边缘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边缘位置固定有偏心圆轴,所述偏心圆轴铰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U形块的中部圆轴上,所述U形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中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矩形块,每个所述矩形块上分别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针管放置孔,每个所述针管放置孔内分别放置针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矩形块上端两侧分别铰接限位板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两个所述限位板同一端分别对应固定有圆柱滑块,每两个所述圆柱滑块对应设置在对应的直槽的滑槽内,每个所述直槽一侧分别对应固定在矩形套环的一侧,每个所述矩形套环内分别嵌入有L形杆的竖杆,每个所述L形杆的横杆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矩形块的一侧上部,每个所述矩形套环的另一侧均固定在支撑杆一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丝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丝杠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中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矩形块为5个,所述针管放置孔为3-7 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初始状态如图所示,每个矩形块上的两个限位板为打开状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待检测的针管做好标记并换上专用的注射器密封头,将针管插入针管放置孔内,如图所示,转动转盘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螺纹筒向下移动,螺纹筒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支撑杆带动每个矩形套环沿对应的L形杆的竖杆向下移动,每个矩形套环分别带动对应的直槽向下移动,每个直槽滑槽内的两个圆柱滑块带动限位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的同时在直槽的滑槽内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每两个限位板将对应的针管压紧固定在对应的针管放置孔内,启动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带动偏心圆轴转动,偏心圆轴带动连杆循环摆动,连杆通过U形块带动支撑板往复移动,支撑板带动两个梯形滑块在对应的梯形滑槽内往复移动,支撑板带动矩形块、丝杠、矩形套环和针管等往复移动,使针管内的血气标本充分混合均匀,针管内的血气标本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止电机,本装置停止运动,反向转动转盘带动丝杠反向转动,最终使每对限位板同时向上摆动打开,取出针管进行检验即可。本装置实现了血气标本批量的混合均匀,减少血气检测的分析误差,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1、限位板,2、针管放置孔,3、矩形块,4、支撑板,5、梯形滑块, 6、底板,7、梯形滑槽,8、电机,9、连杆,10、U形块,11、支撑杆,12、丝杠,13、螺纹筒,14、转盘,15、圆柱滑块,16、直槽,17、矩形套环,18、针管,19、L形杆,20、圆盘,21、偏心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上设有两个梯形滑槽7,所述梯形滑槽7内分别设有梯形滑块5,两个所述梯形滑块5 均固定在支撑板4的下侧,所述底板6上侧边缘固定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转轴固定连接圆盘20,所述圆盘20的一侧边缘位置固定有偏心圆轴21,所述偏心圆轴21铰接连杆9的一端,所述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在U形块10的中部圆轴上,所述U形块10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中部,所述支撑板4上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矩形块3,每个所述矩形块3上分别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针管放置孔2,每个所述针管放置孔内分别放置针管18。

每个所述矩形块3上端两侧分别铰接限位板1的一侧。

每两个所述限位板1同一端分别对应固定有圆柱滑块15,每两个所述圆柱滑块15对应设置在对应的直槽16的滑槽内,每个所述直槽16一侧分别对应固定在矩形套环17的一侧,每个所述矩形套环17内分别嵌入有L形杆19的竖杆,每个所述L形杆19的横杆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矩形块3的一侧上部,每个所述矩形套环17的另一侧均固定在支撑杆11一侧,所述支撑杆11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螺纹筒13,所述螺纹筒13螺纹连接丝杠12。

所述丝杠12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中部。

所述丝杠12的上端固定连接转盘14的中心。

所述矩形块3为5个,所述针管放置孔2为3-7个。限位板1上设置有配合针管18固定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本装置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每个矩形块3上的两个限位板1为打开状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待检测的针管18做好标记并换上专用的注射器密封头,将针管18插入针管放置孔2内,如图3所示,转动转盘14带动丝杠12转动,丝杠12带动螺纹筒13向下移动,螺纹筒13带动支撑杆11向下移动,支撑杆11带动每个矩形套环17沿对应的L形杆19的竖杆向下移动,每个矩形套环17分别带动对应的直槽17向下移动,每个直槽17 滑槽内的两个圆柱滑块15带动限位板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的同时在直槽17 的滑槽内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每两个限位板1将对应的针管18压紧固定在对应的针管放置孔2内,启动电机8带动圆盘20转动,圆盘20带动偏心圆轴 21转动,偏心圆轴21带动连杆9循环摆动,连杆9通过U形块10带动支撑板 4往复移动,支撑板4带动两个梯形滑块5在对应的梯形滑槽7内往复移动,支撑板4带动矩形块3、丝杠12、矩形套环17和针管18等往复移动,使针管18 内的血气标本充分混合均匀,针管18内的血气标本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止电机 8,本装置停止运动,反向转动转盘14带动丝杠12反向转动,最终使每对限位板1同时向上摆动打开,取出针管18进行检验即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