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361发布日期:2019-05-24 21:0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的性能测试是评判发电机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发电机的对接是测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对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对接一般可分为动对接与静对接,静对接是指利用发电机端盖上的止口与试验电动机端盖上的止口的对接,它确保试验机组与待测发电机构成一个有效的刚性联合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动对接,动对接是指试验电动机的转子输出端与待测发电机的转子输出端的连接,其对接精度直接影响到测试的结果。动对接分为两种形式,单轴承形式与双轴承形式。在现有的发电机中,特别是中小功率的发电机,大多为单轴承的形式。单轴承电机相比于双轴承电机,结构简单,仅使用一个轴承支撑转子的一端,转子的另一端通过与柴油机连接支撑。由此结构特点导致发电机定、转子之间没有直接的定位,容易发生轴向窜动,游离性大,对接空间小,对接比较困难。试验对接时一般使用止口对接件4和联轴器片3的方式进行连接,止口对接件4的一端与待测发电机1的后端盖上的止口对接,止口对接件4的另一端与试验电机5的前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止口对接件4内腔中的联轴器轴套套在试验电动机5的转子轴头上。对接时,需要将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托起,并将转子轴插到止口对接件4内的动对接件5中,再将联轴器片3与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连接。由于单轴承的待测发电机1的轴向空间较小,对接时需要将手伸进待测发电机1的内部,在风扇罩壳2的缝隙间操作,使用螺栓拧紧联轴器片3(见图1),容易导致手指、手臂的擦伤,一旦发生意外状况,如电机旋转,后果不堪设想。而双轴承电机其转轴本身就具有两个轴承进行支撑,定、转子间的定位精度高,游离性小。对接时只需要使用弹性联轴器在外部进行连接,操作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它极大的提高了对接时的操作安全性和对接精度,提高了发电机性能试验的工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安装在待测发电机的转子轴与试验电动机的转子轴之间并包括单轴承变双轴承装置和止口对接件;所述止口对接件的后端面上设有阴止口,该止口对接件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试验电动机的前端盖上;所述单轴承变双轴承装置包括双止口对接件、轴承、轴承内盖、辅助小轴、联轴器和过渡定位板;

所述双止口对接件包括平行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若干均布连接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的筋板、设在由若干筋板的内端围成的内孔中的轴承腔体和卡箍在轴承腔体外的加强板;所述前端板的前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止口对接件上的阴止口匹配的阳止口;所述后端板的后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待测发电机的风扇罩盖上的阳止口匹配的阴止口;所述轴承腔体的前端带有轴承外盖;

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双止口对接件的轴承腔体内;

所述轴承内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轴承腔体的后端面上;

所述辅助小轴的后端设有安装盘,该安装盘的后端面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待测发电机的转子轴头适配的盲孔,该安装盘的后端面上还设有大于盲孔直径的阳止口;所述辅助小轴的前端从双止口对接件的后端板依次穿过所述轴承内盖、轴承、轴承外盖和双止口对接件的前端板;

所述联轴器的后轴套安装在所述辅助小轴的前端头上,联轴器的前轴套设在所述止口对接件的内孔中并套装在所述试验电动机的转子轴上,联轴器的前轴套通过动对接件与联轴器的后轴套连接;

所述过渡定位板的中心设有轴孔,并在轴孔的外围依次设有一圈发电机轴连接孔、一与所述辅助小轴上的阳止口匹配的阴止口和一圈辅助小轴连接孔。

上述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双止口对接件的每块筋板上均设有吊孔。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将单轴承电机转变为双轴承电机,取代传统的以联轴器片进行连接的方式,确保了单轴承发电机在与试验电机对接时转子与定子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对接精度,满足了高精度的测试要求。同时将单轴承发电机转化为双轴承发电机,加大了对接的操作空间,降低了对接难度。对接过程只要在待测发电机的外侧进行,避免了将手伸进风扇罩壳内的操作,大大提高了试验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单轴承发电机测试时与试验电动机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中的单轴承变双轴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中的A-A向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中的双止口对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中的B-B向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中的辅助小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中的C-C向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中的轴承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中的D-D向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中的过渡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中的E-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7b,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安装在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与试验电动机5的转子轴之间;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的前端安装风扇罩壳2。

对接装置包括单轴承变双轴承装置3和止口对接件4;止口对接件4的后端面上设有阴止口,该止口对接件4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试验电动机5的前端盖上。

单轴承变双轴承装置3包括双止口对接件31、轴承32、轴承内盖33、辅助小轴34、联轴器和过渡定位板36(见图3a和图3b);其中:

双止口对接件31包括平行设置的前端板311和后端板312、八块均布连接在前端板311和后端板312之间的筋板313、设在由八块筋板313的内端围成的内孔中的轴承腔体314和卡箍在轴承腔体314外的加强板315;前端板311的前端面上设有与止口对接件4上的阴止口匹配的阳止口311a;后端板312的后端面上设有与待测发电机1的风扇罩壳2上的阳止口匹配的阴止口312a;轴承腔体314的前端带有轴承外盖316;每块筋板313上均设有吊孔313a(见图4a和图4b);

轴承32安装在双止口对接件31的轴承腔体314内;

轴承内盖33通过螺栓安装在轴承腔体314的后端面上(见图5a和图5b);

辅助小轴34的后端设有安装盘340,该安装盘340的后端面的中心设有与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头适配的盲孔341,该安装盘340的后端面上还设有大于盲孔直径的阳止口342;辅助小轴34的前端从双止口对接件31的后端板312依次穿过轴承内盖33、轴承32、轴承外盖316和双止口对接件31的前端板311(见图6a和图6b);

联轴器35的后轴套351安装在辅助小轴34的前端头上,联轴器35的前轴套352设在止口对接件4的内孔中并套装在试验电动机5的转子轴上,联轴器35的前轴套352通过动对接件350与联轴器35的后轴套351连接;

过渡定位板36的中心设有轴孔360,并在轴孔360的外围依次设有一圈发电机轴连接孔361、一与辅助小轴34上的阳止口342匹配的阴止口362和一圈辅助小轴连接孔363,辅助小轴连接孔363的数量为8个(见图7a和图7b)。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将双止口对接件31、轴承32、轴承内盖33、辅助小轴34和联轴器35的后轴套351组装为一个整体的成套结构。对接时,先将过渡定位板36通过连接在发电机轴连接孔361中的螺钉安装在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上,再将过渡定位板36通过连接在辅助小轴连接孔363中的螺栓与辅助小轴34的安装盘340连接,这些螺栓先不必锁紧,之后通过吊起双止口对接件31,借螺栓的连接,抬起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并将转子轴头插入辅助小轴34的盲孔341中,同时将双止口对接件31的后端板312上的阴止口312a对上待测发电机1的风扇罩壳2上的阳止口,再使用螺栓将风扇罩壳2与双止口对接件31进行连接并锁紧,此时再将过渡定位板36与辅助小轴34之间的螺栓锁紧,达到了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定位的需求,并实现在单轴承的待测发电机1的转子轴上延伸出一段轴,由于辅助小轴34是通过轴承32承载并连接在双止口对接件31上,使单轴承的待测发电机1变为双轴承的形式,同时实现辅助小轴5的转动。双止口对接件1还实现了待测发电机1风扇罩壳2上阳止口的延伸,从而完成双轴承的转变。最后辅助小轴34的轴头通过键和联轴器35与测试电动机5的转子轴进行连接,与普通双轴承发电机相同,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单轴承发电机测试的对接装置,确保了单轴承发电机在与试验电机对接时转子与定子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对接精度,满足了高精度的测试要求。同时将单轴承发电机转化为双轴承发电机,加大了对接的操作空间,降低了对接难度。对接过程只要在待测发电机的外侧进行,避免了将手伸进风扇罩壳内的操作,大大提高了试验操作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