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851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样品化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



背景技术:

量热仪是用于测定各种固态、液态等可燃物质热值的仪器,主要由外筒、内筒和氧弹等组成,通过可燃物质在氧弹内的燃烧而对其热值进行测量。要实现热值测试的全自动化,必然需要自动更换氧弹里的坩埚,其中氧弹包括氧弹本体、氧弹芯、氧弹盖、坩埚托支架和坩埚托,其中氧弹芯安装于氧弹本体内且通过氧弹盖固定,坩埚托安装于坩埚托支架上,坩埚托支架则安装在氧弹芯上。在更换坩埚前,必然存在如何可靠的把氧弹芯从氧弹本体上拔出来的问题。目前都是人工把氧弹芯从氧弹本体上拔出来(或者放进去),因为氧弹内压力为3mpa,为了使氧弹密封性能好,不漏气,氧弹芯和氧弹配合间隙小,在人工拔氧弹芯的时候,往往一次很难拔出来,需要拿着氧弹芯左右晃动拔氧弹芯,尝试多次后才能拔出氧弹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包括固定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和挂持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氧弹本体固定于预定位置;所述挂持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活动端,所述挂持组件用于挂住氧弹头并在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对氧弹芯进行自动拔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挂持组件包括挂持板,所述挂持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槽,用于与氧弹头的环形凹槽相匹配以对氧弹头进行挂持。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上设有与氧弹本体内径相匹配的孔,所述孔与所述氧弹本体的开口相对应且周侧与所述氧弹本体的上端面相抵。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氧弹本体的外径相对应以对氧弹本体进行限位。

还包括用于保持氧弹芯在挂持过程中水平稳定性的稳固组件。

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第二升降组件、安装支架和多个定位柱;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活动端,多个定位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另一端则与氧弹头的盖板相抵。

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为升降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通过挂持组件挂住氧弹头,再通过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即可实现氧弹芯的自动拔放,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应用于无人化的全自动样品化验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通过稳固组件对氧弹芯的稳固,保持氧弹芯在拔放或转移的过程中稳固而不会摇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和挂持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拔氧弹芯的过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拔氧弹芯的过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拔氧弹芯的过程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标号表示:1、氧弹;101、氧弹本体;102、氧弹芯;103、氧弹头;2、固定组件;201、上定位板;202、下定位板;3、第一升降组件;4、挂持组件;401、挂持板;5、稳固组件;501、第二升降组件;502、安装支架;503、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用于对氧弹1中的氧弹芯102进行拔放作业(其中氧弹1包括氧弹本体101、氧弹芯102、氧弹盖、坩埚托支架和坩埚托,其中氧弹芯102安装于氧弹本体101内且通过氧弹盖固定,坩埚托安装于坩埚托支架上,坩埚托支架则安装在氧弹芯102上);具体包括固定组件2、第一升降组件3和挂持组件4,其中固定组件2用于将氧弹本体101固定于预定位置(进行拔放氧弹芯102的工作位置);挂持组件4安装于第一升降组件3的活动端,挂持组件4用于挂住氧弹头103并在第一升降组件3的驱动下对氧弹芯102进行自动拔放。本实用新型的氧弹芯自动拔放装置,通过挂持组件4挂住氧弹头103,再通过第一升降组件3的驱动,即可实现氧弹芯102的自动拔放,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应用于无人化的全自动样品化验系统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挂持组件4包括挂持板401,具体地,挂持板401呈L型(即水平板与竖直板构成),上端通过安装板与第一升降组件3(如升降气缸等)相连,水平板上则开设有第一开口槽,用于与氧弹头103的环形凹槽相匹配以对氧弹头103进行挂持,即通过将氧弹头103的环形凹槽卡在水平板上,实现挂持,结构简单、挂持简单可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包括上定位板201和下定位板202,上定位板201上设有与氧弹本体101内径相匹配的孔,孔与氧弹本体101的开口相对应且周侧与氧弹本体101的上端面相抵。下定位板202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与氧弹本体101的外径相对应以对氧弹本体101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上定位板201的形状与下定位板202的形状类似。其中上定板用于对氧弹本体101上下方向进行限位,而下定位板202则对氧弹本体101的左右方向进行限位,通过上定位板201与下定位板202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氧弹本体101的精准定位。

本实施例中,由于氧弹芯102在进行转移拔放或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摇晃的情况,因此还有用于保持氧弹芯102在挂持过程中水平稳定性的稳固组件5。具体地,稳固组件5包括第二升降组件501(如升降气缸)、安装支架502和多个定位柱503;安装支架502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501的活动端,多个定位柱503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支架502上,另一端则与氧弹头103的盖板相抵,从而能够限制氧弹芯102的摇晃,提高可靠性。其中第二升降组件501安装在挂持板401的上方,可随第一升降组件3的升降而整体升降。

工作流程:首先,将氧弹进行平移,通过下定位板202与上定位板201的配合进行固定,并使氧弹头103的环形凹槽卡入至挂持板401的第一开口槽内,如图3所示;然后第二升降组件501下降,使定位柱503与氧弹头103的端面相抵,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组件3再往上升,将氧弹芯102从氧弹本体101内拔出,如图5所示;其中将氧弹芯102放置在氧弹本体101内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