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卡及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953发布日期:2019-09-20 20: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卡及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卡及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技术中,用于样本分析的检测卡一般包括一个加样通道及多个样本池,在进行加样工作时,可通过加样通道向多个样本池中注入反应液,但是多个样本池通过加样通道彼此连通,因此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在进行检测反应时会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从而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是提供一种检测卡及样本分析仪,旨在解决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在进行检测反应时会发生交叉污染而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卡,所述检测卡包括包括卡本体,所述卡本体设有多个样本池及加样通道,所述加样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多个样本池且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通过所述加样通道向所述多个样本池中注入反应液,所述第二端口用于向所述加样通道注入分隔体,以使得所述分隔体填充所述加样通道进而隔离所述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加样机构,所述加样机构包括样本台,所述样本台用于承载样本杯及上述的检测卡,所述样本杯容纳有所述反应液且通过加样管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卡包括包括卡本体,卡本体设有多个样本池及加样通道,加样通道分别连通多个样本池且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通过加样通道向多个样本池中注入反应液,第二端口用于向加样通道注入分隔体,以使得分隔体填充加样通道进而隔离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防止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在进行检测反应时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加样机构的控制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检测卡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4中C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罩体与样本台形成密封腔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切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切管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包括切管装置10,切管装置10包括加样机构20 及切管机构30。

共同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是图1中加样机构2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加样机构20的控制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加样机构20包括样本台201、罩体202及输气机构 203。

其中,样本台201用于承载检测卡110及样本杯120,可选的,样本台201包括样本底板2011及样本支架2012,样本支架2012设置于样本底板2011上,检测卡110及样本杯120承载于样本支架2012上。

可选的,样本台201可承载多个检测卡110及多个样本杯120。

共同参阅图4、图5、图6及图7,图5是图4中检测卡110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4中B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4中C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检测卡110设有样本池111,样本杯120通过加样管 130与样本池111连通且容纳有反应液,以使得反应液通过加样管130 注入样本池111。

具体的,检测卡110包括卡本体110a,上述的样本池111设置于卡本体110a上,且卡本体110a还设有加样通道112,加样通道112与样本池111连通且包括第一端口1121及第二端口1122,加样管130的一端可插接于第一端口1121,另一端插入样本杯120中,以使得反应液从第一端口1121进而通过加样通道112注入样本池111。

可选的,卡本体110a可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性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的,上述的反应液为样本液,样本池111中还容纳有培养物试剂,当样本池111中注入样本液后,样本液中含有的微生物可在培养物内生长,以对培养物进行检测,该培养物可为琼脂加相应试剂等生物样品,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应液也可以为反应试剂,比如上述的培养物试剂,这种情况下,样本池111中容纳有样本液。

可选的,样本池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样本池111分别连通加样通道112,可以理解的,样本池111的数量及位置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图示中以10×10的数量且阵列排布为例。

可选的,加样通道112包括主通道112a及多个支流通道112b,上述的第一端口1121及第二端口1122设置于主通道112a的两端,多个支流通道112b分别连通主通道112a及多个样本池111。

可选的,上述的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中的至少一个外露于卡本体110a,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中的至少一个贯穿卡本体110a以在卡本体110a相对的两侧外露于卡本体110a。

进一步的,上述的第二端口1122用于向加样通道112注入分隔体,以使得分隔体填充加样通道112进而隔离多个样本池111中的反应液,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体通过第二端口1122注入主通道112a,以在主通道112中隔离多个样本池111中的反应液。

具体的,当样本杯120中的反应液通过加样管130注入多个样本池 111之后,通过第二端口1122向加样通道112中注入分隔体,该分隔体将余留在加样通道112中的反应液,在本实施例中,即将主通道112a 中余留的反应液推回至加样管130,进而推回至样本杯120中以填充于加样通道112,从而使得多个样本池111被分隔体隔离,进而使得多个样本池111中的反应液也被分隔体隔离,防止多个样本池111中的反应液在进行检测反应时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该分隔体可以是气体或者液体,且不溶于或难溶于水,比如气体可以是CH4、C2H4、N2、NO、H2、CO、O2或其他惰性气体中的一者或多者混合,液体可以是食用油、汽油、煤油、柴油、苯等,在一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选用空气作为分隔体。

可选的,卡本体110a还设有注入通道113,该注入通道113与第二端口1122连通,且注入通道113内设有塞体140,以在通过加样通道112 向多个样本池111中注入反应液时,塞体封堵第二端口1122,以防止反应液从第二端口1122流出,在向加样通道112注入分隔体时,塞体140 敞开第二端口1122。

其中,注入通道113包括开口1131,该开口1131与外部连通,第二端口1122在注入通道113与开口1131相邻的一侧与注入通道113连通,并在塞体140封堵第二端口1122时,塞体140将注入通道113分割形成第一子通道113a及第二子通道113b,上述的开口1131设置于第一子通道113a,以使得通过开口1131注入分隔体时,塞体140在分隔体的推压作用下向第二子通道113b移动,进而敞开第二端口1122。

可选的,塞体140为弹性材料制备而成,比如橡胶,且通过该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与注入通道113紧配合。

可选的,卡本体110a还设有排气口114,排气口114与第二子通道 113b连通,以使得塞体140在分隔体的推压作用下向第二子通道113b 移动时,释放第二子通道113b内的空气,以防止塞体140向第二子通道113b移动时,使得第二子通道114b的体积变小而导致压强变大造成塞体140移动困难或不能移动的情况。

可选的,卡本体110a还设有多个气泡孔115,多个气泡孔115分别与多个样本池111连通,以在样本液与培养物发生反应时,容纳两者反应产生的气泡。

可选的,卡本体110a还设有加强部116,该加强部116设置于卡本体110a的边缘处,用于在其他工序中需要对检测卡110进行传输时,提高检测卡110与传输机构的摩擦力,比如通过将检测卡110放置于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进行传输时,加强部116即可提高检测卡110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的,卡本体110a还设有定位部117,该定位部117用于在检测过程中对检测卡110进行定位,提高检测卡的位置准确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该定位部117的数量为多个且为定位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定位凸起,该定位孔可靠近卡本体110a的边缘设置,且贯穿卡本体110a,该定位孔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的矩形孔、圆形孔等。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卡110还包括密封本体110b,以在多个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中的至少一个外露于卡本体110a时,该密封本体110盖设于卡本体110a,以封盖多个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本体110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本体110b在卡本体110a相对的两侧盖设于卡本体110a。

可以理解的,当密封本体110b封盖多个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 中的至少一个,且当加样管130插接于第一端口1121,塞体140封堵第二端口1122或通过第二端口1122注入分隔体时,多个样本池111及加样通道112呈密封状态。

可选的,密封本体110b为透明薄膜,该透明薄膜粘接于卡本体110a,具体方式可采用透明薄膜自带胶粘接、涂覆胶水或双面胶等方式。

共同参阅图2、图8及图9,图8是图2中罩体202与样本台201 形成密封腔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2中罩体20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罩体202用于罩设检测卡110及样本杯120,并与样本台201形成一密封腔。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罩体202用于罩设样本台201的样本支架 2012且与样本底板2011彼此对接,从而使得样本底板2011如图8所示的托设于罩体202,进而与罩体202形成上述的密封腔,样本支架2012 及承载于样本支架2012上的检测卡110及样本杯120均位于该密封腔内。

可选的,罩体202与样本台201之间还设有密封件202a,以在罩体 202与样本台201形成密封腔时,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该密封件202a为密封泡棉或密封橡胶圈,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02a选用密封橡胶圈,该密封橡胶圈如图8所示的嵌设于罩体 202。

进一步的,罩体202设有进气口2021,可以理解的,该进气口2021 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

可选的,罩体202还设有检测口2022,该检测口2022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

进一步参阅图2、图3及图8,输气机构203通过进气口2021与罩体202连接,以使得输气机构203工作时,密封腔与样本池111形成气压差,进而使得样本杯130中的反应液在密封腔与样本池111的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加样管130注入样本池111。

可选的,该输气机构203可以为抽气机构,比如真空泵,也可以为送气机构,比如送风机,本实施例中以输气机构203为抽气机构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当输气机构203工作时,将密封腔内的空气抽出,此时,样本池111内的气压大于密封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样本池111内的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加样管130进入密封腔并被输气机构203抽出,进而使得密封腔及样本池111均呈负压状态,当输气机构203不工作时,罩体202外部的空气进入密封腔,使得密封腔内的气压回升,从而大于样本池111内的气压,此时,样本杯120中的反应液在密封腔与样本池 111的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压至样本管130,进而注入样本池111。

可以理解的,当输气机构203为送风机构时,可直接向密封腔内送气,以使得密封腔内的气压大于样本池111内的气压,从而形成上述的气压差。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控制阀204,该控制阀 204设置于进气口2021处并与输气机构203连接,以在输气机构203工作时,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使得输气机构203可将密封腔内的空气抽出或向密封腔内注入空气,在输气机构203不工作时,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使得罩体202外部的空气可进入密封腔或密封腔内的空气排出罩体202的外部。

可选的,控制阀204为电磁阀,电磁阀具有多个通道,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具有至少两个通道,其中一个可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另一个可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只需要根据输气机构 203是否工作的状态,切换使用通道即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处理器205,处理器205 与输气机构203及控制阀204电连接以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使得输气机构203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开始或停止工作,控制阀204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或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

比如,当需要执行上述的将样本杯120中的反应液注入样本池111 的加样工作时,处理器205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阀204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并在控制阀204连通输气机构203 及密封腔之后,输气机构203开始工作,当输气工作完成时,处理器205 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输气机构203根据该第二控制指令停止工作,控制阀204则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

可选的,控制阀204可在初始状态即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这种情况下,输气机构203可直接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开始工作,并在上述的加样工作完成后,处理器发出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阀204根据该第三控制指令连通输气机构203及密封腔,以进行下一次加样工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第一检测器206,第一检测器206与处理器205电连接,用于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压,以使得处理器205根据第一检测器206的检测结果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比如,当输气机构203进行输气工作时,第一检测器206检测到密封腔内的气压达到第一阈值,处理器205则根据该检测结果发出上述的第二控制指令,输气机构203则停止工作,控制阀204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的外部空间。

可选的,第一检测器206还可以在控制阀204连通密封腔及罩体202 的外部空间之后,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压,并在密封腔内的气压回升或下降至第二阈值时,处理器发出上述的第三控制指令。

可选的,第一检测器206为压力传感器,该可通过罩体202上的检测口2022与密封腔连通以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压。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可根据实际所需设定,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参阅图2及图8,本实施例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加样驱动机构207,加样驱动机构207与样本台201连接,以驱动样本台201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进而使得罩体202可在第一预设位置与样本台201形成密封腔,在本实施例中,加样驱动机构207在水平方向上驱动样本台201往复运动,进而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可选的,加样驱动机构207包括第一电机2071及第一传送带2072,第一电机2071与第一传送带2072连接以驱动第一传送带2072往复传动,样本台201与第一传送带2072连接,进而使得第一传送带2072带动样本台201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加样驱动机构207采用电机驱动传送带的驱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比如气缸驱动或者电机驱动丝杆传动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加样驱动机构207还包括第一导向件2073,样本台201与第一导向件2073连接,以在第一导向件2073的引导方向上往复运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第二检测器208,第二检测器208用于检测样本台201的运动位置以判断样本台201是否运动至上述的第一预设位置,以提高罩体202与样本台201密封位置的准确性,防止出现样本台201没有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而与罩体202形成密封腔时,密封腔不能完全密封的情况。

可选的,第二检测器208为红外位置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检测位置的传感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密封驱动机构209,密封驱动机构209与罩体202或样本台201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驱动罩体 202或样本台201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从而使得罩体202及样本台201 彼此靠近,进而形成密封腔,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驱动机构209与罩体 202连接以驱动罩体20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

可选的,密封驱动机构209包括丝杆电机2091,也即在本实施例中,丝杆电机2091采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罩体202运动的驱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方式,比如电机驱动传送带或者气缸驱动等方式。

可选的,密封驱动机构209还包括第二导向件2092,罩体202与样本台201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导向件2092连接,以在第二导向件2092 的引导方向上往复运动。

可选的,密封驱动机构209还包括密封支架2093,该密封支架2093 与丝杆电机2091连接以承载丝杆电机209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第三检测器210,第三检测器210用于检测罩体202与样本台201中的至少一个在密封驱动机构 209的驱动下的运动位置,以判断罩体202与样本台201中的至少一个是否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进而使得罩体202在第二预设位置与样本台 21形成密封腔,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驱动机构209与罩体202连接,第三检测器210即用于判断罩体202在竖直方向上是否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以在罩体202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即可与样本台201形成密封腔。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切管检测器21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20还包括加样底板212,该加样底板212用于承载加样驱动机构207。

共同参阅图10、图11及图12,图10是图1中切管机构3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切管机构30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D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切管机构30设置于样本台201的运动路径上,以在加样驱动机构207驱动样本台201运动时,切管机构30可切割加样管130。

具体的,当样本杯120中的反应液通过加样管130注入样本池111 之后,密封驱动机构209驱动罩体202与样本台201彼此分离,加样驱动机构207驱动样本台201脱离第一预设位置,从而在加样驱动机构207 驱动样本台201脱离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切管机构30可对加样管 130进行切割。

其中,切管机构30包括加热件301及切割件302,加热件301与切割件302连接,以将加热件301产生的至少部分热量传递至切割件302,进而使得切割件302发热以切割加样管130。

可选的,加热件301插接于切割件302。

可选的,加热件301可以选用加热棒,比如双金属片机械控温式加热棒、热敏电阻探测控制温度式加热棒或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棒等,材质可选用玻璃、不锈钢、石英或陶瓷等,加热件301内可集成温度检测器,以实时监测加热件301的温度,进而使得切割件302的温度达到切割所需的温度。

可选的,切割件302用于切割的部位可加工成刀口形状,以提高切割效率,材质可选用如铜、铝等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制备而成,以提高接收加热件301的热量的效率。

可选的,上述的加样管130为塑料管,在不影响加样工作的同时,降低切割难度,且在切割过程中,切割件302在切口处热熔密封被切割后的加样管,也即塑料管在切割时,在切割件302的温度作用下,在切口处被热熔密封。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切管机构30还包括保温件303,保温件303 分别套设于加热件301及切割件302,以在加热件301产生的至少部分热量传递至切割件302的过程中,防止至少部分热量散出,降低传递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提高切割工作的效率。

可选的,保温件303相对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加热件301及切割件302。

可以理解的,保温件303可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制备而成,比如酚醛泡沫材料。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切管机构30还包括压紧组件304,压紧组件 304抵接于加热件301,以使得插接于切割件302的加热件301紧贴于切割件302。

其中,压紧组件304包括压紧件304a及弹性件304b,弹性件304b 分别与压紧件304a及加热件301弹性抵接,以使得加热件301在弹性件 304b的弹性作用下紧贴于切割件302,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304a与保温件303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切管机构30还包括连接座305,连接座305 用于承载加热件301及切割件302,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件303穿设于连接座305,以使得连接座305通过保温件303承载加热件301及切割件302。

共同参阅图1及图10,本实施例中的切管装置10还包括切管驱动机构40,切管驱动机构40与切管机构30连接,以使得切管机构30运动至可切割位置。

具体的,切管驱动机构40与切管机构30连接以驱动切管机构30 往复运动,以在加样管130不需要被切割时,比如在进行加样工作时,切管机构30位于不可切割的位置,当需要被切割时,切管驱动机构40 才驱动切管机构30运动至可切割位置,并在切割完成之后,驱动切管机构30脱离可切割位置。

可选的,切管驱动机构40包括第二电机401及第二传送带402,第二电机401与第二传送带402连接以驱动第二传送带402往复传动,第二传送带402与切管机构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402与连接座305连接,以驱动切管机构30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中,切管驱动机构40采用电机驱动传送带的驱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比如电机驱动丝杆或气缸驱动的方式。

可选的,切管驱动机构40还包括第三导向件403,第三导向件403 与切管机构30连接,以使得切管机构30在第三导向件403的引导方向上往复运动。

可选的,切管驱动机构40还包括切管支架404,该切管支架404用于承载上述的第二电机401、第二传送带402及第三导向件403。

进一步的,当加样驱动机构207驱动样本台201脱离第一预设位置,以使得切管机构30可对加样管130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上述的切管检测器211还用于检测样本台201的运动位置,以判断样本台201是否运动至被切割位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卡包括卡本体,卡本体设有多个样本池及加样通道,加样通道分别连通多个样本池且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通过加样通道向多个样本池中注入反应液,第二端口用于向加样通道注入分隔体,以使得分隔体填充加样通道进而隔离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防止多个样本池中的反应液在进行检测反应时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