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2554发布日期:2019-06-19 01:5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距离测量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距仪。



背景技术:

测距是很多领域和活动中都会用到的技术,不管是体育竞技、地形勘探还是建筑生产,都需要测距作业。在实际的测距作业常使用测距仪来代替传统的卷尺测量,目前市面上的测距仪90%以上都是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被测物体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被测物体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被测物体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激光测距仪到被测物体的距离。激光测距仪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精确、测量时间短的显著优点,因此在建筑、勘探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现有的激光测距仪大都为手持测量,在测量墙面高度时,通常先测量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再在原地测量斜边方向上的距离,再经过勾股定理开计算出墙面的高度,在这个测量过程中,测距仪存在着手持不稳定或者移动位置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特别是在斜边方向上的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距仪,可解决传统手持式测距仪测量时不稳定或者移动位置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提高测距仪数据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测距仪,包括底座、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朝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的转动圆槽,所述转动圆槽内同轴设置有一根圆管,所述圆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即测量头绕圆管的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圆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测量头位置的抵紧机构,所述抵紧机构包括开设在圆管周壁上的多个通道、滑动嵌设在通道中的滚珠、设置在圆管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滚珠抵紧转动圆槽内壁的抵紧件,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圆管的内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测量头至水平位置后,抵紧件同时驱动多个滚珠抵紧转动圆槽的内壁进而使测量头的位置固定,再启动测量头来测量仪器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当仪器与墙体之间的水平距离测量结束后,反向驱动抵紧件使滚珠不再抵紧转动圆槽内壁,即重新对测量头进行旋转,将测量头旋转至对准墙体顶部的位置,再次驱动抵紧件使多个滚珠抵紧转动圆槽的内壁,进而固定测量头的位置,再启动测量头来测量仪器与墙体顶部在斜边方向上的间距,最后再经过勾股定理计算出墙体的高度。相比于传统的手持式测距仪,该测距仪在测量时,有效地对测量头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固定,有效地减少了测量头移动和不稳的问题,从而使测距仪的测量结果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件包括同轴设置于圆管内部且与圆管螺纹配合的转动杆、对应多个滚珠周向开设于所述转动杆外周壁上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到所述转动杆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转动杆的轴向呈渐变设置;所述转动杆一端穿出第一连接板并安装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杆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转动杆将沿着圆管的轴向发生移动,在转动杆移动的过程中,导向面与滚珠之间的间距逐渐发生改变,最终导向面将驱动滚珠抵紧或者不抵紧于转动圆槽的内壁,进而实现了对测量头位置的固定或松开,结构合理,同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把手上开设有多道防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道防滑槽的设置增加了转动把手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增大了操作者手部与转动把手接触时的摩擦力,使操作者可以更方便地旋转转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测量头上设置有当测量头旋至水平位置时对测量头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连接板靠近测量头一侧面上的安装槽、开设于测量头上且在测量头旋转过程中正对安装槽的卡槽、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内的卡块、设置在卡块和安装槽槽底之间的弹簧、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用于驱动卡块脱离卡槽的拆卸组件,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卡块和安装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量头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测量头上的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进入卡槽内,不仅仅直接将测量头固定在水平位置上,方便了后续测量仪器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同时也不需要再通过抵紧件驱动驱动滚珠来固定测量头位置,减少了操作步骤;若是要对测量头的位置重新进行转动,则通过拆卸组件使卡块脱离卡槽即可,操作过程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拉绳、设置在所述拉绳一端上的拉环、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用于勾住拉环的倒钩,拉绳的一端与卡块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出第一连接板;拉环安装在拉绳穿出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量头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测量完毕之后,通过拉动拉环带动拉绳运动,使拉绳带动卡块与卡槽分离,即可重新对测量头进行旋转,操作过程十分便捷;而倒钩的设置可以勾住拉环,防止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露出安装槽,阻碍后续测量头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呈半球状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头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测量头与卡块上的半球状凸块率先抵触,卡块在测量头的抵触和导向面的共同作用下,卡块会自动进入安装槽内,此时不需要事先通过拉动拉绳使卡块先进入安装槽内,减少了操作步骤,使测距仪的测量操作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测量头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刻度盘,所述测量头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角度刻度盘配合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盘和刻度线的设置不仅方便了操作者旋转测量头至水平位置;同时还能够精确的知道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头旋转的具体角度,当已知斜边呈多少度,能够有效的控制测量头转动多少度,这样能够较精准的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所需测量数据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底座下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增大了底座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使仪器更不容易发生移动,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对测量头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固定,使测距仪的测量结果更精确;

2.测量头可快速地旋转并固定于水平位置,方便测量仪器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

3.提升仪器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测量头;5、橡胶垫;6、转动圆槽;7、圆管;8、刻度盘;9、刻度线;10、抵紧机构;101、通道;102、滚珠;103、抵紧件;1031、转动杆;1032、导向面;11、转动把手;12、防滑槽;13、安装槽;14、卡槽;15、卡块;16、弹簧;17、凸块;18、拆卸组件;181、拉绳;182、拉环;183、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测距仪,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测量头4,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防滑的橡胶垫5,三个橡胶垫5绕底座1的圆心均匀分布。测量头4朝向第一连接板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转动圆槽6,该转动圆槽6与测量头4靠近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壁连通。转动圆槽6内同轴设置有一根圆管7,该圆管7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圆管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圆槽6和圆管7的设置,使测量头4可绕圆管7的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之间,在测量墙体高度时,先旋转测量头4至水平位置,测量测量头4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随后再在原地旋转测量头4,测量测量头4与墙体顶部在斜边方向上的距离,再经过勾股定理计算出墙体的高度。

参照图2,第一连接板2远离测量头4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显示测量头4旋转角度的圆形刻度盘8,刻度盘8的轴线与圆管7的轴线重合;在测量头4靠近第一连接板2的一侧壁上沿测量头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刻度线9,通过刻度线9与刻度盘8的配合,操作者不仅可更快速地旋转测量头4至水平位置,同时还可精确的知道测量头4抬升的角度,有助于测量数据的记录。

参照图2和图3,圆管7上设置有对测量头4位置进行锁定的抵紧机构10,抵紧机构10包括开设在圆管7周壁上的六个通道101、滑动嵌设在通道101内的滚珠102、以及设置在圆管7内部用于同时驱动六个滚珠102抵紧于转动圆槽6内壁的抵紧件103,六个通道101绕圆管7的轴线均匀分布且均连通圆管7的内外壁。抵紧件103包括同轴设置在圆管7内部且与圆管7螺纹连接的转动杆1031、以及沿转动杆1031的周向开设在转动杆1031外周壁上的导向面1032,导向面1032到转动杆103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朝远离第二连接板3的方向逐渐递增,转动杆1031远离第二连接板3的一端穿出第一连接板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1,在转动把手11上均匀开设有多道防滑槽12。通过旋转转动把手11带动转动杆1031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转动杆1031沿圆管7的轴向发生移动,转动杆1031在移动的过程中,滚珠102与导向面1032之间的间距逐渐发生变化,滚珠102在导向面1032的作用下抵紧或者不抵紧转动圆槽6的内壁,从而达到固定或者不固定测量头4位置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手持测距仪在测量时不稳的问题,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参照图2和图4,第一连接板2靠近测量头4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槽13,测量头4的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同样呈圆形的卡槽14,卡槽14和安装槽13的规格大小相同,且测量头4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卡槽14会正对安装槽13。安装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14卡接配合的卡块15,在卡块15和安装槽13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弹簧16,弹簧16的一端与卡块15粘结固定,弹簧16的另一端与安装槽13的槽底粘接固定,卡块15远离弹簧16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测量头4配合的凸块17,凸块17呈半球状。第一连接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卡块15脱离卡槽14的拆卸组件18。当测量头4旋至水平位置时,在测量头4的抵触和半球状凸块17的作用下,卡块15压缩弹簧16进入安装槽13内,当卡槽14与安装槽13正对时,弹簧16复位,卡块15进入卡槽14内完成了对测量头4水平位置的固定,若是要重新旋转测量头4,则通过拆卸组件18驱动卡块15脱离卡槽14即可。

拆卸组件18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上的拉绳181、安装在拉绳181一端上的拉环182和用于勾住拉环182的倒钩183,其中拉绳181的一端与卡块15固连,拉绳181的另一端穿出第一连接板2,拉环182安装在拉绳181穿出第一连接板2的一端上。通过拉环182可以更方便地拉动拉绳181,从而带动卡块15与卡槽14脱离;倒钩183的设置可以勾住拉环182,使卡块15一直位于安装槽13内,方便了操作者对测量头4的旋转。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测距仪放置于地面上,旋转测量头4,当测量头4即将旋转至水平时,测量头4与卡块15上凸块17相抵触,进而驱动卡块15压缩弹簧16并进入安装槽13内,当测量头4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卡槽14与安装槽13正对,在弹簧16的作用力下,卡块15自动进入卡槽14内,进而使测量头4保持在水平位置,此时再通过启动测量头4来测量测量头4与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水平距离测量结束后,拉动拉环182至倒钩183处,使卡块15与卡槽14脱离,再在原地旋转测量头4,使测量头4对准墙体的顶部,随后通过旋转转动杆1031,滚珠102在导向面1032的作用下抵紧转动圆槽6的内壁,即可对此时测量头4的位置进行固定,再通过启动测量头4来测量测量头4与墙体顶部在斜边方向上的距离,最后再经过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出墙体的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