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观察的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130发布日期:2019-06-22 00:2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便于观察的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便于观察的燃烧室。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起因于纺织品的火灾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中,由于纺织品中的电热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导致火灾的发生,在起因于纺织品的火灾总数中同样占有很大比例。

因此,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电热毯一类的纺织品必须具备阻燃性能,来确保人们的安全。其中所提到的阻燃性能可以是纺织品材料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也可以是纺织品经过一定的阻燃整理后所获得的特征。其中,最小点燃时间、火焰蔓延时间、摧毁面积等描述阻燃性能的指标对人们能够在危险出现时安全地撤离有实际意义。

因此,阻燃性能的特性与评价已成为电热毯的重要检测项目。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阻燃性能的检测,国内有很多不同的燃烧试验方法来检测,例如,氧指数法、垂直法、织物表面燃烧时间法等。同时,阻燃性能需要专门的设备来检测,例如燃烧实验室。

现有燃烧实验室的观察窗由于设置较低,工作人员从观察窗外很难看到燃烧台内侧底部的电热毯的燃烧情况,因此,在燃烧室内会安装有一面镜子,将镜子提前调整好角度,让工作人员从外部的观察窗能够看到燃烧台上电热毯的燃烧情况,于是,在燃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就能看到燃烧台内底部的情况。

然而,由于镜子设置在燃烧室内,当燃烧室开始工作燃烧的时候,工作人员不能对镜子进行角度的调节,工作人员只能看到事先设置好角度的电热毯燃烧情况,因此,工作人员无法在电热毯燃烧过程中调整镜子的角度,进行多角度动态观测电热毯的燃烧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便于观察的燃烧室,以解决无法在电热毯燃烧过程中调整镜子的角度,进行多角度动态观测电热毯的燃烧情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便于观察的燃烧室,包括框体本体和安装在框体本体的内底壁上的燃烧台,所述框体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活塞箱,活塞箱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第一活塞块将活塞箱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活塞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出框体本体顶部的第一活塞杆;

所述活塞箱与框体本体的内侧壁相向的两端连通有侧枝活塞通道,侧枝活塞通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第二活塞块远离活塞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块的一端安装有镜子,框体板体与镜子相向的一端设有观察窗,活塞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与镜子相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镜子上。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工作人员将电热毯放入到燃烧台内,然后将燃烧室闭合形成封闭的空间。工作人员将电热毯点燃,然后通过从外界通过观察窗观察电热毯的燃烧情况。并且,工作人员能够在外界调整镜子的不同角度来观察电热毯不同部位的燃烧情况。

通过往下推动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在活塞箱内往下移动,带动第一活塞块往下移动,使得活塞箱内下腔室的容积变小,根据PV=nRT,其他条件一定时,下腔室的压强变大,因此,侧枝活塞通道内的第二活塞块受到向镜子方向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最终大于第二活塞块受到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活塞块向镜子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活塞杆向镜子方向移动,因此,镜子会以支撑块与镜子的转动连接点为中心向下旋转,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多角度动态地观察电热毯的燃烧情况。

往上拉动第一活塞杆,工作原理与往下推动第一活塞杆相一致,只是零部件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本基础方案中,利用气压的特性将输入的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变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再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最终在镜子上体现为旋转,利用旋转来调整镜子的放置角度。并且,本基础方案对于镜子角度的调整,是在电热毯的燃烧过程中进行,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首先调整好角度再进行燃烧观察的技术方案,本基础方案能够在电热毯燃烧过程中,可随时地对镜子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工作人员多角度动态地观测电热毯燃烧情况。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内设有若干通孔,通孔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连通有废气收集箱。有益效果:能够将在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吸入到烟气收集箱内,降低烟气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活塞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操作杆呈“倒L形”。有益效果:操作杆会位于工作人员右上方,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需求,工作人员操作舒适。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与镜子之间采用球铰结构连接。有益效果:镜子能够以球铰结构为中心点向下或向上转动,转动灵活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不卡顿。

进一步,所述镜子与第二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吸盘。在第二活塞杆推动镜子转动的时候能够避免第二活塞杆对镜子的作用力过大,从而导致镜子破碎,这能够更好地确保镜子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的燃烧室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燃烧室的正视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中燃烧室的侧视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框体本体1、操作门2、燃烧台3、活塞箱4、第一活塞块5、第一支撑杆6、操作杆7、侧枝活塞通道8、第二活塞块9、第二活塞杆10、吸盘11、镜子12、观察窗13、支撑块14、通孔15、第一通气管16、负压风机17、第二通气管18、烟气收集箱19。

实施例一:

便于观察的燃烧室,如图1所示,包括燃烧室的框体本体1,框体本体1呈立方体框架式结构,框体本体1包括顶板、底板、三面合围的侧板与用于打开、闭合燃烧室的操作门2。框体本体1内部放置有燃烧台3,燃烧台3在燃烧室内部对电热毯进行燃烧实验。

如图2所示,框体本体1的内顶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活塞箱4,活塞箱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5,第一活塞块5将活塞箱4分为上腔室与下腔室。第一活塞块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并且第一支撑杆6贯穿出框体本体1的顶板,第一支撑杆6远离第一活塞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7,并且,操作杆7的形状为“倒L”形,操作杆7的短杆固定连接在操作杆7上,操作杆7距离框体本体1外侧壁的距离为5cm,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活塞箱4与框体的内侧壁相对的两端均连通有通气侧枝活塞通道8,并且该侧枝活塞通道8位于第一活塞块5的下方。侧枝活塞通道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9,第二活塞块9远离活塞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10,第二活塞杆10远离第二活塞块9的一端粘接有吸盘11,吸盘11远离第二活塞杆10的一端吸附有镜子12。另外,框体本体1与镜子12相向的四端安装有透明玻璃观察窗13,便于工作人员从外界观察燃烧室内部的情况。

活塞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与镜子12之间通过球铰方式连接,并且,支撑块14与镜子12相向的一端加工为圆弧形,便于镜子12的转动。

具体实施过程:

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阻燃性能检测的置物放置到燃烧台3内,闭合操作门2,然后将电热毯点燃。在置物点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握着操作杆7,将操作杆7往下移动,第一支撑杆6会随着操作杆7往下移动,第一活塞杆随着第一支撑杆6往下移动,使得下腔室的容积逐渐减少,而下腔室的压强逐渐增大,使得侧枝活塞通道8内的第二活塞块9往镜子12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杆和吸盘11也往镜子12的方向移动,使得镜子12以球铰结构为中心点向下倾斜转动,这样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多角度动态观察燃烧台3内电热毯的燃烧情况。

实施例二:

便于观察的燃烧室,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支撑块14内加工有数个通孔15,通孔15连通有第一通气管16,第一通气管16远离通孔15的一端连通有负压风机17,负压风机17通过第二通气管18连通有烟气收集箱19,负压风机17用于将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抽走,降低烟气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具体实施过程:

在电热毯的阻燃性能实验完成后,在工作人员打开操作门2之前,启动负压风机17,将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通过支撑块14的通孔15、第一通气管16、负压风机17和第二通气管18,最终抽入废气收集箱内,降低工作环境中烟气的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