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生化测试卡、定标液袋及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500发布日期:2019-08-23 23:2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血气生化测试卡、定标液袋及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定标液袋及阀芯。



背景技术:

血气生化血气生化测试卡广泛用于医疗行业,该血气生化测试卡集成生化测试电极,通过定标液定标,后进行测试液(血液)测试。

传统的集成有定标液的血气生化测试卡,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定标液袋体内的填充物受挤拉破袋体使定标液流入到电极上完成定标测试。但由于采用受挤拉破的方式实现袋体的打开,该袋体的破损程度不好控制,会存在定标液外流现象,导致测试不准确或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定标液袋及阀芯,该阀芯易于安装到袋体内,且能够轻易刺破定标液的袋体,使得定标液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该定标液袋内置有阀芯,便于利用阀芯刺破袋体,使得定标液流入流体通道内;该血气生化测试卡利用上述阀芯,能够精确地刺破袋体,实现定标液的注入。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阀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面设有凸出设置的尖刺部。

上述阀芯使用时,可以将该阀芯内置于定标液袋内,然后集成到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或者将阀芯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上,且该尖刺部能朝向定标液设置。如此当需要进行定标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进行定标工序。由于利用阀芯的尖刺部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阀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内,制造工艺更加灵活,便于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还设有环绕所述尖刺部设置的密封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的材质具有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刺部呈圆锥体状或呈多棱锥体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粘接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定标液袋,包括上述的阀芯,还包括第一袋体,所述阀芯通过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第一袋体内。

该定标液袋内置有阀芯,如此可以将定标液袋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袋体设有可弹性复位的膜体,所述膜体的内侧安设有所述阀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包括上述的定标液袋,还包括第一卡本体,所述第一卡本体设有容纳所述定标液袋的容纳空间及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流体管道,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第一进液口朝向所述尖刺部设置。

该血气生化测试卡集成有定标液袋,便于简化测试过程,且该定标液袋内置有阀芯。如此该血气生化测试卡使用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进行定标工序。由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利用阀芯的尖刺部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定标液袋可以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有利于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还设有环绕所述尖刺部设置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能够与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侧壁形成密封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密封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包括前述的阀芯,还包括第二卡本体,所述第二卡本体内设有第二袋体及第二流体管道,所述第二流体管道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袋体设置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相对的弹性膜体,所述阀芯通过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弹性膜体上,且所述尖刺部朝向所述第二袋体设置。

该血气生化测试卡集成有定标液袋,便于简化测试过程,且该阀芯置于定标液袋的外部、并设置于流体管道内。如此该血气生化测试卡使用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进行定标工序。由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利用阀芯的尖刺部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定标液袋可以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有利于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还设有环绕所述尖刺部设置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能够与所述第二流体管道的内壁形成密封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密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阀芯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定标液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第一进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或阀芯刺破第一袋体)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第一进液口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第二进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或阀芯刺破第二袋体)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第二进液口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阀芯,110、本体,102、第一端面,104、第二端面,120、连接部,130、尖刺部,140、密封环,200、第一袋体,210、膜体,300、第二袋体,400、第一卡本体,410、第一流体管道,412、第一进液口,420、测试腔,500、第二卡本体,510、第二流体管道,512、第二进液口,514、弹性膜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阀芯100,包括本体110,本体110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02及第二端面104,第一端面102设有连接部120,第二端面104设有凸出设置的尖刺部130。

如图1及图2、并结合图5至图8所示,上述阀芯100使用时,可以将该阀芯100内置于定标液袋内,然后集成到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或者将阀芯100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上,且该尖刺部130能朝向定标液设置。如此当需要进行定标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100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420进行定标工序。由于利用阀芯100的尖刺部130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阀芯10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内,制造工艺更加灵活,便于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第二端面104还设有环绕尖刺部130设置的密封环140。如此当阀芯100的尖刺部130刺破定标液的袋体后,使得袋体形成出液口后,可以按压阀芯100,利用密封环140对出液口进行密封封堵,如此无需其他工具,即可以实现定标液的通断控制,便于控制流入测试腔420的定标液的量,使得血气生化测试卡的定标工序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该密封环140的材质具体弹性。如此利用弹性密封技术实现袋体的出液口的密封,避免因挤压而损坏袋体,导致定标液外流而影响测试结果。该密封环140的具体材质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尖刺部130呈圆锥体状或呈多棱锥体状。如此便于在尖刺部130刺破袋体时,袋体能够有规律地裂开形成有规则的出液口,更好地控制袋体的破损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20具有粘接性。如此该阀芯100可以粘设于定标液内或流体管道内,便于集成阀芯100。该连接部120可为双面胶膜。

需要说明的是,阀芯100的各结构的材质可以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定标液袋,包括上述的阀芯100,还包括第一袋体200,阀芯100通过连接部120固设于第一袋体200内。

该定标液袋内置有阀芯100,如此可以将定标液袋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该第一袋体200的材质可以为铝塑复合膜等满足使用要求的复合膜构成。

如图5及图6所示,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袋体200设有可弹性复位的膜体210,膜体210的内侧安设有阀芯100。如此,当阀芯100上的按压力撤销后,通过该膜体210的弹性复位力,该阀芯100会朝远离第一袋体200的出液口的方向移动,使得该出液口被打开,进而实现出液口的自动打开。该膜体210的材质可以采用具有良好弹性复位能力的复合膜制成。具体地,该膜体210可由PE膜(聚乙烯膜)+铝膜+PET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如图4至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包括上述的定标液袋,还包括第一卡本体400,第一卡本体400设有容纳定标液袋的容纳空间及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流体管道410,第一流体管道410的第一进液口412朝向尖刺部130设置。

如图4至图6所示,该血气生化测试卡集成有定标液袋,便于简化测试过程,且该定标液袋内置有阀芯100。如此该血气生化测试卡使用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100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420进行定标工序。由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利用阀芯100的尖刺部130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定标液袋可以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有利于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二端面104还设有环绕尖刺部130设置的密封环140,密封环140能够与第一流体管道410的侧壁形成密封第一进液口412的第一密封结构。如此,当阀芯100受压、随着膜体210向第一进液口412方向移动时,密封环140能够与第一流体管道410的侧壁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如此可以密封第一进液口412,此时定标液的流出通道被关闭;当阀芯100受力撤销后,在膜体210的弹性复位力下,带动阀芯100自动打开第一进液口412,此时定标液的流出通道被打开。进而,完成定标工序后,可以关闭第一进液口412,然后再进行血液样品测试,可以避免定标液袋的定标液继续流出,影响血液样品测试效果。

如图7及图8所示,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血气生化测试卡,包括前述的阀芯100,还包括第二卡本体500,第二卡本体500内设有第二袋体300及第二流体管道510,第二流体管道510设有朝向第二袋体300设置的第二进液口512、以及与第二进液口512相对的弹性膜体514,阀芯100通过连接部120设置于弹性膜体514上,且尖刺部130朝向第二袋体300设置。

如图7及图8所示,该血气生化测试卡集成有定标液袋,便于简化测试过程,且该阀芯100置于定标液袋的外部、并设置于流体管道内。如此该血气生化测试卡使用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阀芯100使得其刺破袋体,使得袋体内的定标液能够流入血气生化测试卡的流体管道内,并可通过流体管道将定标液吸入或推入测试腔进行定标工序。由于血气生化测试卡利用阀芯100的尖刺部130刺穿袋体完成袋体的打开,如此能够避免袋体的破损过大,导致定标液外流;此外,定标液袋可以模块化的设置于血气生化测试卡上,有利于降低血气生化测试卡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二端面104还设有环绕尖刺部130设置的密封环140,密封环140能够与第二流体管道510的内壁形成密封第二进液口512的第二密封结构。如此,当阀芯100受压、随着弹性膜体514向第二进液口512方向移动时,密封环140能够与第二流体管道510的内壁形成第二密封结构,如此可以密封第二进液口512,此时定标液的流出通道被关闭;当阀芯100受力撤销后,在弹性膜体514的弹性复位力下,带动阀芯100自动打开第二进液口512,此时定标液的流出通道被打开。进而,完成定标工序后,可以关闭第二进液口512,然后再进行血液样品测试,可以避免定标液袋的定标液继续流出,影响血液样品测试效果。

该弹性膜体514的材质可以采用具有良好弹性复位力的复合膜制造而成。具体地,弹性膜体514的材质可由PET膜+硅胶膜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定标液的袋体具体材质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满足定标液存储要求即可。如铝塑复合膜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