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212发布日期:2019-07-19 22:4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机车电源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车的直供电源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直供电源的供电品质、带负载能力等进行检测。目前对直供电源的检测是将控制柜和负载柜安装在机车轨道之间的地面上,并建有一个固定的检测车间。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被检测机车的数量也快速增加,由于现有检测车间的空间限制,难以安装更多的试验设备,导致检测效率低下。在直供电源的试验中,负载柜内元器件的功率较大,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出现漏电,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的控制柜和负载柜等试验设备为了保证元器件的散热,在柜体上开设有散热孔,但散热孔降低了柜体的防水性能,不利于在室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包括控制柜、负载柜和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带刹车装置的滚轮,所述承载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可翻折的装卸板,所述装卸板的下表面与承载板的侧面合页连接,所述装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承载板的侧面设有对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装卸板的宽度大于承载板上表面和滚轮底端之间的高度,所述控制柜和负载柜可拆卸固定在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控制柜的输入端用于与机车的直供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柜的输出端与负载柜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动力机构与滚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侧板还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活动端的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负载柜内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元器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机架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和负载柜的柜体侧面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和负载柜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吊环和用于容纳吊环的容纳槽,所述吊环转动设置在容纳槽的一端部。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柜和负载柜设置在运输装置上,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来对机车的直供电源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2)装卸板的活动侧翻转至与地面接触时形成一个倾斜的装卸通道,便于控制柜和负载柜的装卸;

(3)装卸板上设置支撑杆,将支撑杆的活动端伸入固定槽内时,增加承载板的面积,以适应体积更大的控制柜和负载柜的安装;

(4)在安装板和机架之间设置绝缘板,提高了安装板的绝缘性能,不易漏电,安全性更好;

(5)在控制柜和负载柜的顶部设置吊装结构,便于控制柜和负载柜的吊装;

(6)减震垫可以减缓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柜和负载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杆伸入固定槽内时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装卸板翻折成装卸通道时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的侧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中,1—控制柜,2—负载柜,3—运输装置,31—承载板,32—滚轮,33—装卸板,34—支撑杆,35—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

如图1所示,机车直供电电源试验系统,包括控制柜1、负载柜2和运输装置3,所述控制柜1和负载柜2可拆卸的固定在运输装置3上。用户可以通过运输装置3方便地移动控制柜1和负载柜2,使得对被检测机车的检测不再局限于检测车间的空间内,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所述运输装置3包括承载板31,所述承载板3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带刹车装置的滚轮32,所述承载板31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可翻折的装卸板33,所述装卸板33的下表面与承载板31的侧面中部合页连接,所述装卸板33的上表面与承载板31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装卸板33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承载板31的侧面设有对应的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承载板31上,所述支撑杆34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装卸板33的宽度大于承载板31上表面和滚轮32底端之间的高度,所述控制柜1和负载柜2可拆卸固定在承载板31的上表面,所述控制柜1的输入端用于与机车的直供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柜1的输出端与负载柜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装卸时,可以将装卸板33向下进行翻折,使得装卸板33的一侧与地面接触,形成一个倾斜的装卸通道,有利于用户安装或卸载控制柜1和负载柜2。在运输时,可以将支撑杆34的活动端伸入固定槽内,增加了运输装置3的承载面积,能够满足更大的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装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32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承载板31上,所述动力机构与滚轮32连接,通过动力机构可以方便地实现运输装置3的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输装置3还包括推杆部,所述推杆部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承载板31的侧面或上表面,所述推杆部的另一端设置把手,用户可以通过握持把手来拉动或推动运输装置3,从而实现运输装置3的移动。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推杆部采用伸缩杆,可以方便地调节长度。

如图3所示,所述承载板31的侧板还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34活动端的固定结构35,在将支撑杆34的活动端从固定槽内取出时,通过固定结构35将其进行固定,防止支撑杆34晃动。所述固定结构35包括固定带和挂钩,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挂钩的下方,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与挂钩匹配的吊环,所述吊环可挂在挂钩上。

所述负载柜2内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元器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机架之间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提高了安装板的绝缘性能,不易漏电,提高了负载柜2的安全性;所述绝缘板采用云母绝缘板。

所述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柜体侧面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防水透气膜,提高了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防水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室外环境的使用需求。

所述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吊环和用于容纳吊环的容纳槽,所述吊环转动设置在容纳槽的一端部,便于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吊装。

所述承载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可以采用橡胶垫,减震垫可以减缓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对控制柜1和负载柜2的影响;所述减震垫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结构,如防滑纹或防滑凸起。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柜1包括微处理器、用于检测直供电源运行状态的检测单元、开关单元、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等,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所述输入单元包括键盘、按钮等,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等。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电源端与直供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电源端与负载柜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直供电源的输出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微处理器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实现对负载柜2的过压、过流、过载等保护,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所述负载柜2为可调负载装置,可以满足不同负载的试验要求。所述负载柜2包括用作试验负载的功率电阻、用于进行负载柜2散热的散热风机和用于检测功率电阻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