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试EMI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通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441发布日期:2019-09-25 00:2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试EMI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通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具体而言是用于测试EMI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通用工装。



背景技术:

EMI电源线滤波器越来越多的被用在设备中,以消除电源上的噪声信号。EMI电源线滤波器的优劣对设备的整机性能至关重要,插入损耗指标是衡量滤波器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频谱分析仪或网络分析仪来测试该指标,由于EMI电源线滤波器型号品种繁多、封装尺寸不同、管脚间距各异,要实现对不同封装的EMI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需要设计制作不同的测试工装,另外,测试共模插入损耗和差模插入损耗也需要配备不同的测试工装。不仅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而且使用繁琐、影响功效和测试精度。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测试精度高、通用性强特别是共模插入损耗测试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可共用的测试工装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测试精度高、通用性强特别是共模插入损耗测试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可共用的测试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测试EMI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通用工装,包括一个带盖的金属盒,金属盒包括底、侧板和可自由开合的上盖,其特征是侧板上设置有6个通孔,与通孔一一对应的BNC接头由内向外穿过通孔并通过螺丝固定在侧板上,BNC接头的金属外壳与侧板直接接触,BNC接头包括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和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还包括用于分别与EMI电源线滤波器的输入正端、输入负端、输出正端、输出负端、第一外壳引出端、第二外壳引出端连接的第一鳄鱼夹、第二鳄鱼夹、第三鳄鱼夹、第四鳄鱼夹、第五鳄鱼夹、第六鳄鱼夹以及与金属盒的外壳连接的第七鳄鱼夹和第八鳄鱼夹,第一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连接,第二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连接,第三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连接,第四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连接,第五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连接,第六鳄鱼夹通过软导线与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连接,第七鳄鱼夹和第八鳄鱼夹分别通过软导线与金属盒的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和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设置在左侧板上,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和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设置在右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盒内还设置有与金属盒彼此绝缘的鳄鱼夹收纳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盒内软导线连接鳄鱼夹的结构形式,因此能快捷地完成不同封装的EMI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测试精度高、通用性强特别是共模插入损耗测试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可共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共模插入损耗测试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金属盒;1.1-底;1.2-侧板;1.2.1-左侧板;1.2.2-右侧板;1.3-上盖;2-BNC接头;2.1-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2.2-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2.3-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2.4-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2.5-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2.6-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3-螺丝;4.1-第一鳄鱼夹;4.2-第二鳄鱼夹;4.3-第三鳄鱼夹;4.4-第四鳄鱼夹;4.5-第五鳄鱼夹;4.6-第六鳄鱼夹;4.7-第七鳄鱼夹;4.8-第八鳄鱼夹;5-鳄鱼夹收纳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测试EMI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通用工装,包括一个带盖的金属盒1,金属盒包括底1.1、侧板1.2和可自由开合的上盖1.3,侧板1.2上设置有6个通孔,与通孔一一对应的BNC接头2由内向外穿过通孔并通过螺丝3固定在侧板1.2上,BNC接头2的金属外壳与侧板1.2直接接触,BNC接头2包括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2.1、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2.2、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2.3、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2.4、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2.5和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2.6,还包括用于分别与EMI电源线滤波器的输入正端、输入负端、输出正端、输出负端、第一外壳引出端、第二外壳引出端连接的第一鳄鱼夹4.1、第二鳄鱼夹4.2、第三鳄鱼夹4.3、第四鳄鱼夹4.4、第五鳄鱼夹4.5、第六鳄鱼夹4.6以及与金属盒1的外壳连接的第七鳄鱼夹4.7和第八鳄鱼夹4.8,第一鳄鱼夹4.1通过软导线与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2.1连接,第二鳄鱼夹4.2通过软导线与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2.2连接,第三鳄鱼夹4.3通过软导线与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2.5连接,第四鳄鱼夹4.4通过软导线与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2.6连接,第五鳄鱼夹4.5通过软导线与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2.3连接,第六鳄鱼夹4.6通过软导线与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2.4连接,第七鳄鱼夹4.7和第八鳄鱼夹4.8分别通过软导线与金属盒1的外壳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侧板1.2包括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信号源连接第一BNC接头2.1、信号源连接第二BNC接头2.2和外壳连接第一BNC接头2.3设置在左侧板1.2.1上,外壳连接第二BNC接头2.4、频谱仪连接第一BNC接头2.5和频谱仪连接第二BNC接头2.6设置在右侧板1.2.2上。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盒1内还设置有与金属盒1彼此绝缘的鳄鱼夹收纳架5。

进行共模插入损耗测试时,将第一鳄鱼夹4.1和第二鳄鱼夹4.2分别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入正端和输入负端,第五鳄鱼夹4.5连接滤波器的外壳引出端,第七鳄鱼夹4.7悬空;第三鳄鱼夹4.3和第四鳄鱼夹4.4分别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第六鳄鱼夹4.6连接滤波器的外壳引出端,第八鳄鱼夹4.8悬空。

进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时,将第一鳄鱼夹4.1和第二鳄鱼夹4.2均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入正端,第五鳄鱼夹4.5连接滤波器的外壳引出端,第七鳄鱼夹4.7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入负端;第三鳄鱼夹4.3和第四鳄鱼夹4.4均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出正端,第六鳄鱼夹4.6连接滤波器的外壳引出端,第八鳄鱼夹4.8连接被测滤波器的输出负端。

本说明书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