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5284发布日期:2019-09-17 21:43阅读:1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缸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

在现有的测量方法通过熟练的测量员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其效率较低,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可快速测量发动机缸套的内径,且装取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包括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底板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发动机缸套两端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测量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固接底板,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配和;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有接触杆、直角杆、伸缩杆和测距仪,所述接触杆与所述直角杆的短杆固接,两个所述直角杆的长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扩张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长杆固接,所述测距仪安装在所述长杆上,所述伸缩杆上固接有转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由第一圆盘、第一圆环和第一弧形板构成,所述第一圆环固接所述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所述第一弧形板固接在所述第一圆盘的边沿;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由第二圆盘、第二圆环和第二弧形板构成,所述第二圆环固接所述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盘同轴,所述第二弧形板固接在所述第二圆盘的边沿;

所述第一圆盘与所述第二圆盘的端面相对,且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同轴,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形成用于放置缸套的半圆槽,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间设置有用于拉合的弹性组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辅助限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运动路径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缸套的移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有拉伸弹簧、弹簧套筒和保护罩,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组件,两个所述弹簧套筒分别固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所述弹簧套筒的底端,所述弹簧套筒外设置有保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有矩形槽和矩形槽滑动配合的长杆,所述矩形槽固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端,所述长杆固接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端,所述矩形槽与底板固接,所述长杆与所述底板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距仪包括有刻度板、连杆和矩形环,两个所述长杆上分别固接矩形环和连杆,所述刻度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固接,所述刻度板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矩形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距仪为红外测距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装置为运输带,若干个所述测量组件通过底板安装在运输带的运输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运输板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从动轮、主动轮、皮带、机架和电机,所述电机固接机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所述从动轮固接所述转动杆,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有皮带,所述机架固接底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发动机缸套两端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测量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固接底板,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配和;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有接触杆、直角杆、伸缩杆和测距仪,所述接触杆与所述直角杆的短杆固接,两个所述直角杆的长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扩张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长杆固接,所述测距仪安装在所述长杆上,所述伸缩杆上固接有转动杆,可快速测量发动机缸套的内径,且装取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的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安装在运输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套内径测量工具,包括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底板1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发动机缸套两端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测量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固接底板1,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配和;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有接触杆2、直角杆3、伸缩杆4和测距仪5,所述接触杆2与所述直角杆3的短杆301固接,两个所述直角杆3的长杆30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扩张的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长杆302固接,所述测距仪5安装在所述长杆302上,所述伸缩杆上固接有转动杆6。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为圆管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杆件,两个杆件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压缩弹簧位于圆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转动杆,用于转动测量组件,两个接触杆2关于转动杆6的轴线对称,当转动转动杆6,使得两个接触杆2在缸套内自由扩张,其间距最大时,即为该缸套的内径。

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由第一圆盘7、第一圆环8和第一弧形板9构成,所述第一圆环8固接所述第一圆盘7,所述第一圆环8与所述第一圆盘7同轴,所述第一弧形板9固接在所述第一圆盘7的边沿;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由第二圆盘10、第二圆环11和第二弧形板12构成,所述第二圆环10固接所述第二圆盘11,所述第二圆环10与所述第二圆盘10同轴,所述第二弧形板12固接在所述第二圆盘10的边沿;

所述第一圆盘7与所述第二圆盘10的端面相对,且第一圆盘7和第二圆盘10同轴,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形成用于放置缸套的半圆槽,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间设置有用于拉合的弹性组件,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辅助限制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运动路径的滑槽组件,所述滑槽组件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缸套的移动装置。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有拉伸弹簧13、弹簧套筒14和保护罩15,所述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组件,两个所述弹簧套筒14分别固接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所述拉伸弹簧13的两端分别固接所述弹簧套筒14的底端,所述弹簧套筒14外设置有保护罩15。

所述滑槽组件包括有矩形槽16和矩形槽滑动配合的滑动杆17,所述矩形槽16固接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底端,所述滑动杆17固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底端,所述矩形槽16与底板1固接,所述滑动杆17与所述底板1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组件的底端固接矩形槽,第一弧形板9固接矩形槽16,第二夹紧组件的底端固接滑动杆17,第二弧形板12固接滑动杆17。

所述测距仪5包括有刻度板501、连杆502和矩形环503,两个所述长杆302上分别固接矩形环503和连杆,所述刻度板50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502固接,所述刻度板501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矩形环503。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距仪5为还可为红外测距仪51,通过红外测距仪51测量长杆17的距离并记录最长距离,该最长的距离再加上短杆的距离及相应的杆件的厚度即为发动机缸套的内径。

所述移动装置为运输带,若干个所述测量组件通过底板1安装在运输带的运输板上,所述底板1与所述运输板固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控制运输带正向传动和反向传动,实现底板的往返运动,附图5中仅展示为该运输带的上方部分,两侧和下方的结构为本领域人员所知悉。

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从动轮18、主动轮19、皮带20、机架21和电机22,所述电机22固接机架21,所述主动轮19与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固接,所述从动轮18固接所述转动杆6,所述主动轮19和从动轮18上套设有皮带20,所述机架21固接底板1。

第一圆环8和第二圆环11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棱。该防滑棱为橡胶材质,增加缸套与防滑棱的摩擦系数,使得接触紧密。

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的弧面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开口为V型。缸套加工后有少许铁屑,设置开口可使得该些铁屑进入开口中,从而保护缸套,同时也便于集中清理。

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将若干个测量组件和夹紧组件安装在运输带上,将缸套放置在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2行成的半圆槽上,具体地,通过拉动二圆盘1,将缸套放置在半圆槽中,自然情况下,受拉伸弹簧13作用,第一弧形板9与第二弧形板12相向收缩,通过拉动第二圆盘1使得两个弧形板分离,将缸套放置在两个弧形板形成的半圆槽中上,第一圆盘7和第二圆盘10分别抵住缸套的两个端面,第一圆环8和第二圆环11分别位于所述缸套内,从而固定了缸套,运输带实现输送,到达目的地时,拉动第二圆盘1,取出缸套;

再实现最缸套运输的同时,还可通过测量组件对缸套的内径进行测量,通过两个接触杆2与缸套的内壁接触,两个接触杆2受伸缩杆4的作用,相互扩张,通过转动转杆6,可得出接触杆2之间的最大距离,并记录,本实用新型将测距仪安装在长杆302上,便于对测距仪的安装和读数,在读数时,应当注意短杆301及其他杆件的厚度的和才为缸套的内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