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069发布日期:2019-09-20 20:5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民用航空的迅速发展,机场增扩建迅速,陆基着陆系统的能力尤显不足,尤其对于高原机场以及其他一些地形、气象条件复杂的机场,陆基着陆系统更难以保障其运行。为保证飞行安全,民航精密进近和着陆在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都对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地基增强系统(GBAS)的概念,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一个基于卫星导航技术,并且综合了地面、空中、机载三部分设备的集成系统,主要目的是为机场附近的GNSS信号提供精度和完好性增强服务,以支持精密进近和着陆运行。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地基增强系统中的地面设备无法对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与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从而无法对得到的定位结果进行比较,也就无法确定地面处理子系统广播的数据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而当定位结果的误差较大、超过标准要求的范围时,由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可能已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这样会对飞机进近着陆过程中导航定位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增强系统中的地面设备无法对播发的数据与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进行定位并进行比较,从而无法确定其播发的数据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所述地面设备包括:

基准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对所述GNSS导航数据和所述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地面处理子系统,用于对处理后的所述GNSS导航数据和所述观测数据进行完好性监测和差分修正量的计算,生成GBAS广播数据;

VDB子系统,用于播发所述GBAS广播数据;

位置域监测子系统,用于对所述GNSS导航数据和所述观测数据与所述GBAS广播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生成定位结果,所述定位结果用于指示所述GBAS广播数据是否达到预设的精度和完好性要求;

地面支持子系统,用于为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和所述VDB子系统供电;

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与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连接,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所述VDB子系统和所述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机建立连接,所述地面支持子系统分别与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和所述VDB子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位置域监测子系统包括GNSS接收天线、GNSS用户接收机、VDB接收天线、VDB用户接收电台和位置域监测处理机,所述GNSS接收天线与所述GNSS用户接收机连接,所述VDB接收天线与所述VDB用户接收电台连接,所述GNSS用户接收机和所述VDB用户接收电台分别与所述位置域监测处理机连接,所述位置域监测处理机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位置域监测子系统还包括GNSS射频避雷器和VDB射频避雷器,所述GNSS射频避雷器分别与所述GNSS接收天线和所述GNSS用户接收机连接,所述VDB射频避雷器分别与所述VDB接收天线和所述VDB用户接收电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基准接收天线和至少三个基准接收机,所述基准接收天线与所述基准接收机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基准接收机还分别与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本地状态显示单元、至少一个地面数据处理机和至少一个数据记录单元,所述本地状态显示单元、所述地面数据处理机和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分别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地面数据处理机还与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VDB子系统包括授时转发单元、VDB发射天线、至少一个VDB发射电台和至少一个VDB接收电台,所述VDB发射天线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VDB发射电台连接,所述授时转发单元分别与所述VDB发射电台和所述VDB接收电台连接,所述授时转发单元还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地面支持子系统包括直流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和直流配电监测单元,所述直流开关电源、所述直流配电单元与所述直流配电监测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直流配电监测单元还分别与所述基准接收子系统、所述地面处理子系统和所述VDB子系统连接;

还包括环境监测单元,所述环境监测单元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地面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展VDB子系统,所述扩展VDB子系统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地面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展VDB支持子系统,所述扩展VDB支持子系统分别与所述扩展VDB子系统和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通过在原有地面设备包括的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位置域监测子系统,对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与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进一步对得到的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能够确定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陆基着陆系统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若误差超过标准要求的范围,则表示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可能已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此时通过向外部的监控维护子系统的本地/远程监控维护终端发出告警,能够达到对地基增强系统的闭环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中主站设备机柜的主设备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中主站设备机柜的供电设备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中位置域监测设备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中扩展设备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环境监测单元,2、本地状态显示单元,3、第一地面数据处理机,4、第二地面数据处理机,5、第一数据记录单元,6、第二数据记录单元,7、PDU设备,8、托盘,9、授时转发单元,10、第一VDB发射电台,11、第一VDB接收电台,12、第二VDB发射电台,13、第二VDB接收电台,14、直流配电监测单元,15、直流配电单元,16、直流开关电源,17、KVM切换器,18、VDB用户接收电台,19、GNSS用户接收机,20、位置域监测处理机,21、UPS主机,22、扩展环境监测单元,23、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24、扩展直流配电单元,25、扩展直流开关电源,26、扩展PDU设备,27、扩展授时转发单元,28、扩展第一VDB发射电台,29、扩展第一VDB接收电台,30、扩展第二VDB发射电台,31、扩展第二VDB接收电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参照图1所示,该地面设备主要包括:

基准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对所述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地面处理子系统,用于对处理后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进行完好性监测和差分修正量的计算,生成GBAS广播数据;

VDB子系统,用于播发GBAS广播数据;

位置域监测子系统,用于对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与GBAS广播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生成定位结果,定位结果用于指示GBAS广播数据是否达到预设的精度和完好性要求;

地面支持子系统,用于为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供电;

基准接收子系统与地面处理子系统连接,地面处理子系统、VDB子系统和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机建立连接,地面支持子系统分别与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基准接收子系统接收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对这些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做适应性处理,并将适应性处理过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传输到地面处理子系统中。

地面处理子系统接收基准接收子系统传输的处理后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完好性监测和差分修正量的计算,最终生成GBAS广播数据,对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的可用性进行预测。同时,地面处理子系统还负责监控管理整个地面设备和其他子系统的状态,显示和播发整个地面设备和其他子系统的状态,并记录整个地面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日志,是整个地面设备的数据交互处理中心和用户交互中心。

VDB子系统主要用来向外部播发地面处理子系统生成的GBAS广播数据等数据信息。此外,VDB子系统还可以将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进行回收再传输到地面处理子系统中进行闭环监测。

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主要是对VDB子系统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进行精度和完好性监测,通过对接收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与GBAS广播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生成定位结果。由于位置域监测子系统所处的位置可以精确测量得到,因此将该位置与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若误差超过标准要求的范围,则表示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可能已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此时需要向外部的监控维护子系统中的本地/远程监控维护终端发出告警。位置域监测处理机还将接收到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GBAS广播数据以及定位结果等传输到地面处理子系统中,实现地面设备的闭环监测。

地面处理子系统、VDB子系统和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机建立连接,网络交换机主要用于与机场环网的连接,进而实现整个地面设备的互联。一般情况下,网络交换机采用主备冗余设计,会同时设置两个,防止出现意外。

地面支持子系统,能够支持接入2路单相市电供电,并且实现2路市电的自动切换,主要为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由于机场的覆盖面积较大,地面处理子系统、VDB子系统和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机建立连接时,与网络交换机连接用的网线太长不利于布线,因此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在地面处理子系统、VDB子系统和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中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网络交换机的方式,然后再将这几个网络交换机串起来,便于实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准接收子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基准接收天线和至少三个基准接收机,基准接收天线与基准接收机一一对应连接,基准接收机还分别与地面处理子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基准接收子系统中需设置至少三个基准接收天线和至少三个基准接收机,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了四个基准接收机,同时对应设置了四个基准接收天线,各个基准接收天线与各个基准接收机一一对应连接。同时,各个基准接收机均与地面处理子系统中的地面数据处理机连接,可以将接收到的并进行适应性处理后的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基准接收机通过基准接收天线接收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向地面数据处理机输出具有时间标记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地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本地状态显示单元、至少一个地面数据处理机和至少一个数据记录单元,本地状态显示单元、地面数据处理机和数据记录单元分别与网络交换机连接,地面数据处理机还与基准接收子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地面处理子系统中采用主备冗余设计,优选设置了两个地面数据处理机,即第一地面数据处理机和第二地面数据处理机,同时对应设置了两个数据记录单元,即第一数据记录单元和第二数据记录单元。

地面数据处理机接收基准接收子系统传输的经基准接收机适应性处理后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完好性监测和差分修正量的计算,最终生成GBAS广播数据,并将生成的GBAS广播数据传输到对应的数据记录单元中进行存储。同时,地面数据处理机还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其他子系统建立连接,负责监控管理整个地面设备和其他子系统的状态,显示和播发整个地面设备和其他子系统的状态,并记录整个地面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日志,是整个地面设备的数据交互处理中心和用户交互中心。数据记录单元也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其他子系统建立连接,实现数据的共享。

本地状态显示单元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地面数据处理机建立连接,实现与整个地面设备的互联互通,从而提供整个地面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功能。当整个地面设备不可用或者存在服务警告时,该本地状态显示单元还能够发出声音警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VDB子系统包括授时转发单元、VDB发射天线、至少一个VDB发射电台和至少一个VDB接收电台,VDB发射天线分别与至少一个VDB发射电台连接,授时转发单元分别与VDB发射电台和VDB接收电台连接,授时转发单元还与网络交换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VDB子系统也采用主备冗余设计,优选设置了两个VDB发射电台,即第一VDB发射电台和第二VDB发射电台,同时对应设置了两个VDB接收电台,即第一VDB接收电台和第二VDB接收电台,各个VDB发射电台共用一个VDB发射天线。

授时转发单元分别与VDB发射电台和VDB接收电台连接,同时还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地面处理子系统中的各个地面数据处理机连接,用于提供授时信号,授时转发单元还负责数据转发、电文传输时间控制等工作。VDB发射电台通过授时转发单元接收地面数据处理机传输的GBAS广播数据,并通过VDB发射天线向外部进行播发。VDB接收电台还可以将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进行回收,再通过授时转发单元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机中进行闭环监测。

授时转发单元设备内部采用双板卡冗余设计,包括主运行板和副运行板,同时接收地面数据处理机发送的电文信息等,由主运行板进行转发时隙控制,同时接收VDB发射电台的工况数据和VDB接收电台的电文数据及工况数据,然后回传至地面数据处理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地面支持子系统包括直流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和直流配电监测单元,直流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与直流配电监测单元依次连接,直流配电监测单元还分别与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连接;

还包括环境监测单元,环境监测单元与网络交换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地面支持子系统主要用于为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中和VDB子系统中的用电设备供电。具体地,通过直流开关电源实现交直流的转换和电池充电,通过直流配电单元实现直流负载回路的供电分配控制,进一步通过直流配电监测单元实现直流负载回路的供电输出及直流负载回路电压电流的监测。

直流配电监测单元与基准接收子系统中基准接收机、地面处理子系统中的本地状态显示单元、地面数据处理机和数据记录单元以及VDB子系统中的授时转发单元、VDB发射电台和VDB接收电台连接进行供电。

地面支持子系统中还设置了环境监测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主机,该监测主机与外部的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门磁开关、交流电源监测模块和直流监测模块等连接,完成机房环境中监控数据的采集功能。环境监测单元还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地面处理子系统中的地面数据处理机建立连接,经过监控协议适配实现协议转换后,通过网口定时同步将采集到的监控数据上报给地面数据处理机。同时,直流配电监测单元还与环境监测单元连接进行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位置域监测子系统包括GNSS接收天线、GNSS用户接收机、VDB接收天线、VDB用户接收电台和位置域监测处理机,GNSS接收天线与GNSS用户接收机连接,VDB接收天线与VDB用户接收电台连接,GNSS用户接收机和VDB用户接收电台分别与位置域监测处理机连接,位置域监测处理机与网络交换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置域监测子系统单独设置了GNSS接收天线和GNSS用户接收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获取独立的GNSS卫星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实现地面设备的闭环监测。

同时,位置域监测子系统还设置了VDB接收天线和VDB用户接收电台来接收VDB子系统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

GNSS用户接收机将通过GNSS接收天线接收到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传输到位置域监测处理机中,VDB用户接收电台也将通过VDB接收天线接收到的GBAS广播数据传输到位置域监测处理机中。在位置域监测处理机中将接收到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与GBAS广播数据按照机载算法进行模拟用户处理过程,最终生成定位结果,并将定位结果传输到外部的监控维护子系统中的本地/远程监控维护终端。将位置域监测子系统所处的位置与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若误差超过标准要求的范围,则表示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可能已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此时还需要向外部的监控维护子系统中的本地/远程监控维护终端发出告警;否则,则认为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GBAS广播数据已经达到了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

位置域监测处理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地面处理子系统中的地面数据处理机建立连接,将接收到的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GBAS广播数据以及定位结果等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机,实现地面设备的闭环监测。

位置域监测子系统中还包括KVM切换器和UPS主机,其中KVM切换器与位置域监测处理机连接,方便位置域监测处理机的维护;UPS主机实现1路市电输入、多路电源输出的功能,对GNSS用户接收机、VDB用户接收电台、位置域监测处理机实现AC220V供电。

优选地,位置域监测子系统还包括GNSS射频避雷器和VDB射频避雷器,GNSS射频避雷器分别与GNSS接收天线和GNSS用户接收机连接,VDB射频避雷器分别与VDB接收天线和VDB用户接收电台连接。

具体地,GNSS射频避雷器和VDB射频避雷器的作用均是作为天线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避雷装置,即GNSS射频避雷器是GNSS接收天线与GNSS用户接收机之间的避雷装置,VDB射频避雷器是VDB接收天线与VDB用户接收电台之间的避雷装置,这样可有效防止由于雷击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地面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展VDB子系统,扩展VDB子系统与网络交换机连接。本实施例中,扩展VDB子系统是VDB子系统的扩展设备,其功能、组件连接、设备结构等均于VDB子系统相同,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地面设备的其他子系统建立与VDB子系统相同的连接,主要应用于场面环境复杂的多跑道机场。当一套VDB子系统不能覆盖整个机场时,可以增加1套或2套扩展VDB子系统,而一般小型机场只需要VDB子系统就能满足要求。

其包括扩展授时转发单元、扩展第一VDB发射电台、扩展第二VDB发射电台、扩展第一VDB接收电台和扩展第二VDB接收电台,扩展第一VDB发射电台和扩展第二VDB发射电台共用一个扩展VDB发射天线,扩展授时转发单元分别与扩展第一VDB发射电台、扩展第二VDB发射电台、扩展第一VDB接收电台和扩展第二VDB接收电台连接,扩展授时转发单元还与网络交换机连接。

扩展VDB子系统与VDB子系统的不同点在于,扩展授时转发单元主要负责数据转发、电台授时、电文传输时间控制等工作,其通过串行接口只给各个扩展VDB发射电台和各个扩展VDB接收电台提供授时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地面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展VDB支持子系统,扩展VDB支持子系统分别与扩展VDB子系统和网络交换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扩展VDB支持子系统是地面支持子系统的扩展设备,其功能、组件连接、设备结构等均于地面支持子系统相同,其主要对应为扩展VDB子系统供电。其包括扩展环境监测单元、扩展直流开关电源、扩展直流配电单元和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扩展直流开关电源、扩展直流配电单元和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依次连接,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与扩展VDB子系统中的扩展授时转发单元、扩展VDB发射电台和扩展VDB接收电台连接进行供电。

扩展环境监测单元主要完成机房环境中监控数据的采集功能,扩展环境监测单元通过网络交换机定时同步将采集到的监控数据上报给地面数据处理机。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还与扩展环境监测单元连接进行供电。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的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结构,即将上述各个子系统中的部分组件设置在对应的机柜中,安装时较为方便。具体地,包括主站设备机柜、位置域监测设备机柜和扩展设备机柜三部分,其中主站设备机柜又分为主设备机柜和供电设备机柜。

优选地,机柜的前门使用白色钢化玻璃制作,后门采用钢板制作,且后门还安装有过滤风扇,机柜内的各个组件均使用螺丝固定于前门内侧。机柜的顶部和下部均设置有进线,其顶部还设置有吊环,底部还设置有底部脚轮及固定配件。

参照图2所示,主设备机柜中设置有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的部分组件,还设置有地面支持子系统中的环境监测单元。具体地,主设备机柜的中部还设置有PDU设备,便于管理员维护和使用,提供交流供电系统;PDU设备下方设置有第一托盘,便于管理员放置便携式维护设备。

在PDU设备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环境监测单元、本地状态显示单元、第一地面数据处理机、第二地面数据处理机、第一数据记录单元和第二数据记录单元。在托盘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授时转发单元、第一VDB发射电台、第一VDB接收电台、第二VDB发射电台和第二VDB接收电台。

参照图3所示,供电设备机柜中设置有地面支持子系统的直流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和直流配电监测单元。具体地,在供电设备机柜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直流配电监测单元、直流配电单元和直流开关电源。

参照图4所示,位置域监测设备机柜设置有位置域监测子系统的部分组件。具体地,在位置域监测设备机柜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KVM切换器、VDB用户接收电台、GNSS用户接收机、位置域监测处理机和UPS主机。

参照图5所示,扩展设备机柜设置有扩展VDB子系统和扩展VDB支持子系统,扩展设备机柜的中部设置有扩展PDU设备。

在扩展PDU设备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扩展环境监测单元、扩展直流配电监测单元、扩展直流配电单元和扩展直流开关电源。在扩展PDU设备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扩展授时转发单元、扩展第一VDB发射电台、扩展第一VDB接收电台、扩展第二VDB发射电台和扩展第二VDB接收电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通过在原有地面设备包括的基准接收子系统、地面处理子系统和VDB子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位置域监测子系统,对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与GNSS导航数据和观测数据通过模拟机载算法进行定位,进一步对得到的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能够确定地面处理子系统播发的数据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完好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陆基着陆系统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能够达到对地基增强系统的闭环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