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7778发布日期:2019-05-07 19:4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报纸印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高效率地检测和评价印刷质量,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生产过程,一般在纸张拖梢部位布置测控条,再借助于专用软件,利用扫描检测的方法获得印刷质量特征参数值,再进行质量评价。对于报纸印刷,由于报纸印刷后直接折页打包发行,没有裁去多余的纸边,要求测控条尺寸尽可能地小,色块尽可能地少,以减少对版面整体美观的影响,致使现有的检测设备无法对报纸测控条进行扫描测量,只能使用定点测量的仪器;为了全面地控制报纸印刷质量,除了测控条外,还需要检测报头颜色、文字墨色、黑色标题和彩色标题等。对于不同的测量对象,由于要获取的特征参数不同,需要频繁地切换定点测量仪器的显示设置;此外,对于网点扩大等参数,需要测量不同对象后才能获得;而对于质量评分,则需要人工统计计算后才能获得。因此,以手持式定点测量、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报纸印刷质量检测和评价,效率很低,并且不利于检测结果的保存和对质量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持式定点测量、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报纸印刷质量检测和评价时,效率低,并且不利于检测结果的保存和对质量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点检测和自动计算相结合的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使得检测过程无需切换仪器显示设置,质量特征参数和质量评分的计算通过程序自动完成,并能够显示质量特征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报纸印刷质量检测和评价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创建excel工作薄,将印刷质量检测仪器与电脑相连,利用检测仪器检测报纸的印刷测控条、“的”字、黑色标题、彩色彩题、报头处,获取光谱反射率数据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

第二步:利用所述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获得报纸印刷质量特征参数;

第三步:与报纸印刷质量标准要求比较,计算质量评分;

第四步:记录质量特征参数和质量评分,利用历次质量特征参数画出质量特征变化趋势图。

进一步地,所述excel工作薄,包含“测量”、“评价”2张工作表;菜单栏含有“报纸印刷”选项卡,“报纸印刷”选项卡含有“新的测量”、“分析”、““的”字密度”、“灰平衡彩度差”、“网点扩大”、“中间调扩展值”、“四色密度”、“四色色差”、“黑色标题密度”、“报头色差”、“删除图表”等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的“评价”工作表的第1列,从上到下,分别填写:检测时间、总评分、灰平衡彩度差、青色网点扩大、青色密度、青色色差、品红色网点扩大、品红色密度、品红色色差、黄色网点扩大、黄色密度、黄色色差、黑色网点扩大、黑色密度、黑色色差、中间调扩展值、青色密度均匀度、品红色密度均匀度、黄色密度均匀度、黑色密度均匀度、“的”字密度、“的”字均匀度、黑色标题密度、黑色标题均匀度、跨版黑色标题均匀度、彩色标题色差、跨版彩色标题色差、报头色差、报头均匀度。

进一步地,点击“新的测量”按钮,在“测量”工作表上紧接着当前测量数据所在行下方的第1列,从上到下逐行填写提示文字,分别是:时间、纸张、灰平衡、参考灰、40%青、青、40%品红、品红、40%黄、黄、40%黑、黑、另一版青、另一版品红、另一版黄、另一版黑、“的”字1、“的”字2、黑色标题1、黑色标题2、另一版黑色标题、彩色标题1、彩色标题2、另一版彩色标题、报头1、报头2,在“测量”工作表上当前测量数据下方的第2列第1行,写入系统当前的时间,包括年、月、日和小时、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测控条包含灰平衡色块、参考灰色块、40%青、青实地、40%品红、品红实地、40%黄、黄实地、40%黑、黑实地色块。

进一步地,把光谱反射率记录在excel表格中的方法是:

1)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将光标处于相应的提示文字所在行的右侧相邻列;

2)操作仪器检测,将光谱反射率数据写入光标所在单元格及同一行后续的单元格。

进一步地,点击“分析”按钮,获取“测量”工作表当前行数,记为r,获取“评价”工作表当前列数,记为c,再实现下列步骤:

(1)从“测量”工作表的第r-24行至第r行读取各测量对象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分别计算其红光密度、绿光密度、蓝光密度、灰密度和l*a*b*值;

(2)利用灰平衡色块和参考灰色块的l*a*b*值,计算灰平衡彩度差;

(3)利用纸张密度、40%加网色块的密度和实地色块的密度,计算青、品红、黄、黑的网点扩大值δfc、δfm、δfy、δfk;

(4)利用青、品红、黄的网点扩大值计算中间调扩展差dfcmy,公式为:

dfcmy=max{δfc,δfm,δfy}-min{δfc,δfm,δfy};

(5)分别取青色块的红光密度、品红色块的绿光密度、黄色块的蓝光密度和黑色块的灰密度,记为青色密度、品红色密度、黄色密度和黑色密度;计算青色块和另一版青色块的红光密度之差,取绝对值,记为青色密度均匀度;同样的方法计算品红色密度均匀度、黄色密度均匀度和黑色密度均匀度;

(6)利用青色块l*a*b*值和青色标准l*a*b*值要求,计算青色色差。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品红、黄、黑色的色差;

(7)计算两个“的”字的灰密度之差的绝对值,记为“的”字均匀度;比较两个“的”字的灰密度与0.42之差的绝对值,相差较大的“的”字灰密度记为“的”字密度;

(8)计算黑色标题1和黑色标题2之间的灰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记为黑色标题均匀度;计算另一版黑色标题分别与黑色标题1和黑色标题2之间的灰密度值差的绝对值,取较大值,记为跨版黑色标题均匀度;

(9)计算彩色标题1和彩色标题2之间的色差,记为彩色标题色差。计算另一版彩色标题分别与彩色标题1和彩色标题2之间的色差,取较大值,记为跨版彩色标题色差;

(10)计算报头1和报头2的色差,记为报头均匀度;比较报头1和报头2与报头标准l*a*b*值之间的色差,取较大值记为报头色差;

(11)根据每一检测项目的当前特征参数值、定义的标准值、允差值和等级差值,计算偏离允差等级,公式为:

式中n为偏离允差等级,cv为当前特征参数值,sv为定义的标准值,t为允差值,d为等级差值。再结合每一测量项目定义的基础分,计算该测量项目的单项得分:

计算报纸的质量总评分:

(12)复制“测量”工作表的(r-25,2)单元格的时间值到“评价”工作表的(1,c+1)单元格中;把每一项检测项目的当前特征参数值、总评分值填定到“评价”工作表相应行的第c+1列单元格中。

进一步地,利用excelvba编程实现“灰平衡彩度差”按钮的功能为:读取灰平衡彩度差所在一行的历次数据,以次序为横坐标,以灰平衡彩度差值为纵坐标,画出灰平衡彩度差变化趋势图;实现“网点扩大”按钮的功能为:以次序为横坐标,以40%青、40%品红、40%黄、40%黑的网点扩大值为纵坐标,画出青品黄黑四色网点扩大趋势图;实现“四色密度”按钮的功能为:以次序为横坐标,以青实地、品红实地、黄实地、黑实地的密度值为纵坐标,画出青品黄黑四色密度变化趋势图;实现“四色色差”按钮的功能为:以次序为横坐标,以青实地、品红实地、黄实地、黑实地的色差值为纵坐标,画出青品黄黑四色色差变化趋势图;实现““的”字密度”按钮、“黑色标题密度”按钮、“报头色差”按钮、“中间调扩展值”按钮的功能为:分别以次序为横坐标,以“的”字密度、黑色标题密度、报头色差、中间调扩展值为纵坐标,各自画出坐标图;实现“删除图表”按钮的功能为:删除当前所有图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根据标题栏提示一次性检测全部对象的光谱反射率,无需针对不同对象的特征参数要求不同,切换仪器显示设置;本发明除了记录光谱反射率数据外,自动计算得到各检测对象所需的质量特征参数和总质量评价,并自动记录在表格中,解决了人工数据记录和数据计算的低效问题。利用历次的特征参数,还可以自动实现图示特性参数的变化趋势,为质量控制提供更加直观、可靠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实现流程图;

图2为报纸印刷测控条一;

图3为报纸印刷测控条二;

图4为“评价”工作表;

图5为“测量”工作表;

图6为自定义菜单和工具栏;

图7为灰平衡彩度差变化趋势图;

图8为青品黄黑四色网点扩大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报纸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创建excel工作薄,将印刷质量检测仪器与电脑相连,利用检测仪器检测报纸的印刷测控条、“的”字、黑色标题、彩色彩题、报头处,获取光谱反射率数据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

第二步:利用所述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获得报纸印刷质量特征参数;

第三步:与报纸印刷质量标准要求比较,计算质量评分;

第四步:记录质量特征参数和质量评分,利用历次质量特征参数画出质量特征变化趋势图。

在报纸的一个彩色版面的版心之外,沿墨区方向纸边中间部位添加图2所示的印刷测控条,该测控条包含灰平衡色块、参考灰色块、40%青、青实地、40%品红、品红实地、40%黄、黄实地、40%黑、黑实地色块。在其他彩色版面也可以添加图2所示的测控条,或者为了尽量减少测控条对版面美观的影响,添加图3所示的印刷测控条,该测控条仅包含青、品红、黄、黑实地色块。因为报纸以文字为主要版面内容,除了检测测控条外,还需要直接检测版面上的文字、标题、报头等内容。把检测得到的光谱反射率,使用excelvba编程,计算获得各检测对象所需的印刷质量特征参数,再与标准要求比较,计算质量评分,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把印刷质量特征参数和质量评分写入另一张excel表格中,并且利用历次质量特征参数画出质量特征变化趋势图。

excel工作薄包含“测量”和“评价”2张工作表,分别如图5和图4所示。新建自定义的菜单选项卡,名为“报纸印刷”,该选项卡下含有“新的测量”、“分析”、“的字”、“控制条”、“标题”、“删除”等组,“控制条”组内含有“灰平衡彩度差”、“网点扩大”、“中间调扩展值”、“四色密度”、“四色色差”等5个按钮,“标题”组内含有“黑色标题密度”、“报头色差”等2个按钮,“新的测量”、“分析”、“的字”、“删除”等4个组各含有一个按钮,分别是:“新的测量”、“分析”、““的”字密度”、“删除图表”,如图6所示。

如图4所示,在“评价”工作表的第1列,从上到下,分别填写:检测时间、总评分、灰平衡彩度差、青色网点扩大、青色密度、青色色差、品红色网点扩大、品红色密度、品红色色差、黄色网点扩大、黄色密度、黄色色差、黑色网点扩大、黑色密度、黑色色差、中间调扩展值、青色密度均匀度、品红色密度均匀度、黄色密度均匀度、黑色密度均匀度、“的”字密度、“的”字均匀度、黑色标题密度、黑色标题均匀度、跨版黑色标题均匀度、彩色标题色差、跨版彩色标题色差、报头色差、报头均匀度。如图5所示,采用excelvba编程方法,实现点击“新的测量”按钮的功能:先读取当前“测量”工作表的行数,设为a行,再从“测量”工作表的第1列的a+1行开始,从上到下逐行填写提示文字,分别是:时间、纸张、灰平衡、参考灰、40%青、青、40%品红、品红、40%黄、黄、40%黑、黑、另一版青、另一版品红、另一版黄、另一版黑、“的”字1、“的”字2、黑色标题1、黑色标题2、另一版黑色标题、彩色标题1、彩色标题2、另一版彩色标题、报头1、报头2。在“测量”工作表的(a+1,2)单元格,写入系统当前的时间,包括年、月、日和小时、分钟,如2019/1/3111:50。

将印刷质量检测仪器,如美国生产的爱色丽530分光密度计等与电脑相连,设置仪器的检测数据格式为光谱反射率,再借助于仪器配套的软件,如toolcribs5等,可以把光谱反射率检测数据记录在excel表格中,方法是:

1)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将光标处于相应的提示文字所在行的右侧相邻列;

2)操作仪器检测,将光谱反射率数据写入光标所在单元格及同一行后续的单元格。

把光谱反射率记录在excel表格中的具体方法为:先把光标移动到“测量”工作表的(a+2,2)单元格,移动测量仪器到纸张空白部分,测量纸张,测量完成后,光谱反射率逐格记录在(a+2,2)单元格开始的这一行单元格中。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完成“测量”工作表的第1列所列出的印刷测控条的灰平衡、参考灰、40%青、青、40%品红、品红、40%黄、黄、40%黑、黑色块、另一版青、另一版品红、另一版黄、另一版黑等各色块的检测。然后将密度计对准同一版面上两个不同位置的“的”字进行检测,再检测同一版面上两个不同位置的黑色标题,与另一版面的黑色标题,检测同一版面上两个不同位置的彩色彩题,与另一版面的彩色标题,针对报头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工作表上相应的位置,如图5中第2行的3、4列,即“测量”工作表的第2、3列,分别记录了各测量项的第400nm、410nm处的光谱反射率,为了使图示简洁,省略了后续的数据。

采用excelvba编程方向,实现点击“分析”按钮的功能:先获取“测量”工作表当前总行数,记为r,获取“评价”工作表当前列数,记为c,再实现下列步骤:

(1)从“测量”工作表的第r-24行至第r行读取各测量对象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分别计算其红光密度、绿光密度、蓝光密度和灰密度,记为dc_n、dm_n、dy_n、dk_n,再计算其l*a*b*值,分别记为其中n为2、3、……、27;利用光谱反射率计算色密度、灰密度和l*a*b*值,采用成熟的技术。

(2)利用灰平衡色块和参考灰色块的l*a*b*值,计算灰平衡彩度差gab,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灰平衡色块a*b*值,为参考灰色块a*b*值。

(3)利用纸张密度、40%加网色块的密度和实地色块的密度,分别计算青、品红、黄、黑的网点扩大值δfc、δfm、δfy、δfk,计算公式为:

(4)利用青、品红、黄的网点扩大值计算中间调扩展差dfcmy,公式为:

dfcmy=max{δfc,δfm,δfy}-min{δfc,δfm,δfy}(6)

(5)分别取青色块的红光密度、品红色块的绿光密度、黄色块的蓝光密度和黑色块的灰密度,记为青色密度、品红色密度、黄色密度和黑色密度;计算青色块和另一版青的红光密度之差,取绝对值,记为青色密度均匀度δdc,同样的方法计算品红色密度均匀度δdm、黄色密度均匀度δdy和黑色密度均匀度δdk,计算公式为:

δdc=|dc_6-dc_13|(7)

δdm=|dm_8-dm_14|(8)

δdy=|dy_10-dy_15|(9)

δdk=|dk_12-dk_16|(10)

(6)利用青色块l*a*b*值和青色标准l*a*b*值要求,计算青色色差δec,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品红、黄、黑的色差δem、δey、δek,计算公式为:

其中lc_0、ac_0、bc_0为青色标准l*a*b*值,lm_0、am_0、bm_0为品红色标准l*a*b*值,其中ly_0、ay_0、by_0为黄色标准l*a*b*值,lk_0、ak_0、bk_0为黑色标准l*a*b*值。

(7)计算两个“的”字的灰密度之差的绝对值,记为“的”字均匀度u的,公式为:

u的=|dk_17-dk_18|(15)

行业标准规定“的”字的灰密度标准值为0.42,比较两个“的”字的灰密度与0.42之差的绝对值,相差较大的“的”字灰密度记为“的”字密度d的,即:如果|dk_17-0.42|>|dk_18-0.42|,则d的=dk_17,否则,d的=dk_18。

(8)计算黑色标题1和黑色标题2之间的灰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记为黑色标题均匀度δdbt,计算公式为:

δdbt=|dk_19-dk_20|(16)

计算另一版黑色标题分别与黑色标题1和黑色标题2之间的灰密度值差的绝对值,取较大值,记为跨版黑色标题均匀度δdbt_2,公式为:

δdbt_2=max{|dk_19-dk_21|,|dk_20-dk_21|}(17)

(9)计算彩色标题1和彩色标题2之间的色差,记为彩色标题色差δect,计算公式为:

计算另一版彩色标题分别与彩色标题1和彩色标题2之间的色差,取较大值,记为跨版彩色标题色差δect_2,计算公式为:

(10)计算报头1和报头2的色差,记为报头均匀度δent,计算公式为:

比较报头1和报头2与报头标准l*a*b*值之间的色差,取较大值记为报头色差δet,计算公式为:

其中lt_0、at_0、bt_0为报头标准l*a*b*值。

(11)根据每一检测项目的质量特征参数值、自定义的标准值、允差值和等级差值,计算偏离允差等级,公式为:

式中n为偏离允差等级,cv为当前对象的质量特征参数值,sv为自定义的标准值,t为允差值,d为等级差值。如当前灰平衡彩度差为3.9,定义的标准值为0,允差值为3,以彩度差1为质量评价等级差,则计算偏离允差等级n彩度等级差为:

再结合每一测量项目的基础分,计算该测量项目的单项得分。

式(24)中,当n<0,即当前对象的质量特征参数偏离标准值在允差范围内,则单项得分即为单项基础分值,如果当前对象的质量特征参数偏离标准值超出允差范围,则按式(24)扣分。如当灰平衡彩度差偏离允差等级n彩度等级差为0.9时,灰平衡彩度差单项基础分为20,则计算灰平衡彩度差单项得分为:

将灰平衡彩度差、青色网点扩大、青色密度、青色色差、品红色网点扩大、品红色密度、品红色色差、黄色网点扩大、黄色密度、黄色色差、黑色网点扩大、黑色密度、黑色色差、中间调扩展值、青色密度均匀度、品红色密度均匀度、黄色密度均匀度、黑色密度均匀度、“的”字密度、“的”字均匀度、黑色标题密度、黑色标题均匀度、跨版黑色标题均匀度、彩色标题色差、跨版彩色标题色差、报头色差、报头均匀度等对象的单项得分之和,除以上述对象的单项基础分之和,乘以100,获得当前报纸的质量总评分。

(12)复制“测量”工作表的(r-25,2)单元格的时间值到“评价”工作表的(1,c+1)单元格中;把每一项检测项目的当前特征参数值、总评分填到“评价”工作表相应行的第c+1列单元格中。

利用excelvba编程的方法,实现菜单选项卡中的按钮功能:点击“灰平衡彩度差”按钮,读取灰平衡彩度差所在一行的历次数据,以次序为横坐标,以各次灰平衡彩度差值为纵坐标,画出灰平衡彩度差变化趋势图,如图7所示;点击“网点扩大”按钮,以次序为横坐标,以40%青、40%品红、40%黄、40%黑的网点扩大值为纵坐标,读取40%青、40%品红、40%黄、40%黑的历次网点扩大数据,画出青品黄黑四色网点扩大趋势图,如图8所示;点击“中间调扩展值”按钮,读取历次中间调扩展值,画出中间调扩展值变化趋势图;点击“四色密度”按钮,以次序为横坐标,以青实地、品红实地、黄实地、黑实地的密度值为纵坐标,读取历次青色密度、品红色密度、黄色密度和黑色密度,画出青品黄黑四色密度变化趋势图;点击“四色色差”按钮,以次序为横坐标,以青实地、品红实地、黄实地、黑实地的色差值为纵坐标,读取历次青色色差、品红色色差、黄色色差和黑色色差值,画出青品黄黑四色色差变化趋势图;点击““的”字密度”按钮、“黑色标题密度”按钮、“报头色差”按钮、“中间调扩展值”按钮,分别以次序为横坐标,以“的”字密度、黑色标题密度、报头色差、中间调扩展值为纵坐标,各自画出坐标图;点击“删除图表”按钮的功能,删除当前所有图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