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7034发布日期:2019-10-14 18:30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缆附件测试领域,为一种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附件内部存在电缆主绝缘和附件绝缘构成的复合界面以及电场应力集中现象,是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故障的典型部位。大量的电缆附件故障统计表明:附件内复合界面放电和橡胶绝缘性能劣化是诱发附件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场安装电缆附件会在附件的复合绝缘界面涂覆硅脂,以改善安装过程中的润滑和密封性能。

在电缆附件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复合界面情况复杂,存在电、热、电晕产生的气氛(臭氧)等多因素的作用,涂覆在复合界面的硅脂/硅油也会受到多种老化因素的联合作用,且硅脂/硅油和橡胶聚合物材料的溶胀效应直接影响着附件绝缘的性能。

因此,除附件安装和设计因素外,界面涂覆硅脂的性能及其长期运行稳定性对复合绝缘界面的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硅脂种类各异,而有关电缆附件用涂覆硅脂的性能检测技术规范及标准尚不成熟,也没有简单有效的硅脂/硅油选型方法。另一方面,现有的电晕老化相关实验多采用开放式多针电极系统,其针尖形成的电晕放电使得大量高能粒子注入针尖所指位置,并不能模拟实际电缆附件界面上电晕放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及装置,能够对硅脂/硅油的性能及其长期运行稳定性展开测评,并选出可用于电缆附件安装用的优良硅脂/硅油,进而降低附件复合绝缘界面的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橡胶试样和交联聚乙烯复合界面处涂覆不同硅脂/硅油后以及未涂覆硅脂/硅油的界面击穿电压,将涂覆硅脂/硅油的试样在受潮后的界面击穿电压值与未受潮时的界面击穿电压值和未涂覆硅脂/硅油时的界面击穿电压值作比较,排除受潮后界面击穿电压值低于未涂覆的界面击穿电压值或者低于涂覆硅脂/硅油后界面击穿电压值60%的硅脂/硅油;

步骤二、对硅脂/硅油进行老化处理,对老化后的硅脂/硅油采用显微观察和红外分析,排除老化后完全变干失效以及主要分子基团的峰面积低于未老化时60%的硅脂/硅油;

步骤三、对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进行老化处理,根据橡胶试样力学性能测试标准和凝胶含量测试标准,获得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老化后与交联聚乙烯的界面击穿电压、力学性能参数以及能够表征聚合物交联密度的凝胶含量值,排除击穿电压、力学性能参数以及凝胶含量值低于未老化处理的涂覆硅脂/硅油的试样对应参数60%的硅脂/硅油。

所述的步骤一中将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试验箱内,保持85%湿度使试样受潮24h,再恢复到40%的湿度环境中放置24h,获得受潮试样的复合界面击穿电压值。

所述的步骤二将硅脂/硅油均匀地涂覆在载玻片上,然后在电晕老化加速装置中老化7天,利用显微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老化后不同硅脂/硅油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及红外光谱中主要分子基团对应的峰面积变化,将未老化处理的硅脂/硅油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作为对照。步骤三将硅脂/硅油涂覆在硅橡胶试样表面,然后在电晕老化加速装置中老化30天,根据gb/t528—2009获得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参数,根据jb/t10437—2004附录a使用二甲苯萃取法测试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老化后的凝胶含量值。

所述步骤三对老化后的试样采用复合界面击穿电压系统获得界面击穿电压。

所述的力学性能参数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

本发明的复合界面击穿电压测试系统:包括交联聚乙烯试样表面的针型电极和板型电极,其中,针型电极为正极,针型电极通过高压导线与高压试验变压器相连,板型电极为负极,板型电极通过导线与地线连接;将橡胶试样与交联聚乙烯试样叠放成为复合试样,复合试样置于环氧板上,复合试样上方放置有用于提供界面压力的环氧树脂柱体。

优选的,所述的针型电极和板型电极通过真空离子溅射仪喷涂在交联聚乙烯试样的表面,并且针型电极和板型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mm,针尖的夹角为30°。

本发明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选型的电晕老化加速装置,包括设置在恒温烘箱内部的平行板上电极和平行板下电极,平行板上电极和平行板下电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支柱隔开,需要老化的试样放置在平行板上电极和平行板下电极之间;所述恒温烘箱上开孔仅供导线穿出,平行板上电极和平行板下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的高压试验变压器,导线上设有保护电阻,由高压试验变压器提供工频电压,使试样处于密闭电晕放电以及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氛笼罩之中,将恒温烘箱的温度设置为90℃,模拟电缆附件最高运行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充分考虑了电缆附件内复合绝缘界面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的电晕放电以及热、潮湿等因素影响的实际情况,并且关注影响电缆附件安全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复合界面的电学性能以及附件橡胶绝缘的本体性能(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实施过程中主要从硅脂/硅油本身性能以及电晕和热联合作用下硅脂/硅油对橡胶材料的溶胀效应两个方面对硅脂/硅油的性能展开测试。本发明能够对不同硅脂/硅油的性能进行测试筛选和比较,也能够对某一种硅脂/硅油的性能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在众多的硅脂/硅油中选出性能优良并且长期可靠性较高的电缆附件安装用硅脂/硅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选型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本发明电晕老化加速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本发明复合界面击穿电压测试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中:1-高压试验变压器;2-保护电阻;3-恒温烘箱;4-平行板上电极;5-平行板下电极;6-环氧树脂支柱;7-试样;8-环氧树脂柱体;9-高压导线;10-环氧板;11-板型电极;12-针型电极;13-橡胶试样;14-交联聚乙烯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电缆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的选型方法,包括对受潮后涂覆硅脂/硅油的橡胶材料与电缆本体主绝缘交联聚乙烯(xlpe)构成的复合界面进行击穿特性测试以及与未受潮时界面击穿电压的对比、硅脂/硅油老化后表面微观形态和分子基团的变化观察、涂覆硅脂/硅油的橡胶材料在模拟电缆附件长期运行的环境中加速老化后界面电电气强度、力学性能以及凝胶含量检验等5个检测环节,选出性能优良且长期可靠性较高的硅脂/硅油。

具体的,涂覆硅脂/硅油的橡胶材料与电缆本体主绝缘交联聚乙烯(xlpe)构成的复合界面的击穿特性检验,将不同种类硅脂分别涂覆在橡胶试样上,与交联聚乙烯试样构成复合界面,利用复合界面击穿电压测试系统获得涂覆不同硅脂的复合界面击穿电压值。

将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试验箱内,保持85%湿度使试样受潮24h,再恢复到40%的湿度环境中放置24h。利用测量复合界面击穿电压的方法获得受潮试样的复合界面击穿电压值。同时,将未涂覆硅脂/硅油的受潮试样界面击穿电压作为对照。

选出受潮后试样界面击穿电压值高于未涂覆硅脂/硅油的受潮试样界面击穿电压,并且击穿电压值不低于未受潮时击穿电压的60%的硅脂/硅油。将选出的硅脂/硅油均匀地涂覆在载玻片上,然后在电晕老化加速装置中老化7天。利用显微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老化后不同硅脂/硅油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以及红外光谱中主要基团对应的峰面积变化。同时,将没有老化处理的硅脂/硅油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作为对照。进一步的,利用显微观察筛选掉完全变干的硅脂/硅油,并选出红外光谱中si-o-si和si(ch3)2等主要基团峰面积不小于未老化时对应基团峰面积60%的硅脂/硅油。进一步的,将选出的硅脂/硅油涂覆在硅橡胶试样表面,然后在电晕老化加速装置中老化30天。利用测量复合界面击穿电压的方法获得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复合界面老化后的击穿电压值;根据gb/t528—2009设计实验获得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老化后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根据jb/t10437—2004附录a中使用二甲苯萃取法测试涂覆不同硅脂/硅油的橡胶试样老化后的凝胶含量。

通过上述方法选出涂覆硅脂/硅油老化后界面击穿电压高于未涂覆硅脂/硅油时界面击穿电压、涂覆硅脂/硅油老化后力学性能和凝胶含量不小于未老化处理试样的60%的硅脂/硅油。

参见图3,本发明的复合界面击穿电压测试系统,将固定形状挡板贴在交联聚乙烯(xlpe)试样上,将其放在真空离子溅射仪里喷金获得针电极和板电极,用铜箔胶带粘贴在针电极和板电极的尾端,利用高压导线分别将铜箔与高压试验变压器和地线连接。然后将橡胶试样叠放在交联聚乙烯(xlpe)试样上方,用环氧树脂柱体8压在针板电极对应的正上方。

参见图2,本发明的电晕老化加速装置用高度为0.5cm的环氧树脂支柱6将上平行板电极和下平行板电极隔开,将涂覆硅脂/硅油的载玻片或者橡胶试样7放置在平行板上电极4和平行板下电极5之间,施加12kv的工频电压,试样就处于电晕放电以及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氛笼罩之中;并且将恒温烘箱3的温度设置为90℃,模拟电缆附件最高运行温度。连接平行板上电极4和高压试验变压器1的高压导线以及地线从烘箱上方的小孔引出。

当电缆附件绝缘采用硅橡胶材料时,硅脂和硅橡胶同为以硅氧键为主链的聚有机硅氧烷,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硅脂/硅油会使硅橡胶发生溶胀,从而影响了复合界面的性能以及橡胶绝缘的本体性能。本发明不仅考虑到硅脂本身性能对复合界面以及附件绝缘的影响,还考虑到当附件绝缘为硅橡胶时硅脂与橡胶材料二者的相互作用。结合电缆附件内复合界面长期所处的电晕、热以及潮湿等环境,从硅脂/硅油老化后微观层面的变化,以及对复合界面绝缘强度以及橡胶绝缘本体性能产生的影响出发,设计了一种含有5个检测环节的硅脂/硅油选型方法。用户可以根据本发明对不同硅脂/硅油的性能展开比较测评和筛选,也可以对某一种硅脂/硅油的性能进行检测,从而选择性能良好且长期稳定性高的附件安装用涂覆硅脂/硅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