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测试装置、耐压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4304发布日期:2019-09-21 00:5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耐压测试装置、耐压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压测试装置、耐压测试系统以及利用该耐压测试设备对空调进行耐压测试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耐压测试,耐压测试主要是针对空调接地可靠性、内部电子元器件绝缘性能、电气强度、泄漏电流等四项性能的测试,以上四项的可靠性不但直接关系到空调使用的可靠性更关乎售后安装、调试及用户使用的电气安全问题。现有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连接起来,即:由人工接插电源线—接插电加热线—插接地线—开启耐压测试仪—检测完毕后拔电源线—拔电加热线—拔接地线——测试完成。

本申请人发现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连接起来,存在以下不弊端:

1、在劳保防护失效、人员犯困、测试位置偏差、内部线路漏电时均存在人员安全隐患;

2、测试需要人力,增加成本;

3、人工接线出现漏接电加热线现象,也存在漏测试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测试装置、耐压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的方式连接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相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快接工装和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的上电工装,其中,用以放置待测电器的工艺板上设置有所述快接工装且所述快接工装能与所述待测电器接线连接,当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所述上电工装能移动直至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以使所述待测电器与所述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待测电器为空调内机。

优选地,当所述上电工装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时,所述待测电器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与所述耐压测试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快接工装包括电源插口、电加热对接线以及接电结构,所述电源插口与所述待测电器电源线相连接的,所述电加热对接线与所述待测电器的电加热线相连接,所述接电结构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快接工装还包括感温包对接端子,所述感温包对接端子与所述待测电器的感温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上电工装向靠近以及远离所述快接工装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支撑在所述工艺板上方的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电工装之间设置有受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接地工装,所述接地工装与所述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当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所述接地工装能移动至与所述待测电器相接触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待测电器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地工装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接地柱,两根所述接地柱靠近所述待测电器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接地工装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接地工装向靠近以及远离所述待测电器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支撑在所述工艺板上方的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接地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位置检测部件,所述位置检测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当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所述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工艺板的位置信号并能将位置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位置信号向所述耐压测试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发送指令使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带动所述上电工装以及所述耐压测试装置的接地工装移动。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部件为行程开关。

一种耐压测试系统,包括流水线平台和所述的耐压测试装置,所述工艺板为所述流水线平台的部件。

优选地,所述流水线平台的个数为两个且沿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流水线平台上均配设置有所述耐压测试装置。

一种利用所述的耐压测试装置对空调进行耐压测试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提前将所述待测电器与所述快接工装之间以及所述耐压测试仪接与上电工装的之间的连接线插好;

步骤S2、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所述上电工装移动直至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内容:所述耐压测试装置的接地工装移动至与所述待测电器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行程开关检测到所述工艺板的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电压信号给电磁阀,使得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分别带动所述上电工装以及所述接地工装移动,直至所述上电工装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所述接地工装与所述待测电器相接触,实现所述耐压测试仪与所述待测电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仪检测完毕后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受到检测的数据后向电磁阀发出信号使得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动作,以实现所述上电工装与所述快接工装分离,所述接地工装与所述待测电器分离。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耐压测试仪传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若检测的数据合格,则放行所述工艺板,若检测的数据不合格,则不放行所述工艺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可以将空调内机与快接工装接线(可将空调内机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与快接工装连接)、上电工装与耐压测试仪接线,然后利用耐压测试装置的驱动装置将上电工装与快接工装相自动连接,以实现空调内机与耐压测试仪连接,进而减小安全隐患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的方式连接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相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接地工装,提前将接地工装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当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接地工装能移动至其上的接地柱与空调内机相接触的位置,以实现空调内机的接地线与接地工装的自动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耐压测试系统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A;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耐压测试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快接工装;11-电源插口;12-电加热对接线;13-接电结构;131-接电铜条;14-感温包对接端子;2-上电工装;3-工艺板;4-第一驱动装置;41-第一驱动气缸;42-连接板;43-受力弹簧;5-支架;6-接地工装;61-接地柱;7-第二驱动装置;8-流水线平台;81-测试主线;82-测试副线;9-待测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快接工装1和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的上电工装2,其中,用以放置待测电器9的工艺板3上设置有快接工装1且快接工装1能与待测电器9接线连接,待测电器9接线可以为空调内机,当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上电工装2能移动直至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以使待测电器9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提前将耐压测试仪接与上电工装2连接线插好,在工艺板3没有移动至测试位置时,也将空调内机与快接工装1的连接线插好,可以将空调内机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与快接工装1连接;当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上电工装2能工移动直至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以实现空调内机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空调内机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插入耐压测试仪,在连接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而本发明提供的耐压测试装置,可以将空调内机与快接工装1接线、上电工装2与耐压测试仪接线,然后利用驱动装置将上电工装2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以实现空调内机与耐压测试仪连接,进而减小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快接工装1包括电源插口11、电加热对接线12以及接电结构13,电源插口11与待测电器9电源线相连接的,电加热对接线12与待测电器9的电加热线相连接,接电结构13与上电工装2相连接。参见图2-图4,接电结构13上设置有接电铜条131,当接电结构13与上电工装2相连接时,接电铜条131与上电工装2的导电材质(铜条)相接触。参见图4,上电工装2上的铜条上连接有受力弹簧4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快接工装1还包括感温包对接端子14,感温包对接端子14与待测电器9的感温包相连接,温包对接端子14作用是方便下一道工序进行整机测试。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4与上电工装2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能驱动上电工装2向靠近以及远离快接工装1的方向移动。参见图4,第一驱动装置4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气缸41,第一驱动气缸41支撑在工艺板3上方的支架5上,第一驱动气缸41的伸缩杆与上电工装2相连接。当第一驱动气缸41的伸缩杆伸出时,上电工装2向下移动;当第一驱动气缸41的伸缩杆缩回缸内时,上电工装2向上移动。采用驱动气缸对接上电,实现上电快速简洁。参见图4,第一驱动气缸41的伸缩杆可以通过连接板42与上电工装2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接地工装6,接地工装6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当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接地工装6能移动至与待测电器9相接触的位置以实现待测电器9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待测电器9可以为空调内机,现有的空调内机在进行耐压测试时,通常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空调内机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而本发明提供的耐压测试装置,提前将接地工装6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当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接地工装6能移动至其上的接地柱61与空调内机相接触的位置,以实现空调内机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接地工装6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接地柱61,两根接地柱61靠近待测电器9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只要有一根接地柱61与空调内机相连接,既能实现空调内机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提高测试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装置7与接地工装6相连接,第二驱动装置7能驱动接地工装6向靠近以及远离待测电器9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装置7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支撑在工艺板3上方的支架5上,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接地工装6相连接。当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伸出缸体时,接地工装6向下移动直至与空调内机蒸发器的翅片相接触;当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杆缩回缸体内时,接地工装6向上移动与空调内机相分离。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和位置检测部件,位置检测部件与控制装置相连接,位置检测部件可以为行程开关。当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到工艺板3的位置信号并能将位置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根据位置信号向耐压测试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7发送指令使得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7分别带动上电工装2以及耐压测试装置的接地工装6移动。

一种耐压测试系统,包括流水线平台8和耐压测试装置,工艺板3为流水线平台8的部件。工艺板3可以在流水线平台8其他部分的带动下沿流水线平台8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参见图1和图5,流水线平台8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且沿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每个流水线平台8上均配设置有耐压测试装置,参见图5,两个流水线平台8中其中一个为测试主线81、另一个为测试副线82,用以提高测试效率。每个流水线平台8上均设置有多个工艺板3,工艺板3沿流水线平台8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工艺板3上均设置有快接工装1,而上电工装2以及接地工装6支撑在流水线平台8上的支架5上,当工艺板3沿着流水线平台8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上电工装2与接地工装6可以与不同的工艺板3上的快接工装1以及待测电器9相配合,以实现对不同工艺板3上的待测电器9进行耐压测试。

一种利用耐压测试装置对空调进行耐压测试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提前将待测电器9与快接工装1之间以及耐压测试仪接与上电工装2的之间的连接线插好;

步骤S2、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上电工装2移动直至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耐压测试装置的接地工装6移动至与待测电器9相接触。待测电器9可以为空调内机,在测试前将空调内机的电源线插头以及电机热线对接到快接工装1上,当工艺板3到达测试岗位时,上电工装2移动直至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实现空调内机通电,接地工装6同步与蒸发器翅片相接触,以形成回路,达到测试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工艺板3移动至测试位置时,行程开关检测到工艺板3的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发出电压信号给电磁阀,使得第一驱动气缸41和第二驱动气缸分别带动上电工装2以及接地工装6移动,直至上电工装2与快接工装1相连接、接地工装6与待测电器9相接触,实现耐压测试仪与待测电器9连接,以使耐压测试仪对空调内机接地可靠性、内部电子元器件绝缘性能、电气强度、泄漏电流等性能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耐压测试仪检测完毕后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受到检测的数据后向电磁阀发出电压信号使得第一驱动气缸41和第二驱动气缸动作,以实现上电工装2与快接工装1分离,接地工装6与待测电器9分离。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控制装置对耐压测试仪传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若检测的数据合格,则放行工艺板3,若检测的数据不合格,则不放行工艺板3,可以有效防止测试异常机子流入后工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