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53394发布日期:2019-09-24 21:29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粪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粪便隐血是消化道异常的早期预警,当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粪便外观可无异常改变,肉眼不能辨认。因此,对疑有消化道慢性出血的患者,应进行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息肉、腺瘤)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目前常用的检测便隐血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测定的免疫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是也存在测定范围的局限。一般来说,免疫法采用的是双抗夹心法,隐血试纸条中抗体的量是一定的,导致其线性范围(100ng/ml~2mg/ml)较窄。当血红蛋白(或转铁蛋白)浓度远远大于抗人血红蛋白抗体(或抗人转铁蛋白抗体)时,容易出现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最终导致假阴性结果。也有部分病人的血红蛋白与单克隆抗体不匹配而致假阴性。曹美华等人报道,对柏油便或者鲜血便,且临床已证实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免疫法检测为阴性。

而化学法虽然灵敏度低,但其线性范围较宽,化学法呈色的深浅与hb含量呈正比,不受出血量的影响,报告结果“1+~4+”是半定量的,这是免疫法无法取代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粪便中的血红蛋白迅速发生反应,检测效率高,色阶明显,易于目视分辨,且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快速、准确,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的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以及该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包括滤纸,所述滤纸的表面由里往外依次设有第一浸液固化层和第二浸液固化层;其中,所述第一浸液固化层是由缓冲剂、柠檬黄、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水构成的混合液体固化而成,所述第二浸液固化层是由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异丙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形成的液体固化而成。

进一步地,固化成所述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混合液体中缓冲剂45~60g、柠檬黄0.6~1.0g、表面活性剂10~15g、螯合剂1.0~3.0g、水1000g。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剂是柠檬酸缓冲液、顺丁烯二酸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固化成所述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混合液体的ph=7~10。

进一步地,固化成所述第二浸液固化层的液体中四甲基联苯胺0.5~3.0g、过氧化氢异丙苯4~10g、表面活性剂30~60g和催化剂0.5~3.5g,以及有机溶剂1l。

进一步地,固化成所述第二浸液固化层的液体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是硫酸铜或4-羟基喹啉或4-羟基喹啉的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是醇或醇的衍生物或二甲基亚砜或四氢呋喃。

进一步地,所述滤纸是层析滤纸或普通定性滤纸或普通定量滤纸。

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滤纸充分浸入第一浸液后取出、干燥,在滤纸的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该第一浸液由缓冲剂、柠檬黄、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水的混合而成;

然后将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滤纸充分浸入第二浸液后取出、干燥,在第一浸液固化层的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该第二浸液由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异丙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形成;

最后将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的滤纸与卡壳固定后冲压成指定形状,制成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浸液由45~60g缓冲剂、0.6~1.0g柠檬黄、10~15g表面活性剂、1.0~3.0g螯合剂、1000g水的制成,配制时,首先将45~60g缓冲剂、0.6~1.0g柠檬黄、10~15g表面活性剂和1.0~3.0g螯合剂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1000g水,充分混合均匀,而且所述第一浸液的ph=7~10;

所述第二浸液由0.5~3.0g四甲基联苯胺、4~10g过氧化氢异丙苯、30~60g表面活性剂、0.5~3.5g催化剂、1l有机溶剂制成,配制时,将0.5~3.0g四甲基联苯胺、4~10g过氧化氢异丙苯、30~60g表面活性剂、0.5~3.5g催化剂溶于1l有机溶剂中。

进一步地,将滤纸从第一浸液取出后,在50~90℃的温度下干燥30~60min;将滤纸从第二浸液取出后,在40~70℃的温度下干燥20~40min。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迅速地与粪便中的血红蛋白迅速发生反应,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试纸呈现从橙黄色到蓝黑色的明显色阶,易于目视分辨,并通过结果来判定患者大致的出血量,对临床用药起正确引导的作用,而且该试纸采用两步浸液的方式制备,使其表面活性剂用量少,灵敏度高,加上通过采用两步在不同溶液浸液的方法,既可以防止色源与缓冲液直接接触影响试纸条稳定性,测定结果更快速、更准确,又能保证试纸显色均匀并减少主反应物的用量,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具有高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具有高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中烧结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包括滤纸1,所述滤纸1的表面由里往外依次设有第一浸液固化层2和第二浸液固化层3。其中,所述滤纸可以是层析滤纸或普通定性滤纸或普通定量滤纸;所述第一浸液固化层2是由缓冲剂、柠檬黄、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水构成的混合液体固化而成,该混合液体中缓冲剂45~60g、柠檬黄0.6~1.0g、表面活性剂10~15g、螯合剂1.0~3.0g、水1000g,且该混合液体的ph=7~10,所述缓冲剂是柠檬酸缓冲液、顺丁烯二酸缓冲液(顺丁烯二酸缓冲液由顺二丁烯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配制而成)、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钠盐)、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浸液固化层3是由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异丙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形成的液体固化而成;该液体中四甲基联苯胺0.5~3.0g、过氧化氢异丙苯4~10g、表面活性剂30~60g和催化剂0.5~3.5g,以及有机溶剂1l,而且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是硫酸铜或4-羟基喹啉或4-羟基喹啉的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是醇或醇的衍生物或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氢呋喃。

另外,本发明所述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还包括有卡壳(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卡壳采用塑料制作,并与滤纸固定连接。

如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滤纸充分浸入第一浸液后取出、干燥,在滤纸的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该第一浸液由缓冲剂、柠檬黄、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水的混合而成,具体可以为:将滤纸充分浸入第一浸液后取出,并在50~90℃的温度下干燥30~60min,在滤纸的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其中该第一浸液由45~60g缓冲剂、0.6~1.0g柠檬黄、10~15g表面活性剂、1.0~3.0g螯合剂、1000g水的制成,且该第一浸液的ph=7~10,配制时,首先将45~60g缓冲剂、0.6~1.0g柠檬黄、10~15g表面活性剂和1.0~3.0g螯合剂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1000g水,充分混合均匀;所述缓冲剂是柠檬酸缓冲液、顺丁烯二酸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是edta钠盐、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2、将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滤纸充分浸入第二浸液后取出、干燥,在第一浸液固化层的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该第二浸液由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异丙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形成,具体可以为:将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滤纸充分浸入第二浸液后取出,并在40~70℃的温度下干燥20~40min,在第一浸液固化层的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其中该第二浸液由0.5~3.0g四甲基联苯胺、4~10g过氧化氢异丙苯、30~60g表面活性剂、0.5~3.5g催化剂、1l有机溶剂制成,配制时,将0.5~3.0g四甲基联苯胺、4~10g过氧化氢异丙苯、30~60g表面活性剂、0.5~3.5g催化剂溶于1l有机溶剂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烯月桂酸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是硫酸铜或4-羟基喹啉或4-羟基喹啉的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是醇或醇的衍生物或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氢呋喃;

步骤s3、将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的滤纸与卡壳固定后冲压成指定形状,制成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配置第一浸液:将20g顺丁烯二酸和40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8g的柠檬黄、12g表面活性剂、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放入容器中,加水至1000g,充分混合均匀;经ph试纸测试,第一浸液ph为9;

(2)将滤纸充分浸入第一浸液后取出,并在70℃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时间为50min,在滤纸的表面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

(3)配置第二浸液:将1.5g四甲基联苯胺、7g过氧化氢异丙苯、50g表面活性剂、1.2g4-羟基喹啉溶于1l乙醇中;

(4)将第一次干燥后形成第一浸液固化层的滤纸浸入第二浸液后取出,并在60℃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干燥,时间约为30min,在第一浸液固化层的表面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

(5)将第二次干燥后形成第二浸液固化层的滤纸与卡壳固定,冲压成指定的形状,制成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

将将实施例1制备好的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分别滴加五种血红蛋白标准溶液(即:0ug/ml、2ug/ml、20ug/ml、200ug/ml、2000ug/ml的血红蛋白标准溶液),15秒后显色完全,然后根据各试纸的显色情况制备比色卡,比色卡的色阶为橙黄色到蓝黑色的5个色阶,最后将制备的比色卡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若与检测试纸上颜色最接近的标准比色卡上的颜色多对应的浓度即为待测液的浓度,如果在两个色阶之间,则可估读血红蛋白的浓度。

这样,本发明所述粪便隐血的化学法检测试纸能迅速地与粪便中的血红蛋白迅速发生反应,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试纸呈现从橙黄色到蓝黑色的明显色阶,易于目视分辨,并通过结果来判定患者大致的出血量,对临床用药起正确引导的作用,而且该试纸采用两步浸液的方式制备,使其表面活性剂用量少,灵敏度高,加上通过采用两步在不同溶液浸液的方法,既可以防止色源与缓冲液直接接触影响试纸条稳定性,测定结果更快速、更准确,又能保证试纸显色均匀并减少主反应物的用量,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