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安检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7632发布日期:2019-10-18 21:29阅读:1268来源:国知局
自助安检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助安检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场的安检流程绝大多数人工安检也有少部分自助安检。但是现有的自助安检设备在身份验证环节,还需要安检人员比对乘客本人和身份证件是否一致,核验通过后加盖安检戳,没有完全实现自助安检,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安检效率低下。另外,身份验证通过后,还要去专门的行李称重设备进行行李称重,如果超重还要办理行李托运,拖慢了安检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安检系统及控制方法,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安检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助安检系统,包括:安检架,安检架上安装有闸门,安装在安检架上的控制模块、闸门控制模块、行李称重模块、人体称重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票件核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行李称重模块、人体称重模块、闸门控制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票件核验模块连接;

所述行李称重模块,用于检测行李重量信息,并将检测的行李重量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人体称重模块,用于检测人体重量信息,并将检测的人体重量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与证件区域的人脸是否一致,并将身份验证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票件核验模块,用于核验票件信息和证件信息,并将票件核验结果和证件核验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存储行李重量信息、人体重量信息,并根据行李重量信息、人体重量信息、票件核验结果和身份验证结果向闸门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所述闸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启或关闭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

本实施例的身份验证模块,能够自动实现身份验证,无需安检人员核验,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本实施例还设有行李称重模块,身份核验完成后直接进行行李的超重检测,提高了安检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检架上至少安装有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所述闸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第一闸门开闭的第一闸门控制模块和控制第二闸门开闭的第二闸门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闸门安装在人体称重模块和票据核验模块前方,所述第二闸门安装在行李称重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前方,所述第一闸门控制模块和第二闸门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镭射灯指引模块,所述镭射灯指引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远程安检系统,所述远程安检系统与控制模块无线或有线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并对所述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进行二次核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程安检系统包括公安信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所述公安信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分别与控制模块有线或无线连接,并分别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以分别对所述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进行二次核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在安检架上的网络监控摄像机,所述网络监控摄像机与所述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尾随检测模块,所述尾随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数据的区域,并根据检测的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尾随,并将尾随判断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助安检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读取票件信息和证件信息,以验证票件和证件核验的有效性;

记录人体重量信息;

记录行李重量信息并验证行李是否超重;

读取身份验证结果;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人脸识别结果与证件上人脸识别结果相比较后的结果;

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开启或关闭闸门。

本实施例的自助安检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验证票件和证件核验的有效性、记录人体重量信息、记录行李重量信息并验证行李是否超重、读取身份验证结果、从而根据上述信息开启或关闭闸门,能够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安检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门包括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

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开启或关闭闸门包括:

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确定第一闸门的开启;

根据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确定第一闸门或第二闸门的开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根据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尾随。

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及控制方法,由于设有身份验证模块,自动实现身份验证,无需安检人员核验,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还设有行李称重模块,身份核验完成后直接进行行李的超重检测,简单高效,提高了安检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另一个系统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远程安检系统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远程安检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的远程安检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标:11-身份验证模块;12-票件核验模块;121-二维码扫描模块;122-证件阅读器;13-行李称重模块;14-人体称重模块;15-第一闸门;16-网络监控摄像机;17-第二闸门;18-尾随检测模块;19-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国内民航机场的安检流程是需要人工核验票证信息的,离港旅客在安检通道前台工作站出示身份证/护照、纸质登机牌,由安检员核验旅客身份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有效期、是否公安黑名单或失信人员等)和纸质登机牌(包括但不限于旅客姓名、航班号、航班时间、航站楼、进站口等),并拍照做人证比对,进一步核查是否本人乘坐航班。核验通过后,由安检员在登机牌上加盖安检戳,作为预安检通过凭证,旅客进入下一阶段的搜身开包检查流程;

这种方式需要为每一个安检通道布置一个工作站,工作站需要部署至少两套计算机、一套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各种感应读头设备,并分别于机场离港信息系统、安检系统、公安系统做对接,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同时需要安排3-6名安检人员(按一天三班轮岗),不仅仅人工成本较高,对于流动性很大的安检人员来说,招聘和培训也是极高的。预安检过程中需要安检人员提高注意力核验离港旅客信息,稍有遗漏就会给后续安检流程造成极大负担,因此效率和准确性相对较低,离港旅客排队等待时间较长。

部分国内民航机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自助安检设备(包括双门分离式闸机和双门合一闸机)核验票证信息,离港旅客在第一道闸门前使用纸质/电子登机牌验证航班有效性,验证通过即可通过第一道闸门;在现场指引下,离港旅客进入到第二道闸门前,刷身份证/护照等并做人证比对,核验成功后通过第两道闸门,旅客进入下一阶段的搜身开包检查流程;

这种方式替代了预安检工作站,但是无法检测旅客行李体积和重量,对于行李超重或超大的旅客,即使通过预安检流程,也会在后续人工搜身开包安检流程拦截下来,并要求做行李托运,极大的加重了安检员的工作负担,拖慢了安检流程;对于分离式的自助安检设备,旅客尾随也无法检测出来予以拦截;多数自助安检设备没有与机场公安信息系统对接,无法有效拦截黑名单或失信人员,没有与机场安检信息系统做对接,实时传送人员预安检和过闸抓拍图片信息。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助安检系统,能够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安检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助安检系统,包括:安检架,安检架上安装有闸门,安装在安检架上的控制模块、闸门控制模块、行李称重模块13、人体称重模块14、身份验证模块11和票件核验模块12;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行李称重模块13、人体称重模块14、闸门控制模块、身份验证模块11和票件核验模块12连接;

所述行李称重模块13,用于检测行李重量信息,并将检测的行李重量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人体称重模块14,用于检测人体重量信息,并将检测的人体重量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身份验证模块11,用于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与证件区域的人脸是否一致,并将身份验证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票件核验模块12,用于核验票件信息和证件信息,并将票件核验结果和证件核验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存储行李重量信息、人体重量信息,并根据行李重量信息、人体重量信息、票件核验结果和身份验证结果向闸门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闸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启或关闭信号控制闸门的开闭。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架包括支架和底座,底座放置在地面,用于安装行李称重模块13和人体称重模块14,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支架上安装身份验证模块11、票件核验模块12和控制模块。

人体称重模块14和行李称重模块13均嵌入底座内,人体称重模块14位于底座的最后方,乘客首先站在最后方的人体称重模块14上进行人体称重,然后进行票件核验。检测时,人体重量信息被控制模块记录下来,行李称重模块13实际检测的是人体重量与行李重量的总重量,总重量减去人体重量得到行李重量。

票件核验模块12包括票件核验控制模块、证件阅读器122、旅客指引显示屏,证件阅读器122、旅客指引显示屏分别与票件核验控制模块连接。证件阅读器122用于阅读身份证、护照等证件、机票,旅客指引显示屏用于显示阅读到的国内居民二代身份证、国内居民护照、港澳通行证,票件核验控制模块将阅读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核验,并且将核验结果显示在旅客指引显示屏上,以确保证件和登机凭证信息匹配。当信息匹配是,且人体称重模块14发送的人体重量信息中包括不超重信息时,控制模块向第一闸门15控制模块发送开启信息,第一闸门15开启。

第一道闸门开启后,旅客进入通道,旅客将行李进行称重,控制模块存储称重数据并上传至航司系统,为配载平衡提供给依据。

如果行李超重,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闸门15开启,并做声光报警,提示旅客退出通道和办理行李托运。

身份验证模块11包括身份验证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显示屏、补光灯、摇摆式双目摄像头,人脸识别显示屏、补光灯、摇摆式双目摄像头分别与身份验证控制模块连接,身份验证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摇摆式双目摄像头跟踪人脸并拍照,将拍照结果与身份证件上的人脸进行1:1人脸比对,保证旅客人证合一,防止非法用户冒用证件通行;当行李未超重且身份验证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闸门17开启。

本实施例由于设有身份验证模块11,自动实现身份验证,无需安检人员核验,降低安检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劳动成本;还设有行李称重模块13,身份核验完成后直接进行行李的超重检测,简单高效,提高了安检效率。

本实施例的安装架为一体式,本实施例的所有检测设备均安装于按照架上,乘客一次性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安检系统即可自助实现安检,无需安检人员辅助,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检效率。人体和行李分开称重,并将称重信息存储,能够为配载平衡提供给依据。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安检架上至少安装有第一闸门15和第二闸门17,所述闸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第一闸门15开闭的第一闸门15控制模块和控制第二闸门17开闭的第二闸门17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闸门15安装在人体称重模块14和票据核验模块前方,所述第二闸门17安装在行李称重模块13和身份验证模块11前方,所述第一闸门15控制模块和第二闸门17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具体地,分两道闸门将检测系统分为两部分的流程,能够进行人流分离,且为尾随检测提供保障。

可选地,如图1和3所示,还包括镭射灯指引模块,镭射灯指引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具体地,镭射灯指引模块能够指引旅客的行进路线,为提高安检效率提供保障。

可选地,还包括远程安检系统,所述远程安检系统与控制模块无线或有线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并对所述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进行二次核验。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远程安检系统包括公安信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所述公安信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分别与控制模块有线或无线连接,并分别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以分别对所述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进行二次核验。

具体地,控制模块不仅可以将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上传至远程安检系统,还可以将人体重量信息、行李重量信息、尾随检测结果等等各个检测模块的信息上传至机场离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甚至公安信息系统。

控制模块通过与机场离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公安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离港旅客身份和航班信息核验,检测防尾随、行李超重、黑名单等,抓拍旅客人脸照片做人证比对,从而满足机场预安检业务流程。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安装在安检架上的网络监控摄像机16,所述网络监控摄像机16与所述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连接。

具体地,网络监控摄像机16通过将监控结果双传至远程安检系统,上送旅客抓拍和过闸信息,方便安检人员实现远程监控。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报警灯19,所述报警灯19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灯19安装在网络监控摄像机16上。

具体地,当机场离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公安信息系统检测到旅客在黑名单,报警灯19将进行声光报警并紧闭闸门,以提醒安检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架上还设有工作人员使用的触摸屏、刷卡模块和开门按钮,当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开启闸门时或需要解除报警信息时,工作人员刷卡开启闸门或解除报警。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尾随检测模块18,所述尾随检测模块18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数据的区域,并根据检测的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尾随,并将尾随判断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

具体地,尾随检测模块18包括在支架通道两侧成对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尾随检测控制模块,当旅客通过通道时,红外线传感器被行人遮挡,尾随检测控制模块根据遮挡区域判断是否存在尾随。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两侧的区域,数量越多、覆盖范围越大,其检测的结果越准确。

同时,也可根据行李称重模块13和人体称重模块14的重量信息辅助检测尾随。具体地,首先一个人的重量和两个人的重量不同,其次,一个人的重量、一个人加行李的重量,与两个人的重量,两个人加行李的重量,其重量的变化曲线是不一样的,基于此,实现尾随的辅助检测。

当检测到有尾随时,进行声光报警,并打开第一道闸门提示旅客退出通道。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二维码扫描模块121和求助按钮,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121和求助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求助按钮安装在身份验证模块11的下方,当旅客在进入通道后,按下求助按钮,第一闸门15打开,旅客即可退出安检。

本实施例还设有指纹识别模块,并能够兼容核验第三代身份证;提供三块电子显示屏,分别展示旅客通行过程中校验的信息,如旅客实名、航班、舱位信息,人脸比对信息,公安或机场布控的黑名单比对结果;支持防夹、防碰伤、防冲撞、故障自检、掉电自动开/关门、上电自动复位、刷卡开启紧急放行模式等功能;支持单向、反向、双向、常开、常闭多种运行模式,满足各种应用场景要求;支持远程控制,语音对讲。

参照图5,本实施提供的一种自助安检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读取票件信息和证件信息,以验证票件和证件核验的有效性;

步骤s102,记录人体重量信息;

步骤s103,记录行李重量信息并验证行李是否超重;

步骤s104,读取身份验证结果;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人脸识别结果与证件上人脸识别结果相比较后的结果;

步骤s105,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开启或关闭闸门。

可选地,所述闸门包括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

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开启或关闭闸门包括:

根据验证票件的结果、证件核验的结果、人体重量信息确定第一闸门的开启;

根据行李重量信息以及身份验证结果确定第一闸门或第二闸门的开启。

具体地,当行李超重时或身份验证结果为人脸识别结果与证件上人脸识别结果相比较后的不匹配时,开启第一闸门。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人体遮挡红外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尾随。

具体地,上述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

步骤s10,首先离港旅客站在自助安检系统的第一闸门前,刷身份证/护照等,自助安检系统核验身份信息,航班信息的有效性;

步骤s11,核验成功后,自助安检设备对离港旅客通过人体称重模块进行称重,并记录体重信息。如果人体重量信息符合要求,开启第一闸门;

步骤s12,离港旅客通过第一闸门后,自助安检系统关闭第一闸门,并做异常检测,包括:通过红外感应设备检测是否有人尾随;对旅客和行李称重并检测行李是否超重;从公安信息系统或机场安检系统校验旅客是否黑名单等;

如果检测结果为离港旅客在黑名单中,则进行步骤s21:紧闭闸门,通知安保人员处理;

如果有人尾随或行李超重,或如果认证比对结果失败,则进行步骤s22:打开第一闸门,旅客退出通道;

如果检测结果为正常,则进行步骤s13:自助安检系统对旅客进行人脸抓拍和人证比对,实时向机场安检系统和公安信息系统上送旅客信息;

如果认证比对结果成功,则进行步骤s14:自助安检系统打开第二闸门,旅客通过闸门完成预安检流程。

可选地,还包括:

通过镭射灯指引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通过公安信息系统、机场安检系统和机场离港系统对票件核验结果、身份验证结果进行二次核验。

可选地,还包括:

对安检现场进行网络监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