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3572发布日期:2019-11-16 00:2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定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升定位精度的典型方式是建立地基增强系统,利用地基设备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授时性能进行增强,以达到增加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定位精度等目的。但是简单的增加基准站的数量,会使得建设成本急剧上升,而且目前的基准站都是基于双向通信网络而设计,并发性较低,同一时间只能少量的数据流通。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针对目前基准站都是采用双向通信网络设计,导致数据传输的并发性较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依据所述定位信息,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可选地,所述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的步骤包括:利用广播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的步骤包括: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解析所述差分数据信息;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可选地,所述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后包括: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单点定位,计算得出所述用户终端位置的第二坐标;所述依据所述定位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的步骤包括:依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可选地,所述基准站位置为第一坐标,所述用户终端所在位置为第二坐标,所述依据所述定位信息,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的定位结果的步骤还包括:依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出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选择定位模式;依据所述基线距离,在选择的所述定位模式下,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可选地,所述定位模式包括低性能定位模式和高性能定位模式,其中,所述高性能定位模式具有下限和上限的基线距离范围值,所述依据所述基线距离,在选择的所述定位模式下,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的步骤包括:若选择的低性能模式,则以所述用户终端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最小基线距离对应的基准站为差分数据的发射源;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对应的基准站发射的差分数据,以实现单通道数据接收;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若选择的高性能模式,则选择基线距离分布于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所有单个基准站;对所述所有单个基准站独立进行差分解算;依据预存的公式,对选择的每个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定位信息,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差分数据信息;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定位程序;所述定位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定位方法的步骤。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差分数据的定位程序,所述定位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利用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能够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差分数据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信号发射模块230提取单元200控制模块300计算模块210接收单元310选择单元220解析单元320计算单元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号是利用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的,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以及对应的广播设备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所述基准站是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由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底面固定观测站,差分数据是用来进行差分定位的数据之一,一般来说,用户端根据得到的差分数据,修正定位结果,以达到增加定位精度的目的,利用广播信号传输接收差分数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步骤s20,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其中,用户终端是可移动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定位用户终端的位置,例如用户终端为手机,在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的过程中,需要时时的定位,如此需要通过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所述差分数据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描述信息、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等,其中基准站描述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数量和各个基准站信息,基准站信息中又包括对应的坐标、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等,为了便于后续的定位,需要将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提取出来,例如各个基准站的坐标。步骤s30,依据定位信息,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其中,定位信息中主要包括各个基准站的坐标,依据基准站的坐标,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其精确的位置坐标,同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定位结果,或者对定位结果加以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利用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利用广播信号,其硬件的建设成本比移动通讯设备的成本低,如此能够降低成本。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一步地,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的步骤s10包括:步骤s11,利用广播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具体地,广播信号发射时,需要播放广播信号发射塔周边的多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所述分时复用是将各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传输,以此避免多个基准站之间的差分数据相互干扰。参阅图3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一步地,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的步骤s20包括:步骤s21,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其中,用户终端是可移动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定位用户终端的位置,例如用户终端为手机,在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的过程中,需要时时的定位,如此需要通过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步骤s22,解析差分数据信息;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信息,其中的差分数据信息格式一般需要经过转化,也就是,需要将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转化为用户终端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步骤s23,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其中,所述差分数据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描述信息、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等,在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并不是利用差分数据中的所有信息,如此需要从差分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提取的第一坐标,所述第一坐标是指基准站自身的坐标,通过上述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23能够有效获取到用于确定用户终端位置的信息数据。参阅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一步地,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的步骤s20之后包括:步骤s40,控制用户终端进行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用户终端位置的第二坐标。具体地,用户终端自身具有进行定位的功能,例如,用户终端直接连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手机中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就能够对手机进行单点定位,依据用户终端的单点定位功能,能够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第二坐标。在一些应用场景对定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用户终端的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的第二坐标,同样能够进行应用。所述依据所述定位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的步骤s30包括:步骤s31,依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具体地,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出,计算得出用户终端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通过基线距离来进一步修正第二坐标,如此能够更进一步得到精确度更高的定位结果。参阅图5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述基准站位置为第一坐标,所述用户终端所在位置为第二坐标,依据定位信息,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的步骤s30还包括:步骤s310,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其中,由于卫星轨道偏差,或者电离层和电流层的影响都使单点定位产生一定精度偏差,通过第二坐标确定用户终端的位置有时精确度不高,难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出,计算得出用户终端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通过基线距离来进一步修正第二坐标,如此能够更进一步得到精确度更高的定位结果。步骤s320,选择定位模式;其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定位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精度要求越高,调用的资源越多,同样消耗和成本同样升高,用户可以依据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定位模式,如此,既能够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另外还可在定位系统自身储存电能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更换定位模式,保证定位功能依然可以应用,避免定位功能终断。步骤s330,依据基线距离,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具体地,在不同的定位模式下,对基线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在采用差分数据进行定位时,用户终端和基准站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强相关性,这种误差包括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其中时间相关性是指,差分数据从产生到使用时的延时,即差分龄期,差分龄期越大定位的精确度越差,另外空间相关性是指用户终端与基准站的距离,即基线距离随着增加而定位精确度变差。因此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在依据选择基线距离能够有效修正用户终端的坐标位置。进一步地,定位模式包括低性能定位模式和高性能定位模式,其中,高性能定位模式具有下限和上限的基线距离范围值,依据基线距离,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的步骤s330包括:参阅图6所示,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步骤s331,若选择的低性能模式,则以所述用户终端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最小基线距离对应的基准站为差分数据的发射源;具体地,就是选择距离用户终端距离最近的基准站,作为差分数据的接收对象,使用这一路的差分数据进行差分解算。步骤s332,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对应的基准站发射的差分数据,以实现单通道数据接收,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用户终端和对应基准站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数据传输接收,避免开通多个数据接收通道,如此实现降低能耗。步骤s333,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具体地,依据距离用户终端最近的基准的差分数据为准,能够有效减少在空间相干性上的影响,同时由于距离用户终端的距离最近,因此同样能够减少时间相干性的影响,在解算完毕差分数据后,即可利用该数据结果,不需要等待。通过,选择接收距离用户终端最近的基准站这一路差分数据,对其他基准站的数据接收通道可以关闭,如此进入到低性能模式,有效的降低能耗。另外,参阅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步骤s334,若选择的高性能模式,则选择基线距离分布于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所有单个基准站;具体地,设定一个基线距离范围值,若实际用户终端的基线距离小于这个范围值,则按照步骤s331-步骤s333中,以该用户终端的实际基线距离为准,选择对应最近的基准站,接收对应的差分数据,若实际基线距离在所述高性能模式设置的基线距离范围之内,则用户终端,接收范围之内的所有单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例如,基线距离的下限为10公里,基线距离的上限为100公里,那么在10公里-100公里基线距离范围内的基准站,都在用户终端的接收范围之内。步骤s335,对所述所有单个基准站独立进行差分解算;另外,设定的基线距离范围值是可调整的,就是说,基线距离的上限和下限均可变动,例如,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磁场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范围值可设定大些,而在低纬度地区,范围值可设定小些,同样,在满足高性能模式的定位精确度要求情况下,用户可自行设定范围值大小。步骤s336,依据预存的公式,对选择的每个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具体地,下标t表示定位时刻,下标i表示基准站标识,n表示参与解算的基准站个数,xi,t为单基线解算结果坐标,σi,t为基线距离权重,ρi,t为差分龄期权重,τi为基准站类型权重,三个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都是(0,1)由此计算得出范围之内的所有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的平均值。其中,基线距离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对应的基线距离来设置权重值,基线距离越小,说明空间相关性越好,权重越大。差分龄期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的龄期来设置权重值,龄期越小,说明时间相关性越好,权重越大。基准站类型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的数据类型来设置权重值,虚拟基准站数据因为存在拟合误差而权重较小,真实基准站数据则权重较大。基准站数据类型可以从广播信号中传输的基准站描述信息中获取。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100、控制模块200和计算模块300。信号发射模块100用于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号是利用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的,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以及对应的广播设备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所述基准站是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由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底面固定观测站,差分数据是用来进行差分定位的数据之一,一般来说,用户端根据得到的差分数据,修正定位结果,以达到增加定位精度的目的,利用广播信号传输接收差分数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控制模块200用于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其中,用户终端是可移动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定位用户终端的位置,例如用户终端为手机,在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的过程中,需要时时的定位,如此需要通过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所述差分数据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描述信息、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等,其中基准站描述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数量和各个基准站信息,基准站信息中又包括对应的坐标、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等,为了便于后续的定位,需要将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提取出来,例如各个基准站的坐标。计算模块300用于依据所述定位信息,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其中,定位信息中主要包括各个基准站的坐标,依据基准站的坐标,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其精确的位置坐标,同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定位结果,或者对定位结果加以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利用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利用广播信号,其硬件的建设成本比移动通讯设备的成本低,如此能够降低成本。进一步地,信号发射模块100还用于利用广播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具体地,广播信号发射时,需要播放广播信号发射塔周边的多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所述分时复用是将各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传输,以此避免多个基准站之间的差分数据相互干扰。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接收单元210,用于控制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信息,其中,用户终端是可移动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定位用户终端的位置,例如用户终端为手机,在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的过程中,需要时时的定位,如此需要通过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解析单元220,用于解析所述差分数据信息,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信息,其中的差分数据信息格式一般需要经过转化,也就是,需要将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转化为用户终端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提取单元230,用于提取所述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其中,所述差分数据信息中包括基准站描述信息、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等,在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并不是利用差分数据中的所有信息,如此需要从差分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提取的第一坐标,所述第一坐标是指基准站自身的坐标,通过控制模块200能够有效获取到用于确定用户终端位置的信息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0还用于控制用户终端进行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用户终端位置的第二坐标。具体地,用户终端自身具有进行定位的功能,例如,用户终端直接连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手机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就能够对手机进行单点定位,依据用户终端的单点定位功能,能够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第二坐标。在一些应用场景对定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用户终端的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的第二坐标,同样能够进行应用。计算模块300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控制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进一步地,计算模块300还用于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其中,由于卫星轨道偏差,或者电离层和电流层的影响都使单点定位产生一定精度偏差,通过第二坐标确定用户终端的位置有时精确度不高,难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出,计算得出用户终端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通过基线距离来进一步修正第二坐标,如此能够更进一步得到精确度更高的定位结果。计算模块300还用于选择定位模式;其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定位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精度要求越高,调用的资源越多,同样消耗和成本同样升高,用户可以依据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定位模式,如此,既能够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另外还可在定位系统自身储存电能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更换定位模式,保证定位功能依然可以应用,避免定位功能终断。计算模块300还用于依据基线距离,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具体地,在不同的定位模式下,对基线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在采用差分数据进行定位时,用户终端和基准站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强相关性,这种误差包括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其中时间相关性是指,差分数据从产生到使用时的延时,即差分龄期,差分龄期越大定位的精确度越差,另外空间相关性是指用户终端与基准站的距离,即基线距离随着增加而定位精确度变差。因此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在依据选择基线距离能够有效修正用户终端的坐标位置。进一步地,计算模块300包括选择单元310和计算单元320。若选择单元310用于选择的低性能模式,则以所述用户终端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最小基线距离对应的基准站为差分数据的发射源;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对应的基准站发射的差分数据,以实现单通道数据接收;具体地,就是选择距离用户终端距离最近的基准站,作为差分数据的接收对象,使用这一路的差分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计算单元320用于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具体地,依据距离用户终端最近的基准的差分数据为准,能够有效减少在空间相干性上的影响,同时由于距离用户终端的距离最近,因此同样能够减少时间相干性的影响,在解算完毕差分数据后,即可利用该数据结果,不需要等待。通过,选择接收距离用户终端最近的基准站这一路差分数据,对其他基准站的数据接收通道可以关闭,如此进入到低性能模式,有效的降低能耗。若选择单元310用于选择的高性能模式,则选择基线距离分布于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所有单个基准站;具体地,设定一个基线距离范围值,若实际用户终端的基线距离小于这个范围值,则以该用户终端的实际基线距离为准,选择对应最近的基准站,接收对应的差分数据,若实际基线距离在所述高性能模式设置的基线距离范围之内,则用户终端,接收范围之内的所有单个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例如,基线距离的下限为10公里,基线距离的上限为100公里,那么在10公里-100公里基线距离范围内的基准站,都在用户终端的接收范围之内。计算单元320用于对所述所有单个基准站独立进行差分解算;另外,设定的基线距离范围值是可调整的,就是说,基线距离的上限和下限均可变动,例如,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磁场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范围值可设定大些,而在低纬度地区,范围值可设定小些,同样,在满足高性能模式的定位精确度要求情况下,用户可自行设定范围值大小。依据预存的公式,对选择的每个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具体地,下标t表示定位时刻,下标i表示基准站标识,n表示参与解算的基准站个数,xi,t为单基线解算结果坐标,σi,t为基线距离权重,ρi,t为差分龄期权重,τi为基准站类型权重,三个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都是(0,1)由此计算得出范围之内的所有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的平均值。其中,基线距离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对应的基线距离来设置权重值,基线距离越小,说明空间相关性越好,权重越大。差分龄期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差分数据的龄期来设置权重值,龄期越小,说明时间相关性越好,权重越大。基准站类型权重,根据各个基准站的数据类型来设置权重值,虚拟基准站数据因为存在拟合误差而权重较小,真实基准站数据则权重较大。基准站数据类型可以从广播信号中传输的基准站描述信息中获取。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数据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定位程序;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定位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依据定位信息,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接收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利用广播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接收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解析差分数据信息;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接收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用户终端进行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用户终端位置的第二坐标;依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接收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出用户终端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选择定位模式;依据基线距离,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进一步地,定位模式包括低性能定位模式和高性能定位模式,其中,高性能定位模式具有下限和上限的基线距离范围值,所述定位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接收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若选择的低性能模式,则以所述用户终端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最小基线距离对应的基准站为差分数据的发射源;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对应的基准站发射的差分数据,以实现单通道数据接收;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若选择的高性能模式,则选择基线距离分布于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所有单个基准站;对所述所有单个基准站独立进行差分解算;依据预存的公式,对选择的每个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利用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利用广播信号,其硬件的建设成本比移动通讯设备的成本低,如此能够降低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差分数据的定位程序,所述定位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利用广播信号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并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定位信息;依据定位信息,控制用户终端计算得到定位结果。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利用广播信号,以分时复用的方式播出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解析差分数据信息;提取基准站用于定位的第一坐标。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控制用户终端进行单点定位,计算得出用户终端位置的第二坐标。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依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得出用户终端距离基准站之间的基线距离;选择定位模式;依据基线距离,在选择的定位模式下,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进一步地,定位模式包括低性能定位模式和高性能定位模式,其中,高性能定位模式具有下限和上限的基线距离范围值,所述接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若选择的低性能模式,则以所述用户终端距离所述基准站之间的最小基线距离对应的基准站为差分数据的发射源;控制用户终端接收对应的基准站发射的差分数据,以实现单通道数据接收;计算得出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若选择的高性能模式,则选择基线距离分布于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所有单个基准站;对所述所有单个基准站独立进行差分解算;依据预存的公式,对选择的每个基准站的差分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广播信号传输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差分数据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的定位结果,利用广播信号传输差分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并发性,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同时利用广播信号,其硬件的建设成本比移动通讯设备的成本低,如此能够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