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面差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面差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车型应运而生,在追求整车造型更加美观和流畅的过程中,车辆两个零件之间的焊接经常会采用翻边对接的方式。具体的翻边对接方式是,零件的翻边与零件的面成90度,两种零件搭接时,翻边和翻边挨在一起,没有重合的部分,此时,两种零件在焊接的过程中就存在面差控制的问题。传统的面差控制方式为样架压紧的方式,该方式有如下缺点1、为了不影响焊接操作性,样架的压紧点相对较少,这样对两个零件面差的控制就相对较弱,导致两个零件焊接完成后,面差严重超差。2、样架很笨重,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影响生产节拍。3、对于多车型混流的工位,样架的数量较多,样架的存放要占用很大的空间。4、样架跨度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出现压不紧零件的问题,从而影响两个零件之间的搭接面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面差控制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控制对接零件之间的面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安装底座、分别固定在安装底座两侧的左边支撑板和右边支撑板、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电磁铁铁芯、设置在电磁铁铁芯两侧的电磁铁线圈,其中,所述电磁铁线圈的顶部设有由左绝缘板和右绝缘板构成的第一绝缘板,所述电磁铁铁芯的顶部设有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所述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左绝缘板位于左铁芯定位块与左边支撑板之间,所述右绝缘板位于右铁芯定位块与右边支撑板之间。所述电磁铁铁芯和电磁铁线圈的底部与安装底座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左绝缘板和右绝缘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左绝缘板和右绝缘板还分别设有左绝缘凸起和右绝缘凸起,所述左绝缘凸起位于第一防护板与左铁芯定位块之间,所述右绝缘凸起位于第二防护板与右铁芯定位块之间。所述右边支撑板上设有与电磁铁线圈电连接的电磁铁线圈端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铁芯和电磁铁线圈,使得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能吸紧两个待焊接零件,提高了零件间面差控制的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利于存放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I—电磁铁铁芯、2—间隙、3—第一防护板、4一左边支撑板、5—第一绝缘板、5.I一左绝缘板、5. 2—右绝缘板、5. 3—左绝缘凸起、5. 4—右绝缘凸起、6—第二绝缘板、7—电磁铁线圈、8—安装底座、9一电磁铁线圈端头、10—右边支撑板、11一左铁芯定位块、12一右铁芯定位块、13 一第二防护板、14 一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I和2所示,包括安装底座8、分别固定在安装底座8两侧的左边支撑板4和右边支撑板10、设置在安装底座8上的电磁铁铁芯I、设置在电磁铁铁芯I两侧的电磁铁线圈7,其中,电磁铁线圈7的顶部设有由左绝缘板5. I和右绝缘板5. 2构成的第一绝缘板5,电磁铁铁芯I的顶部设有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之间具有间隙2,左绝缘板5. I位于左铁芯定位块11与左边支撑板4之间,右绝缘板5. 2位于右铁芯定位块12与右边支撑板10之间,电磁铁铁芯I和电磁铁线圈·7的底部与安装底座8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6,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绝缘板6有效阻止安装底座8与电磁铁铁芯I接触。左边支撑板4和右边支撑板10分别对需要定位的两个零件起支撑作用。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分别和需要定位的零件的型面一致,分别定位两个零件,通电后分别吸紧两个零件,从而保证了需要对接的两个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定位及夹紧。上述技术方案中,左绝缘板5. I和右绝缘板5. 2上分别设有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13,左绝缘板5. I和右绝缘板5. 2还分别设有左绝缘凸起5. 3和右绝缘凸起5. 4,左绝缘凸起5. 3位于第一防护板3与左铁芯定位块11之间,右绝缘凸起5. 4位于第二防护板13与右铁芯定位块12之间。第一绝缘板5有效阻止防护板3与电磁铁铁芯I和电磁铁线圈7接触。上述技术方案中,右边支撑板10上设有与电磁铁线圈7电连接的电磁铁线圈端头9,电磁铁线圈端头9为电磁铁与外部电源的接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安装底座8、左边支撑板4和右边支撑板10的两端设有盖板1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待对接的两个零件分别放在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上,电磁铁线圈7通电后铁芯定位块吸住对应的零件,即可开始焊接处理。对于薄钢板零件,需要在零件的上方装上和零件型面一致的铁条,该铁条经过电泳处理,能导磁但是不导电。该铁条能增加电磁铁的吸紧力,防止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窜动。还能防止焊接过程中焊钳不小心磕碰零件,起防护零件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面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8)、分别固定在安装底座(8)两侧的左边支撑板(4)和右边支撑板(10)、设置在安装底座(8)上的电磁铁铁芯(I)、设置在电磁铁铁芯(I)两侧的电磁铁线圈(7),其中,所述电磁铁线圈(7)的顶部设有由左绝缘板(5. I)和右绝缘板(5. 2)构成的第一绝缘板(5),所述电磁铁铁芯(I)的顶部设有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所述左铁芯定位块(11)和右铁芯定位块(12)之间具有间隙(2 ),所述左绝缘板(5. I)位于左铁芯定位块(11)与左边支撑板(4 )之间,所述右绝缘板(5. 2)位于右铁芯定位块(12)与右边支撑板(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铁芯(I)和电磁铁线圈(7)的底部与安装底座(8)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6)。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面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绝缘板(5.I)和右绝缘板(5. 2)上分别设有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13),所述左绝缘板(5. I)和右绝缘板(5. 2)还分别设有左绝缘凸起(5. 3)和右绝缘凸起(5. 4),所述左绝缘凸起(5. 3)位于第一防护板(3)与左铁芯定位块(11)之间,所述右绝缘凸起(5. 4)位于第二防护板(13)与右铁芯定位块(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面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边支撑板(10)上设有与电磁铁线圈(7)电连接的电磁铁线圈端头(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边支撑板(10)上设有与电磁铁线圈(7)电连接的电磁铁线圈端头(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差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分别固定在安装底座两侧的左边支撑板和右边支撑板、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电磁铁铁芯、设置在电磁铁铁芯两侧的电磁铁线圈,其中,所述电磁铁线圈的顶部设有由左绝缘板和右绝缘板构成的第一绝缘板,所述电磁铁铁芯的顶部设有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所述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左铁芯定位块和左边支撑板之间设置左绝缘板,所述右铁芯定位块和右边支撑板之间设置右绝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铁芯和电磁铁线圈,使得左铁芯定位块和右铁芯定位块能吸紧两个待焊接零件,提高了零件间面差控制的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利于存放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726374SQ20122040605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熊帆, 陈涛, 徐天波, 何立新, 全璐, 李旭鹏, 李强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