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放电量规范化变换的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78935发布日期:2019-12-31 19:4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基于放电量规范化变换的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放电量规范化变换的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方法。



背景技术:

乙丙橡胶(epr)因具有耐腐蚀、耐电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动车组电缆、矿用电缆以及海底电缆等,但由于运行环境恶劣、电缆内部存在缺陷等影响,高压大电流下热量易在电缆缺陷处集中,导致绝缘出现热老化问题。另外,车载电缆过负荷运行时,内部负荷电流过大也会引发温度异常升高,使电缆绝缘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降低绝缘性能,威胁epr电缆安全运行。

为了对长期运行的电缆进行评判,减少epr电缆引发故障的概率,急需一种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放电量规范化变换的epr电缆绝缘性能的评判方法,用于对长期运行的epr电缆绝缘性能进行评判,能够方便而准确地评判其绝缘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放电量规范化变换的epr电缆绝缘性能评判方法,包括

步骤1:对epr电缆进行局部放电测试:

利用阶梯升压法对epr电缆加压,以1.5kv的梯度逐级升压,在每级电压下恒压保持后采集放电量-相位直到升压至epr电缆额定交流电压27.5kv;

步骤2: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

其中,d=1为测试1阶段,d=2为测试2阶段,d=3为测试3阶段,d=4为测试4阶段;

步骤3:计算测试j阶段中每个相窗位下的放电量平均值

其中,qj,l,i表示测试j阶段的第l个测试电压下,在第i个相位窗上的放电量,i=0,1,2,…,359;j=1,2,3,4;l=1,2,3,4;

步骤4:计算测试j阶段的各相位窗上的放电量的规范因子zj,i,

其中,qmax,j,l表示测试j阶段的第i个相位窗上的最大放电量;

步骤5:计算测试j阶段的正规范因子频数的比例,

规范因子zj,i>0时,为测试j阶段的正规范因子zj,i+,筛选并统计正规范因子zj,i+频数,记为n(zj,i+);

测试1阶段正规范因子z1,i+频数n(z1,i+)比例α:

测试2阶段正规范因子z2,i+频数n(z2,i+)比例β:

测试3阶段正规范因子z3,i+频数n(z3,i+)比例γ:

测试4阶段正规范因子z4,i+频数n(z4,i+)比例λ:

步骤6:计算性能评估因子δ,

步骤7:使用性能评估因子δ对测试电缆绝缘性能进行评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方便、准确地评判epr电缆绝缘性能,以减少了现场测试及检修的工作量,并为快速掌握在线运行的epr电缆安全性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epr电缆进行局部放电测试

利用阶梯升压法对epr电缆加压,以1.5kv的梯度逐级升压并各级电压下恒压保持10min,每级电压下采集一次放电量-相位数据,升压至epr电缆额定交流电压27.5kv;

步骤2:划分测试阶段

通过(1)式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

由(1)式可知,当测试电压为5kv至9.5kv,为测试1阶段,测试电压为11kv至15.5kv,为测试2阶段,测试电压为17kv至21.5kv,为测试3阶段,测试电压为23kv至27.5kv,为测试4阶段;

步骤3:计算测试j阶段中每个相窗位下的放电量平均值

qj,l,i表示测试j阶段的第l个测试电压下,在第i个相位窗上的放电量,i=0,1,2,…,359,i为整数;j=1,2,3,4;l=1,2,3,4;

步骤4:计算测试j阶段的各相位窗上的放电量的规范因子zj,i

式(3)中,qmax,j,l表示测试j阶段的第i个相位窗上的最大放电量;

步骤5:计算测试j阶段的正规范因子频数的比例

记式(3)中规范因子zj,i>0时,为测试j阶段的正规范因子zj,i+,筛选并统计正规范因子zj,i+频数,记为n(zj,i+);

测试1阶段正规范因子z1,i+频数n(z1,i+)比例α:

测试2阶段正规范因子z2,i+频数n(z2,i+)比例β:

测试3阶段正规范因子z3,i+频数n(z3,i+)比例γ:

测试4阶段正规范因子z4,i+频数n(z4,i+)比例λ:

步骤6:计算性能评估因子δ

步骤7:epr电缆绝缘性能评估

当δ≥7.5,epr电缆绝缘性能较差;且δ越大,epr电缆绝缘性能越差;

当δ<7.5,epr电缆绝缘性能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