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42720发布日期:2021-06-11 2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相移加插值法对目标工区的地震观测数据与速度模型进行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获取目标工区的初始偏移成像结果;

对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基于相移加插值法的波场延拓处理实现反偏移,得到目标工区的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

逐道对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及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动态时差规整,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

求取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及模拟地震记录的残差,并对残差进行偏移以获取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修正量;

利用所述修正量对所述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成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逐道对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及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动态时差规整,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包括:

通过压缩或者延展的方式,将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在时间序列上与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进行对齐,使得地震观测数据向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匹配,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为对所述残差进行偏移得到的梯度场。

4.一种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偏移成像单元,用于利用相移加插值法对目标工区的地震观测数据与速度模型进行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获取目标工区的初始偏移成像结果;

反偏移单元,用于对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基于相移加插值法的波场延拓处理实现反偏移,得到目标工区的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

动态时差规整单元,用于逐道对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及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动态时差规整,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

修正量获取单元,用于求取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及模拟地震记录的残差,并对残差进行偏移以获取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修正量;

成像结果修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修正量对所述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成像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时差规整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压缩或者延展的方式,将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在时间序列上与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进行对齐,使得地震观测数据向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匹配,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为对所述残差进行偏移得到的梯度场。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时差规整的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相移加插值法对目标工区的地震观测数据与速度模型进行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获取目标工区的初始偏移成像结果;对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基于相移加插值法的波场延拓处理实现反偏移,得到目标工区的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逐道对所述时间‑空间域合成单炮地震记录及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动态时差规整,得到匹配后的模拟地震记录;求取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及模拟地震记录的残差,并对残差进行偏移以获取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修正量;利用所述修正量对所述初始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工区偏移剖面的成像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武威;李文卉;郭明杰;王东;吴晓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