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3855发布日期:2020-05-12 14:4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仪器的标准品,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渗透率测试方法繁多,主要分为常压稳态测量法及覆压下非稳态测量法等。在测试过程中缺乏一个通用的标准物质在测试前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验,在测试过程中对仪器的状态及测试数据有效性进行监控。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标准品中,渗透率值在0.40md、1.0md、0.60md、100md、200md、300md、500md及2000md-3000md,但这些标准品多为紫砂泥、石英砂以及滑石粉等配比后压制成的人造岩心,渗透率测试是对样品进行强制液体或气体充注,当压汞法液体充注时,对标准品损伤较大,使用成本很高,当使用覆压孔渗氮气吸附法时,附加压力会使矿物产生微裂隙,标准品的使用寿命也很有限,使标准品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导致目前行业中大多数孔隙度渗透率测试处于未使用标准品进行仪器校准和测试质量监控的状态。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其方法简便,制得的金属标准品可用于对渗透率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一种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所述金属标准品用于渗透率测试,其包括:根据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压实率、尺寸及金属密度,确定金属粉末的第一重量,所述第一重量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重量;将第一重量的金属粉末置于预制模具中,模压制得模压半成品;将模压半成品于第一温度下烧结第一时间后,制得所述金属标准品。其中,所述金属标准品为不锈钢标准品或镍标准品。其中,所述金属粉末为不锈钢粉末,所述不锈钢粉末的粒径为25μm-120μm。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为950℃-1300℃。其中,所述金属粉末为镍粉,所述镍粉的粒径为1μm-48μm。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为800℃-950℃。其中,所述标准品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重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金属=π(d标/2)2h标φ标ρ标其中,m金属为第一重量,φ标为标准品的压实率;d标为标准品的直径,h标为预定尺寸;ρ标为金属的密度。其中,所述标准品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重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金属=l标w标h标φ标ρ标其中,m金属为第一重量,φ标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压实率;l标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长度,w标为标准品的宽度,h标为待制备标准品的高度;ρ标为金属的密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为0.5h-4h。其中,所述烧结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由此,本发明的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其方法简便,制得的金属标准品可用于对渗透率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渗透率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液体或气体)通过的能力。渗透率是表征土或岩石本身传导液体能力的参数。渗透率的大小与孔隙度、流体渗透方向上孔隙的几何形状、颗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关,而与在介质中运动的流体性质无关。渗透率用来表示渗透性的大小。渗透率的级别可分为:超低渗透率(渗透率<10md)、低渗透率(10md<渗透率<100md)、常规渗透率(100md<渗透率<500md)、高渗透率(500md<渗透率<2000md)及超高渗透率(渗透率>2000md)。本发明的用于渗透率测试仪器的金属标准品可用于超低渗透率的测试,其克氏渗透率可低至2×10-4md。渗透率标准品指用于岩石或其他物质渗透率测试分析中作对比的物品,其渗透率值已知,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评价分析方法或考核分析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等用途。本发明“渗透率”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克氏渗透率。“份数”如无特别说明均指重量份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用于低和超低渗透率测试的金属标准品,其采用金属粉末经模压后,烧结制得。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金属标准品为镍标准品,其在测量围压为1000psi-5000psi下进行测量时,克氏渗透率为2×10-4md-20md,孔隙度为0.3%-45%。“孔隙度”是指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的总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镍标准品的压实率为53%-92%。压实率高于92%时,镍标准品的渗透率非常低,超出了仪器的检测下限;当压实率低于53%时,则制得的标准品的孔隙度较高,降低了标准品的稳定性。“压实率”指制得的金属标准品计算的密度与该金属的理论密度之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金属标准品为不锈钢标准品,其在测量围压为1000psi-5000psi下进行测量时,克氏渗透率为2.5md-63md,孔隙度为9%-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标准品的压实率为61%-85%。压实率高于85%时,不锈钢标准品的渗透率非常低,超出了仪器的检测下限;当压实率低于61%时,则制得的标准品的孔隙度较高,降低了标准品的稳定性。根据孔渗测试仪器需求,一般金属标准品为圆柱形,其直径为2.35cm-2.66cm或3.68cm-3.94cm;高度为1.9cm-7.62cm。在其它实施例中,金属标准品也可以为长方体。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如下:s1,根据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压实率、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尺寸(例如标准品的形状、半径、高度等)及金属密度,确定金属粉末的第一重量,所述第一重量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金属粉末为镍粉时,镍粉的粒径为1μm-48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金属粉末为不锈钢粉末时,不锈钢粉末的粒径为25μm-120μm。金属粉末粒径越大,制得的标准品的渗透率越高。标准品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实心圆柱形或长方体等实心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品为圆柱形,则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制备预定尺寸的待制备的标准品第一重量m;公式(1):m=π(d标/2)2h标φ标ρ标其中,φ标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压实率;d标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直径,h标为待制备标准品的高度;ρ标为金属的密度。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品为长方体,则通过公式(2)计算制备预定尺寸的待制备的标准品的第一重量m;公式(2):m=l标w标h标φ标ρ标其中,φ标为标准品的压实率;l标为标准品的长度,w标为标准品的宽度,h标为标准品的高度;ρ标为金属的密度。s2,将第一重量的金属粉末置于预制模具中,模压制得模压半成品。具体地,称取所需重量的金属粉末,将其置于预制的模具中,并将预制模具放入压机中进行模压,将金属粉末缓慢压至预定尺寸时卸压,将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即为模压半成品。在模压的过程中,应控制模压时间不小于30秒,以免待制备的标准品在接触面压力来不及传导,导致内部孔隙分布极不均匀。其中,所述预定尺寸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尺寸。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标准品为圆柱形,则预定尺寸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直径d标或半径d标/2,及高度h标。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标准品为长方体,则预定尺寸为待制备的标准品的长、宽、高。s3,将模压半成品于第一温度下烧结后,制得所述金属标准品。其中,第一温度为800℃-950℃,当烧结温度低于950℃时,镍粉末之间不能很好的凝结,形成稳定的标准品。当温度高于950℃时,形成的标准品压实率非常高,孔隙度很小,无法测量其渗透率,不能作为渗透率测试的标准品。其中,第一时间为0.5h-4h。第一时间太短,标准品的稳定性不好,第一时间太长,标准品中的部分金属可能熔化,使得孔隙率降低或者不均衡等。第一温度越高,第一时间越短。具体地,将模压半成品置于真空烧结炉中,真空状态下,于800℃-950℃烧结0.5h-4h后,冷却取出制得标准品。真空可以防止金属氧化,影响制得的金属标准品的孔隙率和渗透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标准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得的标准品侧面进行打磨加工。通过打磨使制得的标准品的形状更加规则,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该理解,制得标准品的顶面和底面未进行打磨。若对制得的标准品的顶面和底面进行打磨,则易导致顶面和底面的孔隙堵塞,影响渗透率的数值。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气体渗透率测量是在覆压下,测量气体在圆柱垂向上的渗透性,四周气压封闭,所以侧面加工不影响数值。本发明的金属标准品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对其渗透率及孔隙度进行测量。通过大量实验及测试表明,孔隙度及压实率具有以下关系:压实率(φ标)=-0.0122×孔隙度2-0.371×孔隙度+92.353,相关系数r2=0.9963。因此,金属标准品的孔隙度越高,则制备过程中的压实率就越低。经重复测试实验发现,本发明制得的金属标准品,可重复使用至少50次以上,只要金属标准品不被氧化,即可一直重复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金属标准品质地坚固,能承受的围压大,可满足不同覆压条件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且数值稳定。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渗透率测试仪标准品的使用寿命,可用于对仪器进行校准和对测试质量进行监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详细的描述,以下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7cm,压实率为91.5%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重复性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78g;2)将178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7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分别在围压为1000psi和3000psi下,进行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这里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为美国岩心公司仪器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用于对孔隙度测试数值进行考察,以此来判定仪器状态良好与否。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重复测量至少30次以上。以下表1中随机抽取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12次重复实验数据。表1实施例1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2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7cm,压实率为92%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80g;2)将180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7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分别在围压为1000psi、3000psi和5000psi下,进行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2。表2实施例2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3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25cm,压实率为53%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00g;2)将100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25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3。表3实施例3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4采用平均粒径为48μm和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分别制作出压实率为86.5%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64g;2)将164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3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4。表4实施例4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5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4cm,高度4.5cm,压实率为90%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69g;2)将169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5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5。表5实施例5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6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3cm,压实率为87.5%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66g;2)将166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3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6。表6实施例6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7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cm,压实率为75.8%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35.5g;2)将135.5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7。表7实施例7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8采用平均粒径为2μm的镍粉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25cm,压实率为61.2%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镍粉的重量m镍为115g;2)将115g镍粉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镍粉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25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9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镍标准品。镍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镍标准品的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镍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镍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镍标准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验数据如表8。表8实施例8制得的镍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9采用粒径为48μm的306不锈钢粉末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47cm,高度4.40cm,压实率为76%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重复性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不锈钢粉末的重量m不锈钢为128g;2)将130g不锈钢粉末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不锈钢粉末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4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11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不锈钢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c)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d)打开氮气和氢气气瓶、仪器及电脑中的控制软件,进行仪器漏气检测;e)输入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及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高度,顺序将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及不锈钢标准品放入样品池,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不锈钢标准品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测量。这里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为美国岩心公司仪器出厂自带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只能对孔隙度测试数值进行考察,以此来判定仪器状态良好与否。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重复测量至少50次以上。以下表9中随机抽取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6次重复实验数据。表9实施例9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实施例10采用平均粒径为48μm的306不锈钢粉末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0cm,压实率为80%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不锈钢粉末的重量m不锈钢为127g;2)将127.8g不锈钢粉末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不锈钢粉末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0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11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不锈钢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对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重复性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打开氮气和氢气气瓶、仪器及电脑中的控制软件,进行仪器漏气检测;c)输入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及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高度,顺序将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及不锈钢标准品放入样品池,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不锈钢标准品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测量。这里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为美国岩心公司仪器出厂自带的孔隙度校准标准品,只能对孔隙度测试数值进行考察,以此来判定仪器状态良好与否。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重复测量至少50次以上。以下表10中随机抽取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3次重复实验数据。表10实施例10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序号高度(cm)直径(cm)孔隙度(%)渗透率(md)14.03642.508218.144.1124.03642.508217.864.1334.03642.508217.723.95实施例11采用粒度60-120μm的306不锈钢粉末作为原材料,1300℃烧结1小时,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5cm,压实率为85%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不锈钢粉末的重量m不锈钢为152g;2)将152g不锈钢粉末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不锈钢粉末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5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13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不锈钢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b)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不锈钢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1。表11实施例11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序号高度(cm)直径(cm)孔隙度(%)渗透率(md)14.5152.5079.452.5424.5152.5079.432.49实施例12采用粒度25μm的306不锈钢粉末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0cm,压实率为85%的圆柱形标准品,1100℃烧结1小时,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不锈钢粉末的重量m不锈钢为133g;2)将133g不锈钢粉末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不锈钢粉末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0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11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不锈钢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c)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d)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不锈钢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2。表12实施例12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序号高度(cm)直径(cm)孔隙度(%)渗透率(md)14.0982.5059.672.7524.0982.5059.652.72实施例13采用粒度25μm的306不锈钢粉末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直径为2.5cm,高度4.5cm,压实率为61%的圆柱形标准品,利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开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金属标准品的制作过程如下:1)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所需不锈钢粉末的重量m不锈钢为110g;2)将108g不锈钢粉末加入模具中,放在压机上,当模具中的不锈钢粉末压至标准品高度为4.0cm时卸压,取出制得模压半成品;3)将模压半成品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1100℃下烧结1小时,冷却后取出,制得不锈钢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cms-300型覆压孔渗测试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进行测量。具体测试过程及条件如下:e)用游标卡尺测量孔隙度校准标准品不锈钢标准品的直径和高度,分别5次测量取平均值;f)完成仪器调试后,在围压为1000psi下,进行2次不锈钢标准品孔隙度及克氏渗透率的测量。经测试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3。表13实施例13制得的不锈钢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序号高度(cm)直径(cm)孔隙度(%)渗透率(md)14.5122.50735.0562.3324.5122.50735.0762.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