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805发布日期:2019-09-03 20:25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物理化学实验用装置,尤其涉及的是实验反应生成物中包含气体的实验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器具中有一类器具是专用于收集实验中的气体生成物,这些器具主要包括有水槽、广口集气瓶、磨砂玻片、导气管等。目前常规实验的气体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排水法,另一种排空法。排水法适用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种类,如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气体等,排空法适用易溶于水或易于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种类,如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

我们知道排水法和排空法各自都存在适用局限。采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湿度大,实验操作较为繁琐;排空法,由于气体生成物与空气一样,多数为无色透明,操作者很难直观辨明气体收集量,通常只能凭借经验完成收集操作,要想得到高纯度的气体生成物,一要花费较长用时,二是在获得高纯度气体生成物的同时,还会有少部分气体生成物泄漏至大气中。另外,现有的收集方法和装置还存在收集到的气体无法导出、用于后续实验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物理化学实验气体生成物的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本装置具有气体收集操作简便、无泄漏、纯度高、保持原有物理性能不变的技术优点,克服了现有气体收集法受限于气体属性的技术缺陷,其另一技术优点是易于为后续实验再利用导出气体生成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本装置包括集气部和泵压部,集气部的组成包括广口瓶、集气囊、具有控制阀的气管,广口瓶瓶口由第一密封瓶塞密封,气管穿越所述的第一密封瓶塞,集气囊置入广口瓶内,成为气管管端气囊;所述的泵压部包括安装的第一转向阀的三通管和泵压球,三通管下管穿越所述的第一密封瓶塞,泵压球连接在三通管的瓶外一支管管端。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泵压部还包括第二广口瓶、泵压气囊、大气连通管和安装有第二转向阀的第二三通管,第二广口瓶瓶口由第二密封瓶塞密封,大气连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下管穿越第二密封瓶塞,泵压气囊置于第二广口瓶内,成为第二三通管下管管端气囊,第二三通管的一瓶外支管连接泵压球,另一瓶外支管与集气部的三通管一瓶外支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技术方案,其技术优点是:无需根据气体属性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反应气体生成物收集操作方法统一,收集的气体物理性能如湿度等也不再受装置因素的影响,收集操作简单、气体纯度高,更重要的是便于后续实验导出使用已收集的气体生成物,同时避免了气体收集、后续实验导出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构造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体生成物实验收集装置,装置组成包括集气部和泵压部。集气部,包括广口瓶3和具有控制阀6的气管2,广口瓶3的瓶口由第一密封瓶塞13密封,集气囊4置入广口瓶3内,成为穿越第一密封瓶塞13的气管2的瓶内管端气囊,气管2可与反应装置相通,用于气体生成物收集到集气囊4中。所述的泵压部,其组成包括安装第一转向阀5的三通管1和泵压球7,其中的三通管1下管穿越所述的第一密封瓶塞13,与集气囊4外的瓶内空间相通,三通管1的瓶外一支管连接有泵压球7,另一瓶外支管15为泄气管。

操作方法:

集气部的收集前状态最好使广口瓶3内和集气囊4内均为真空状态,将气管2与实验反应装置相连通,开启控制阀6、第一转向阀5封闭三通管1下管,在实验中,气体生成物由气管2流入收集到集气囊4中,直至所需要的量,关闭控制阀6,完成气体生成物的收集;当需要导出用于后续实验时,气管2与后续实验装置相连,按实验要求用量开启控制阀6,第一转向阀5转至使三通管1下管与泵压球7相通位,反复握压泵压球7,通过提升广口瓶3内气压,迫使集气囊4的气体生成物导出。

为了使集气囊4气体生成物的导出流量更为流畅而平稳,所述的泵压部中增设第二广口瓶9、泵压气囊8、大气连通管12和安装有第二转向阀14的第二三通管11。第二广口瓶9的瓶口由第二密封瓶塞10密封,大气连通管12和第二三通管11下管均穿越第二广口瓶9的第二密封瓶塞10,泵压气囊8置于第二广口瓶9内,该泵压气囊8为第二三通管11下管管端气囊,第二三通管11的一瓶外支管连接泵压球7,另一瓶外支管与集气部的三通管1一瓶外支管15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是:

第二三通管11的第二转向阀14转至使第二三通管1的管端泵压气囊与泵压球7相通位,反复握压泵压球7,在泵压气囊8达到相当压强,泵压气囊8置于第二广口瓶9内,一是有助于直观观测泵压气囊8压强大小,还可避免泵压气囊8膨胀过度。集气部气体收集操作同上所述,当需要导出气体用于后续实验时,气管2与后续实验装置相连,按后续实验要求用量适当开启控制阀6,并把第一转向阀5转至使三通管1下管与第二三通管11相通位,转动第二转向阀14,使第二三通管11下管与三通管1一瓶外支管15相通位,泵压气囊8压缩气体进入广口瓶3内,利用泵压气囊8的高压强迫使集气囊4气体生成物平稳导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