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815发布日期:2019-10-28 23:2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类、孔类产品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检测方式为人工手动送料,人工目视判定合格与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本申请可以实现管类、孔类产品内面各类缺陷、形状不良及异物等自动检查、自动判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内视检测装置,取料装置,下料回料装置和上料装置;内视镜检查装置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取料装置通过螺栓与上机架连接,下料回料装置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上料装置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

下料回料装置其主要包含料槽,齿形轮,回料料槽,NG料槽,伺服电机,移动块和导轨;

料槽通过立板和底板固定在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机架上;

混料机构通过销轴固定在料槽立板上,通过气缸驱动连杆打开关闭完成混料;

回料料槽通过销轴和固定螺栓固定在料槽立板上;

NG料槽通过定距螺丝固定在料槽立板上;

送料齿形轮固定在一根轴上,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两侧立板上;

伺服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立板上,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驱动送料齿形轮旋转;

移动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上;

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机架上。

NG料槽即为不合格品料槽

下料回料装置,一批管子放入料槽,伺服电机带动齿形轮转动,管子落入齿形轮凹槽后,被齿形轮带进回料料槽,完成一根一根分拣;对于不同长度管子,可通过开口调整机构进行调整。

上料装置主要包含推料气缸以及提升气缸,推料气缸与底板连接,底板与下机架连接,可伸缩挡块与底板销连接,气爪固定在提升气缸上,提升气缸与底板连接,底板与下机架连接。

上料装置由推料装置和提升装置组成,推料装置每次推起一根管子,同时保证后续管子不会卡在推料装置下方,到位后,提升装置将管子提升到预定位置;通过可伸缩的挡块和推料气缸完成管子逐根定位,推料气缸伸出后,挡块伸出来,挡住后面一根管子;推料气缸缩回后,压缩挡块,管子滚到推料气缸上,完成一个循环。可扩展为通过气缸推送,利用伸缩块挡住后料,待气缸缩回继续推送装置。

取料装置包含取料气爪,升降气缸,横移导轨滑块,横移气缸,取料气爪通过安装板与升降气缸连接,升降气缸与横移导轨滑块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横移导轨与底板螺栓进行连接,底板固定在上机架上,横移气缸通过销轴和支座与底板进行连接。

取料气爪抓取后升降气缸上升(从上料装置抓取),横移气缸带动气爪和升降气缸沿横移导轨横移,将管子移入工作工位(内视镜检查装置),待内镜镜检查完毕后,重复以上动作,将管子移入料槽进行分拣。

内视检查装置主要包含内视镜,内视镜固定块,四维调整座,V型座,旋转机构,伺服移动机构和光源装置;内视镜通过内视镜固定块安装在四维调整座上,四维调整座安装在底板上,V型座安装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安装在伺服移动机构上,伺服移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光源装置通过支架板安装在底板上。

四维调整座放入底板定位槽,通过螺栓与底板相连。

伺服移动机构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安装在底板上。

V型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机构上。

旋转机构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安装在伺服移动机构上。

内视检查装置可以实现任意位置内面检查,针对大于内视镜长度管子,加入旋转功能,实现两端均可检测。

通过四维调整机构调整内视镜与管子同轴度,通过伺服移动机构实现定点图像采集,通过V型块和管子压紧块保证移动过程中管子稳定,通过光源装置实现算法修正,通过旋转机构实现长管子两端检测。可扩展为所有类似的通过多位调整机构找准内视镜和管子同轴度,利用伺服移动机构实现数字化图像采集,利用光源进行算法修正的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首次实现管类、孔类产品内视镜检查自动化方法。

首次实现管子内面数字可处理图像采集方法。

首次实现管子内面检查光源算法修正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下料回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4取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5内视检查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1.下料回料装置,12.上料装置,13.取料装置,14.内视检查装置;

21.料槽,22.送料齿形轮,23.回料料槽,24.NG料槽,25.伺服电机,26.移动块,27.导轨;

31.管子,32.可伸缩挡块,33.推料气缸,34.提升气缸,35.气爪;

41.横移气缸,42.横移导轨滑块,43.升降气缸,44.取料气爪;

51.四维调整座,52.内视镜,53.内视镜固定块,54.光源装置,55.管子压紧块,56.V型座,57.旋转机构,58.伺服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内面内视检查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一种全自动内面内视镜检查装置,其包含下机架,上机架,内视检测装置,取料装置,下料回料装置和上料装置;下机架通过脚轮和地脚固定于地面上,上机架通过角件与下机架连接,内视检查装置14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取料装置13通过螺栓与上机架连接,下料回料装置11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上料装置12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

下料回料装置其主要包含料槽,齿形轮,回料料槽,NG料槽,伺服电机,移动块和导轨;

料槽21通过立板和底板固定在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机架上;

混料机构通过销轴固定在料槽立板上,通过气缸驱动连杆打开关闭完成混料;

回料料槽23通过销轴和固定螺栓固定在料槽立板上;

NG料槽24通过定距螺丝固定在料槽立板上;

送料齿形轮22固定在一根轴上,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两侧立板上;

伺服电机25通过支架固定在立板上,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驱动送料齿形轮旋转;

移动块26通过螺栓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上;

导轨27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机架上。

NG料槽即为不合格品料槽

下料回料装置,一批管子放入料槽,伺服电机带动齿形轮转动,管子落入齿形轮凹槽后,被齿形轮带进回料料槽,完成一根一根分拣;对于不同长度管子,可通过开口调整机构进行调整。

上料装置主要包含推料气缸以及提升气缸,推料气缸33与底板连接,底板与下机架连接,可伸缩挡块32与底板销连接,气爪35固定在提升气缸上,提升气缸34与底板连接,底板与下机架连接。

上料装置由推料装置和提升装置组成,推料装置每次推起一根管子31,同时保证后续管子不会卡在推料装置下方,到位后,提升装置将管子提升到预定位置;通过可伸缩的挡块和推料气缸完成管子逐根定位,推料气缸伸出后,挡块伸出来,挡住后面一根管子;推料气缸缩回后,压缩挡块,管子滚到推料气缸上,完成一个循环。可扩展为通过气缸推送,利用伸缩块挡住后料,待气缸缩回继续推送装置。

取料装置包含取料气爪,升降气缸,横移导轨滑块,横移气缸,取料气爪44通过安装板与升降气缸43连接,升降气缸与横移导轨滑块4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横移导轨与底板螺栓进行连接,底板固定在上机架上,横移气缸41通过销轴和支座与底板进行连接。

取料气爪抓取后升降气缸上升(从上料装置抓取),横移气缸带动气爪和升降气缸沿横移导轨横移,将管子31移入工作工位(内视检查装置14),待内镜镜检查完毕后,重复以上动作,将管子移入料槽21进行分拣。

内视检查装置主要包含内视镜,内视镜固定块,四维调整座,V型座,旋转机构,伺服移动机构和光源装置;内视镜52通过内视镜固定块53安装在四维调整座51上,四维调整座安装在底板上,V型座56安装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57安装在伺服移动机构上,伺服移动机构58安装在底板上,光源装置54通过支架板安装在底板上。

内视检查装置可以实现任意位置内面检查,针对大于内视镜长度管子,加入旋转功能,实现两端均可检测。

通过四维调整机构调整内视镜与管子31同轴度,通过伺服移动机构实现定点图像采集,通过V型块和管子压紧块55保证移动过程中管子稳定,通过光源装置实现算法修正,通过旋转机构实现长管子两端检测。可扩展为所有类似的通过多位调整机构找准内视镜和管子同轴度,利用伺服移动机构实现数字化图像采集,利用光源进行算法修正的系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