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测试样品跳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350发布日期:2019-11-27 18:0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防止测试样品跳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防止测试样品跳动的固定装置,属于样品测试固定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化测试设备中,对样品进行加电测试时,样品的各引出端的电学连接都不是线缆完成的(线缆连接需要人工操作),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设备中已经安装好的测试头,测试头上会有各种探针对样品的引出端进行电学连接,在连接之前,需要有一系列的机械动作将样品输送到测试头下方,再由相应的顶起机构(一般为气缸或者线性模组)将样品顶起,与各探针进行可靠接触,然后才能进行测试。

在进行自动测试时,往往都希望测试效率越高越好,这样,各个运动机构的动作速度也会被设定的较快,在对样品进行顶起动作时,由于惯性原因,顶起动作停止时,样品会产生跳动,严重的话会甩出测试区,样品的定位精度得不到保证,测试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存在如下的几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是降低顶起机构的动作速度,将样品尽可能缓慢的顶起来,这样的做法是牺牲了测试效率,尤其是进行大批量的测试时,差距会更明显;第二种是选用带缓冲装置的顶起机构,保证动作最后缓慢停止,此类方法跟第一种类似,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第三种方法是可以在样品下方设置一个吸盘,保证样品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被牢牢吸住,不会发生位移,这种方案是可行的,但缺点是成本较高,且会占用较多设备空间,而且要对吸盘进行动作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测试样品跳动的固定装置,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测试样品固定的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止测试样品跳动的固定装置,包括载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载盘上的样品放置区;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样品放置区内的锁紧卡扣,所述锁紧卡扣能与待测样品的样品固定孔适配,锁紧卡扣穿过置于样品放置区内待测样品的样品固定孔后,能将待测样品紧固在样品放置区,且对待测样品牵拉后,能使得待测样品与锁紧卡扣脱离。

所述锁紧卡扣包括卡扣柱,在所述卡扣柱的第一端设置呈倾斜分布的底锁紧片,在所述卡扣柱的第二端设置可塑形上锁紧片;卡扣柱垂直贯穿载盘,底锁紧片位于载盘背面的下方,可塑形上锁紧片位于载盘正面的上方;

所述底锁紧片的一端与卡扣柱的第一端连接,底锁紧片的另一端邻近卡扣柱的第二端;

所述可塑形上锁紧片包括与第一塑形连接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塑形连接片连接的第二塑形连接片,第一塑形连接片的第一端与与卡扣柱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塑形连接片的第二端与第二塑形连接片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塑形连接片在卡扣柱的第二端呈倾斜分布,第二塑形连接片位于卡扣柱第二端的外侧,且第二塑形连接片在第一塑形连接片的端部呈倾斜分布。

所述底锁紧片、可塑形上锁紧片在卡扣柱上均呈对称分布,在第二塑形连接片的第二端上设置限位凸块。

在所述卡扣柱上设置对称分布的中间定位片,所述中间定位片呈弧形,且中间定位片的弧度开口朝向卡扣柱的第一端,所述中间定位片位于载盘正面的上方。

在样品放置区设置四个锁紧卡扣,通过四个锁紧卡扣能与待测样品四个端角的样品固定孔对应连接配合。

所述待测样品位于载盘的正面,在载盘的背面设置用于控制载盘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载盘背面的气缸连接块固定连接。

在载盘的背面设置两个气缸,所述两个气缸分别位于待测样品的两侧,气缸连接块通过连接固定体与载盘固定连接。

卡扣柱第二端外侧的两第二塑形连接片第二端间的距离小于样品固定孔的孔径。

所述卡扣柱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利用样品放置区的锁紧卡扣与待测样品配合,能将待测样品锁定在载盘上;在卡扣柱的第一端设置底锁紧片,在卡扣柱的第二端设置可塑形上连接片,利用可塑形上连接片与待测样品的样品固定孔配合,能方便使得锁紧卡扣穿过待测样品的样品固定孔,且能实现待测样品与锁紧卡扣以及载盘的分离,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测试样品固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样品放置区在载盘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与载盘之间的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锁紧卡扣将待测样品紧固在载盘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盘、2-气缸、3-连接固定体、4-锁紧卡扣、5-样品放置区、6-气缸连接块、7-待测样品、8-卡扣柱、9-底锁紧片、10-中间定位片、11-第一塑形连接片、12-第二塑形连接片以及13-限位凸块与1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能降低待测样品7固定的成本,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包括载盘1以及设置于所述载盘1上的样品放置区5;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样品放置区5内的锁紧卡扣4,所述锁紧卡扣4能与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适配,锁紧卡扣4穿过置于样品放置区5内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后,能将待测样品7紧固在样品放置区5,且对待测样品7牵拉后,能使得待测样品7与锁紧卡扣4脱离。

具体地,载盘1呈矩形状,样品放置区5设置于载盘1的正面,样品放置区5与待测样品7的形状相匹配,一般地,在每个载盘1上设置一个样品放置区5,样品放置区5呈矩形状,锁紧卡扣4设置于样品放置区4内,锁紧卡扣4能与待测样品7上的样品固定孔适配,当待测样品7置于样品放置区5上后,锁紧卡扣4能穿过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从而利用锁紧卡扣4能将待测样品7紧固在样品放置区5,待测样品7紧固后,待测样品7跟随载盘1运动时,在锁紧卡扣4的作用下能防止出现跳动的情况。在需要将待测样品7从载盘1上移除时,需要对待测样品7垂直牵拉,当待测样品7与锁紧卡扣4分离后,能实现待测样品7与载盘1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样品放置区5设置四个锁紧卡扣4,通过四个锁紧卡扣4能与待测样品7四个端角的样品固定孔对应连接配合。利用四个锁紧卡扣4与待测样品7配合,能方便实现将待测样品7紧固在载盘1上,也能方便将待测样品7与锁紧卡扣4以及载盘1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降低待测样品的固定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锁紧卡扣4包括卡扣柱8,在所述卡扣柱8的第一端设置呈倾斜分布的底锁紧片9,在所述卡扣柱8的第二端设置可塑形上锁紧片;卡扣柱8垂直贯穿载盘1,底锁紧片9位于载盘1背面的下方,可塑形上锁紧片位于载盘1正面的上方;

所述底锁紧片9的一端与卡扣柱8的第一端连接,底锁紧片9的另一端邻近卡扣柱8的第二端;

所述可塑形上锁紧片包括与第一塑形连接片11以及与所述第一塑形连接片11连接的第二塑形连接片12,第一塑形连接片11的第一端与与卡扣柱8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塑形连接片11的第二端与第二塑形连接片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塑形连接片11在卡扣柱8的第二端呈倾斜分布,第二塑形连接片12位于卡扣柱8第二端的外侧,且第二塑形连接片12在第一塑形连接片11的端部呈倾斜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扣柱8的横截面呈矩形状。卡扣柱8垂直贯穿载盘1,卡扣柱8贯穿载盘1后,能避免卡扣柱8相对载盘1的转动。卡扣柱8的长度大于载盘1的厚度,底锁紧片9倾斜分布于卡扣柱8的第一端,底锁紧片9与卡扣柱8的夹角不大于90°,一般地,底锁紧片9与卡扣柱8的夹角小于90°。在底锁紧片9的端部设置台阶14,利用台阶14能提高与载盘1背面接触配合的可靠性。

第一塑形连接片11与卡扣柱8夹角小于90°,第一塑形连接片11与第二塑形连接片12间呈l型,第二塑形连接片12的第二端与卡扣柱8的第二端对应。

当卡扣柱8贯穿载盘1且与载盘1固定后,底锁紧片9位于载盘1的背面,可塑形上锁紧片位于载盘1正面的上方。当可塑形上锁紧片受压变形时,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均能向内靠近卡扣柱8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底锁紧片9、可塑形上锁紧片在卡扣柱8上均呈对称分布,在第二塑形连接片12的第二端上设置限位凸块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锁紧片9以及可塑形上锁紧片在卡扣柱8上均呈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底锁紧片9与卡扣柱8配合,能使得卡扣柱8的第一端呈箭头状。限位凸块1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塑形连接片12的宽度方向相一致,限位凸块13位于第二塑形连接片12第二端的外侧。底锁紧片9在卡扣柱8的第一端呈对称分布后,通过对称分布的底锁紧片9能提高与载盘1背面连接配合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可塑形上锁紧片在卡扣柱8的第二端呈对称分布时,通过两可塑形上锁紧片能提高与待测样品7配合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具体实施时,锁紧卡扣4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两个可塑形上连接片在受压后能收缩变形,利用可塑形上连接片的收缩变形能方便穿过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且能实现待测样品7与锁紧卡扣4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扣柱8第二端外侧两第二塑形连接片12第二端间的距离小于样品固定孔的孔径。对于两个可塑形上锁紧片,第一塑形连接片11与第二塑形连接片12结合部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之间连接配合后,利用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之间距离的变化能实现待测样品7之间的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卡扣柱8上设置对称分布的中间定位片10,所述中间定位片10呈弧形,且中间定位片10的弧度开口朝向卡扣柱8的第一端,所述中间定位片10位于载盘1正面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定位片10位于底锁紧片9以及可塑形上锁紧片之间,中间定位片10呈弧形,中间定位片10的弧度开口朝向卡扣柱8的第一端。当卡扣柱8贯穿载盘1后,中间定位片10位于载盘1正面的上方,且中间定位片10的弧度开口朝向载盘1的正面。在使用时,利用中间定位片10避免卡扣柱8的第二端太靠近载盘1的正面,利用底锁紧片9与载盘1的背面配合,能避免卡扣柱8的第一端被拉出载盘1的正面。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样品7位于载盘1的正面,在载盘1的背面设置用于控制载盘1升降的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与载盘1背面的气缸连接块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载盘1的背面设置两个气缸2,所述两个气缸2分别位于待测样品7的两侧,气缸连接块6通过连接固定体3与载盘1固定连接。连接固定体3可以为固定螺栓等形式,通过气缸2能实现载盘1的升降,进而实现待测样品7的升降。

具体使用时,先将锁紧卡扣4卡入载盘1上,然后机械手夹住样待测品7对准锁紧卡扣4,轻轻压入,锁紧卡扣4的两第二塑形连接片1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的孔径,且利用两个第二塑形连接片12能对待测样品7与锁紧卡扣4配合进行导向。

当待测样品7被压入到靠近第一塑形连接片11与第二塑形连接片12的结合部时,由于此时位置直径范围要略大于待测样品7的样品固定孔的孔径,继续压入后,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开始发生轻微的塑性变形,向卡扣柱8靠拢,从而保证待测样品7能够继续压入,当待测样品7压入到位后(此时待测样品7的底面与载盘1接触),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恢复,从而将待测样品7锁在载盘1上。在跟随载盘1动作时,将不会发生位移或者跳动的情况。

当机械手从载盘1上拿取待测样品7时,第一塑形连接片11、第二塑形连接片12同样会发生轻微变形向卡扣柱8靠拢,保证待测样品7顺畅拿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