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8174发布日期:2019-12-17 22:2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属于电机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自动检测电机线圈的故障及注胶固定。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的科技飞速发展,手机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手机的震动功能必须依赖于微型电机的高速转动才能实现,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多种微型震动电机,而微型盘式电机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带动手机震动,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体积小巧、内部的零件也比较小,需要专业的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及装配设备才能完成。现有生产微型盘式电机的企业大部分使用的是分体式设备进行加工,由于分体式设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名工人操作,速度慢、产品故障率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解决了上述缺陷,采用长方体形状的机体、在内部安装长方形的电源、长方形的多通道控制器、长方形的电控多路换向阀,机体上面安装长条状的档板及长方体形状的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左边安装圆柱形的调速电机、右边安装圆柱形的支撑轮、中间安装环形输送带,机体上面的后左边安装长方体形状的显示器及长方体形状的五号气缸和t型检测头,机体上面的后右边安装长方体形状的滑动支架、圆筒状的胶筒、圆柱形的伺服电机,输送带将装有电机转子的模块送到检测头的下方、检测头下降对转子线圈进行检测、检测完毕由注胶筒注胶定位。

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其特征是包括机体1、档板2、一号气缸3、二号气缸4、三号气缸5、四号气缸6、调速电机7、皮带轮8、支撑轮9、输送带10、模块11、供气管12、一号光电感应器13、二号光电感应器14、五号气缸15、检测头16、显示器17、台架18、滑动支架19、伺服电机20、丝杠21、恒压阀22、注胶筒23、转子24、电源25、多通道控制器26、电控多路换向阀27、电源线28;

所述机体为长方体形状,上面的中间部位横向对称设置了两块长条状的档板、两块档板之间间隔3cm的距离、前档板的上面均匀设置了四个长方形的凹槽、后档板的左边顶端设置了圆柱形的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前端通过自身的中轴设置了圆柱形的皮带轮、皮带轮与两块档板的中间间隔位置对齐、两块档板右顶端的中间通过销轴设置了圆柱形的支撑轮、输送带为环形同时连接皮带轮及支撑轮设置于两块档板的中间,上面的前边纵向通过螺栓从左向右均匀设置了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上面的后左边向上通过支架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显示器,上面的后左边1/2处向上设置了五号气缸,上面的后右边设置了台架,内部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电源、长方体形状的多通道控制器、长方体形状的电控多路换向阀;

所述模块为长方体形状、设置于输送带的上面,上方设置了8个圆形凹槽、每个凹槽里面设置了一个圆盘状的转子、每个转子上面设置了一组环形线圈;

所述一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二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三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四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五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长方体形状的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上面、活塞杆的顶端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支架、支架的前面向下通过螺栓设置了t型检测头、检测头的底部向下垂直设置了8组圆柱形的探针;

所述台架为长方体形状,上面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恒压阀,前面的上方位置水平设置了长条状的燕尾条、燕尾条的中间水平设置了半圆形的凹槽,右边的上方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左边的中轴水平与圆柱形丝杠的右边连接;

所述滑动支架为长方体形状,前面的中间位置水平设置了两个长方形的支架、每个支架的上面各设置了两个圆孔、每个圆孔里面各设置了一个注胶筒,后面设置了长条状的燕尾槽、燕尾槽与台架上面的燕尾条啮合、燕尾槽的中间设置了环形的滚珠丝孔、丝杠贯穿于滚珠丝孔的内部;

所述注胶筒为圆筒状,上方设置了圆盘状的上盖,底部垂直设置了中空的针头;

所述一号光电感应器为圆柱形,设置于三号气缸后方正对面的档板的上面;

所述二号光电感应器为圆柱形,设置于四号气缸后方正对面的档板的上面;

所述电源通过圆形电源线同时与显示器、多通道控制器连接,多通道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同时与调速电机、一号光电感应器、二号光电感应器、伺服电机、电控多路换向阀连接,显示器通过电源线与检测头连接;

所述电控多路换向阀的进气口通过供气管与气泵连接,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前排通道通过中空圆形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恒压阀的下腔连接,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后排通道通过中空圆形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的上腔连接,恒压阀的上腔同时通过四根供气管分别与四个注胶筒的顶部连接。

有益效果:现有生产微型盘式电机的企业大部分使用的是分体式设备进行加工,由于分体式设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名工人操作,速度慢、产品故障率高、生产成本高。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采用长方体形状的机体、在内部安装长方形的电源、长方形的多通道控制器、长方形的电控多路换向阀,机体上面安装长条状的档板及长方体形状的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左边安装圆柱形的调速电机、右边安装圆柱形的支撑轮、中间安装环形输送带,机体上面的后左边安装长方体形状的显示器及长方体形状的五号气缸和t型检测头,机体上面的后右边安装长方体形状的滑动支架、圆筒状的胶筒、圆柱形的伺服电机,输送带将装有电机转子的模块送到检测头的下方、检测头下降对转子线圈进行检测、检测完毕由注胶筒注胶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的主视图;

图2为模块及转子的示意图;

图3为电源通过电源线同时与显示器、多通道控制器连接,多通道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同时与调速电机、一号光电感应器、二号光电感应器、伺服电机、电控多路换向阀连接,显示器通过电源线与检测头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前排通道通过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恒压阀下腔连接,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后排通道通过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上腔连接,恒压阀的上腔同时通过四根供气管分别与四个注胶筒的顶部连接的供气管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包括机体、档板、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调速电机(ac220v/25w)、皮带轮、支撑轮、输送带、模块、供气管、一号光电感应器(dc12v/0.5a)、二号光电感应器(dc12v/0.5a)、五号气缸、检测头(dc12v/2a)、显示器(dc12v5a)、台架、滑动支架、伺服电机(dc220v)、丝杠、恒压阀(8kpa/1kpa)、注胶筒、转子、电源(ac220v/30a、dc12v/10a)、多通道控制器(ac220v/25a、dc220v/20a、dc12v/5a)、电控多路换向阀(dc220v/10a、8kpa)、电源线(400v/4mm²x3);

所述机体为长方体形状,上面的中间部位横向对称设置了两块长条状的档板、两块档板之间间隔3cm的距离、前档板的上面均匀设置了四个长方形的凹槽、后档板的左边顶端设置了圆柱形的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前端通过自身的中轴设置了圆柱形的皮带轮、皮带轮与两块档板的中间间隔位置对齐、两块档板右顶端的中间通过销轴设置了圆柱形的支撑轮、输送带为环形同时连接皮带轮及支撑轮设置于两块档板的中间,上面的前边纵向通过螺栓从左向右均匀设置了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上面的后左边向上通过支架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显示器,上面的后左边1/2处向上设置了五号气缸,上面的后右边设置了台架,内部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电源、长方体形状的多通道控制器、长方体形状的电控多路换向阀;

所述模块为长方体形状、设置于输送带的上面,上方设置了8个圆形凹槽、每个凹槽里面设置了一个圆盘状的转子、每个转子上面设置了一组环形线圈;

所述一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二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三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四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圆柱形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后面、活塞杆的后顶端设置了长条状的卡板、卡板设置于前档板对应的凹槽里面;

所述五号气缸为长方体形状,内部的长方体形状的活塞杆延伸至气缸的上面、活塞杆的顶端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支架、支架的前面向下通过螺栓设置了t型检测头、检测头的底部向下垂直设置了8组圆柱形的探针;

所述台架为长方体形状,上面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恒压阀,前面的上方位置水平设置了长条状的燕尾条、燕尾条的中间水平设置了半圆形的凹槽,右边的上方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左边的中轴水平与圆柱形丝杠的右边连接;

所述滑动支架为长方体形状,前面的中间位置水平设置了两个长方形的支架、每个支架的上面各设置了两个圆孔、每个圆孔里面各设置了一个注胶筒,后面设置了长条状的燕尾槽、燕尾槽与台架上面的燕尾条啮合、燕尾槽的中间设置了环形的滚珠丝孔、丝杠贯穿于滚珠丝孔的内部;

所述注胶筒为圆筒状,上方设置了圆盘状的上盖,底部垂直设置了中空的针头;

所述一号光电感应器为圆柱形,设置于三号气缸后方正对面的档板的上面;

所述二号光电感应器为圆柱形,设置于四号气缸后方正对面的档板的上面;

所述电源通过圆形电源线同时与显示器、多通道控制器连接,多通道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同时与调速电机、一号光电感应器、二号光电感应器、伺服电机、电控多路换向阀连接,显示器通过电源线与检测头连接;

所述电控多路换向阀的进气口通过供气管与气泵连接,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前排通道通过中空圆形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恒压阀的下腔连接,电控多路换向阀的后排通道通过中空圆形供气管同时与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三号气缸、四号气缸、五号气缸的上腔连接,恒压阀的上腔同时通过四根供气管分别与四个注胶筒的顶部连接。

根据上述一种微型盘式电机线圈检测注胶机在使用时,工人先接通电源、通过多通道控制器上面的程序接口与电脑连接写入程序、设置多通道控制器控制调速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输送带每1.5秒移动一个模块的距离、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同时驱动一号气缸及二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各自带动前端的卡板将输送带上方的位置卡住、同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同步驱动五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内收缩通过顶端的支架带动检测头向下运动后暂停、然后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同时驱动一号气缸和二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及五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同步复位2秒后再次推出、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接收到二号光电感应器前方的光源被模块阻断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驱动四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带动前端的卡板将输送带上方的位置卡住、接收到二号光电感应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一号光电感应器开启、多通道控制器接收到一号光电感应器前方的光源被模块阻断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驱动三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带动前端的卡板将输送带上方的位置卡住、同时再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丝杠顺时针旋转驱动滑动支架向右匀速移动、同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给恒压阀供气0.2秒后暂停、在此同时伺服电机带动滑动支架向右每移动一个转子的距离电控多路换向阀给恒压阀供气0.2秒、连续供气四次后伺服电机带动滑动支架复位、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通过气体同时驱动三号气缸及四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各自带动前端的卡板复位、同时多通道控制器暂停二号光电感应器4秒工作时间、多通道控制器接收到一号光电感应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将一号气缸及二号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推出状态、以上程序依次循环、程序编写完毕后进行锁定,工人将所有注胶筒里面加注等量胶液,通过显示器上面的操作键开启多通道控制器、当模块断续从装配机传入输送带的上面后、输送带将模块送入两块档板之间、模块到达一号气缸的位置后被一号气缸卡住2秒后松开、模块到达二号气缸的位置后二号气缸将其卡住的同时五号气缸带动检测头下行、检测头底部的探针与转子上面的线圈结合后显示器将电信号瞬间传送给探针、探针将线圈的电阻值再回传给显示器、然后将所有线圈的阻值显示在显示器上面、此时工人快速浏览显示器并且记住异常阻值的位置待模块送出档板后工人将其挑出、2秒后一号气缸和二号气缸及五号气缸同步复位、模块到达二号光电感应器的前方后将光源阻断、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接收到回传信号后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将四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将模块卡住、待二号气缸再次放开后续模块后模块到达一号光电感应器的前方后将光源阻断、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接收到回传信号后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将三号气缸的活塞杆向外推出将模块卡住、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丝杠驱动滑动支架向右移动的同时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给恒压阀供气0.2秒、滑动支架向右每移动一个转子的距离电控多路换向阀给恒压阀供气0.2秒、恒压阀给注胶筒供气一次、注胶筒内部加压一次底部的针管就会向正下方的线圈上面注一滴胶、连续供气四次后伺服电机带动滑动支架复位、此时多通道控制器控制电控多路换向阀同时驱动三号气缸及四号气缸复位、同时多通道控制器暂停二号光电感应器4秒工作时间、由以上步骤依次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常规揭示,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实施对以上所述技术作出的任何等同变化的调整、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