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116发布日期:2019-10-08 19:1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恶劣的山野、森林、草原等林木密集地,由于气候干燥等环境因素极容易导致山火的产生。而山火属于电能远程传输过程采用的输电线路的严重危害因素之一,由于林木密集地属于大都属于无人监管区域,因此野外的输电线路在传输时需要及时被监控,以防止因山火导致输电故障。现有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8238935U的中国专利《一种输电线路的山火监测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监测雷达长期暴露在室外或高温环境导致设备损坏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备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内的固定轴,固定轴用于固定多光谱红外雷达,当需要进行监测时,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固定轴从第一壳体内上升,使红外雷达在不工作时受到壳体的保护。然而上述监测装置中由于固定轴即使伸入至第一壳体内,第二齿轮表面圆心处还是开设有圆形通孔,因此在不监测时,该装置还是与外界具有连通,若遇上雨雪或强风等恶劣气候时,固定轴上的监测雷达还是跟室外具有连通,容易导致监测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输电线路的监测装置长期暴露在室外恶劣环境下导致设备损坏的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开口和可将开口封闭的盖板;壳体内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板和监测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固设在壳体内底面上,升降板固接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顶部,监测装置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盖板底部表面设有支杆,支杆的底部安装在升降板的上表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板与其上的监测装置上升,并且升降板上升的时候还带动盖板同步上升,当监测装置从壳体中伸出至指定位置时,就可以对输电线路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当不检测时,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板与监测装置下降至壳体中空的内部,同时带动盖板将壳体顶部的开口封闭,此时监测装置就被安置在壳体内,因此可以有效防止野外恶劣的环境对监测装置的损害,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在图中:壳体1、盖板2、驱动气缸3、活塞杆4、升降板5、监测装置6、第一凹槽7、接线孔8、支杆9、第二凹槽10、滑块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输电线路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壳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和可将开口封闭的盖板2;壳体1内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板5和监测装置6,升降驱动装置固设在壳体1内底面上,升降板5固接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顶部,监测装置6设置在升降板5的顶部;盖板2底部表面设有支杆9,支杆9的底部安装在升降板5的上表面。监测装置6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在壳体1内升降,当需要进行山火监测时,可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将监测装置6提升至壳体1上方,此时壳体1开口处的盖板2也被升降板5顶部连接的支杆9带动向上提升,因此当监测装置6提升至壳体上方时,盖板2不会遮挡监测装置6的监测视线;当气候较为湿热时,可将监测装置6下降至壳体1的中空的内部,同时盖板2也下降至将壳体1顶部的开口盖住,进而确保壳体1内部的监测装置6被密封的环境进行保护。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7,各第一凹槽7分别相对壳体1中轴线呈中心对称,升降板5的侧壁分别设有与各第一凹槽7滑动配合的若干个凸部。升降板5的凸部可在第一凹槽7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因此可以带动监测装置6沿竖直方向伸出壳体1进行山火的监测,且由于凸部伸入至第一凹槽7内,可避免升降板5产生转动或颠簸。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凹槽7和升降板5的凸部分别设有四个,监测装置6设置在升降板5上表面的正中心。

所述支杆9设有四根且分别相对壳体1中轴线呈中心对称。

所述盖板2为向上凸起的球冠形的盖板,所述壳体1为圆筒形且盖板底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壳体1的最大径向尺寸,球冠形的盖板的底部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至少两个滑块11,各滑块11分别相对壳体1中轴线呈中心对称,壳体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各滑块11滑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二凹槽10。滑块11和第二凹槽10的配合可确保弧形的盖板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由于盖板呈向上凸起的球冠形,且盖板底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壳体1的最大径向尺寸,因此可以确保雨季时下落的雨滴不会流入壳体1内部,从而实现对监测装置6的保护,延长了监测装置6的使用寿命。

所述滑块11与所述第二凹槽10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用于防止滑块11脱出第二凹槽10。

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贯通的接线孔8,升降驱动装置底部通过穿过接线孔8连接有电源。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3或电动推杆,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4向上伸出并与升降板5的底部中心相连,用于带动升降板5在竖直方向产生位移。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