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线阵相机和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7745发布日期:2020-01-17 20:1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接触式线阵相机和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线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触式线阵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线阵相机检测系统为传统的ccd/cmos加光学镜头和光源的方式,在应用上有几下几大弊端:

1)由于需要安装镜头和光源,传统的线扫检测系统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高;

2)传统配套的线阵光源功耗大,衰减快;

3)传统光学镜头无法避免镜头畸变,难以对检测物体进行高质量的还原;

4)传统线阵相机采用编码器外触发拍照,由于编码器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脉冲从而导致相机无法稳定取图;

5)传统线阵检测系统由线阵相机,镜头及光源等组成,硬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接触式线阵相机和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头安装调试复杂、镜头畸变、进度低、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接触式线阵相机,用于获取检测目标的图像信息,包括线性排列的感光元件阵列和柱形透镜阵列,在所述柱形透镜阵列和所述检测目标之间,还设有沿所述柱形透镜阵列延伸设置的光源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结构为倾斜设置的led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导光带。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带一侧的脉冲光源。

进一步地,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检测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检测目标的运动控制平台以及上述的接触式线阵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控制平台包括:

运动控制线,控制所述检测目标的输送速度,输出行触发采集信号至所述接触式线阵相机使其检测速度与所述检测目标输送速度同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接受检测数据并拼接图像、矫正图像的上位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触式线阵相机和检测系统省去了传统的光学镜头和光源,成本上较传统线阵相机系统具有优势,给安装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无传统光学镜头的几何畸变,扫描行的坐标由光栅提供,保证扫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式线阵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式线阵相机的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接触式线阵相机,用于获取检测目标4的图像信息,包括线性排列的感光元件阵列1和柱形透镜阵列2,容易理解的是,感光元件阵列1即多个感光元件组成的阵列,柱形透镜阵列2即多个柱形透镜组成的阵列。在柱形透镜阵列2和检测目标4之间设有光源结构3,其沿柱形透镜阵列2延伸设置。

在检测过程中,光源结构3发出光线照射检测目标4,光线反射后通过各柱形透镜进入对应的感光元件,由感光元件阵列1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上位机处理后,生成对应的图像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接触式线阵相机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更好的整体集成性,省去了传统成像方式的镜头和光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便携性,给安装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采用柱形透镜实现物体与感光元件1:1成像,无传统光学镜头的几何畸变;

3)扫描行的坐标由光栅提供,保证扫描精度;

4)由于省去了镜头和光源,成本上较传统线阵相机系统具有优势。

优选的,接触式线阵相机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感光元件阵列1的电信号放大,便于上位机处理。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光源结构3为倾斜设置的led光源3,集成的led光源3可有效控制设备功耗,从而使用寿命更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其他的光源实现,例如荧光灯。

具体地,光源结构3包括导光带31,其呈带状,能够发出与柱形透镜阵列2形状对应的光线,便于扫描检测目标4。更进一步地,光源结构3还包括设置于导光带31一侧的脉冲光源32,脉冲光源32可发出特定颜色的脉冲光线,以满足检测目标4的扫描要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检测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检测目标4的运动控制平台以及上述的接触式线阵相机。采用接触式线阵相机配合运动控制平台扫描检测目标4,其同样具有安装调试方便、成本低、扫描进度高等特点。

优选的,运动控制平台包括运动控制线,用于控制检测目标4的输送速度,输出行触发采集信号至接触式线阵相机使其检测速度与检测目标4输送速度同步。

检测系统还包括上位机,需安装通用的图像采集demo软件,负责图像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用于接受检测数据,对图像进行图像软件平场校正,图像镜像处理及自动拼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