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计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7415发布日期:2019-12-20 20:0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温湿度计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计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计是常规的计量器具,一般用来监控环境温度和湿度。根据检定规程的要求,温湿度计需要在封闭的空间内静置检定。现有技术中,温湿度计通常放入检定箱内进行检定。常规检定箱为长方体,通常有三面观察窗,顶部安装有照明灯,其容积一般不小于40l。检定箱内设置有检定架,被检温湿度计悬挂于检定架上并放入检定箱后,待箱内温湿度稳定一定时间后通过观察窗读取温湿度计示值来达到检定目的。

专利cn208269952u公布了一种温湿度计检定支架,其四根纵向杆顶部经三根水平方向布置的水平杆连接在一起形成“∏”字形结构,并以吊挂方式使得温湿度计直立放置进行检定;由于重力作用温湿度计悬挂后与地面垂直,使得顶部安装的照明灯灯光与温湿度计屏幕几乎平行,不利于数据的读取;且单次悬挂温湿度计数量有限,挂满温湿度计会导致温湿度计处于垂直或平行出风口,影响箱内通风,影响箱内的温湿度均匀度,加大了温湿度检定不确定度。专利cn206618433u公布了一种用于检定机械式温湿度计的装载及运动装置,其检定仪表架为“类长方体”,当温湿度箱内温湿度温度后通过中心转轴使不同面旋转至玻璃窗进行读数;此时,温湿度检定箱截面最小宽度需大于仪表架截面两对角线长度,即温湿度箱与仪表架截面需设计为正方形,降低了温湿度箱的使用率;由于常规温湿度检定箱三面(正面、左右两面)均可读数,通过旋转轴方式并不能极大提高温湿度计检定效率;且结构复杂会温湿度箱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计检定装置。该温湿度计检定装置悬挂和支撑的被检温湿度计与水平面间呈一定角度,利于数据读取及保证装置内的通风及温湿度的均匀度;同时,利于满足多个不同型号温湿度计的悬挂支撑与检定;且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湿度计检定装置,其悬挂和支撑的检温湿度计悬挂支撑后与水平面间呈一定角度,利于数据读取及保证装置内的通风及温湿度的均匀度;同时,利于满足多个不同型号温湿度计的悬挂支撑与检定;且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计检定装置,包括检定架和放置所述检定架的检定箱;所述检定架包括检定架本体和悬挂于所述检定架本体上的多排挂钩;所述检定架本体为多面体框架结构且至少有一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多个被检温湿度计通过多排挂钩悬挂于所述检定架本体的框架结构上,所述检定架本体至少有一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利于被检温湿度计悬挂后形成一定倾斜角度;此处所述的向外是指由检定架本体中心指向外部的方向;放置所述检定架的检定箱腔体优选为长方体,检定箱的前面和两侧面为观察窗,检定箱的上面设置有照明灯,优选沿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方向设置两个或以上照明灯,利于被检温湿度计表上的数据观察与读取;检定箱的后面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设置于检定箱的下面,所述出气口由多个靠前排布的出气孔组成,利于检定箱内的通风及保证温湿度均匀性。

进一步,所述检定架本体由多个横杆和侧杆端对端搭建而成且至少为六面体框架结构;优选为六面体框架,六面体框架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易加工制造;所述检定架本体的多个横杆和侧杆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检定架本体至少有四个面为梯形;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的六个面均为梯形,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的后横梁长度大于前横梁长度,利于被检温湿度计的倾斜悬挂布局,及利于悬挂后的被检温湿度计在顶部光线下的数据观察与读取;优选检定架本体的后面垂直于水平面,利于检定架本体的紧凑布局及检定箱3腔体空间的充分利用;

进一步,所述六面体框架结构中至少有三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的两侧面和前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利于检定架前面及两侧与观察窗上午对应位置悬挂的被检温湿度计的倾斜布局,利于悬挂后的被检温湿度计在顶部光线下的数据观察与读取;此处所述的向外是指由检定架本体的重心指向检定架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检定架本体的前面与下面的夹角范围为70至89°,优选夹角为80°;在该最佳夹角下,利于正面悬挂的温度计的数据读取的同时,保证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检定架本体的两侧面与下面的夹角范围为70至89°,优选夹角为80°;在该最佳夹角下,利于两侧面悬挂的温度计的数据读取的同时,保证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检定架本体的上面和下面为水平设置且下面面积大于上面面积;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固性,及进一步利于被检温湿度计的倾斜悬挂布局及悬挂后的数据观察与读取,同时利于通风和保证环境内温湿度的均匀性设计;

进一步,所述检定架本体的上面和下面之间按照设定的间距水平设置有至少每层均包括前横杆和两侧横杆的多层中间层框架;沿侧杆设置的多层中间层框架和上面框架的前横杆与两侧横杆构成多层悬挂杆;所述多层中间层框架对应设置后横杆,更利于提高检定架的稳固性;所述多层悬挂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且具有光滑外表面,利于减少挂钩与悬挂杆间的磨损;根据不同型号的温湿度的规格参数设定不同的间距,利于在保证结构稳固性的同时悬挂不同型号的多个温湿度计;所述多层悬挂杆与侧杆固定连接,连接关系简单;所述多层悬挂杆与侧杆间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挂钩包括挂环和挂钩本体;所述挂环为类环形;所述挂钩本体一端与挂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勾住温湿度计的弯曲部;挂环的类环形设计,利于挂钩悬挂于悬挂杆上;弯曲部的弯曲弧度及弯曲深度设计以利于被测温湿度计的稳定勾住为宜;所述挂环与挂钩本体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一体成型或焊接成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挂钩通过挂环悬挂于悬挂杆上;所述挂钩可沿悬挂杆长度方向移动,利于悬挂的被检温湿度计沿水平方向(即悬挂杆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调整;优选所述挂环的环孔尺寸大于悬挂杆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挂环与悬挂杆间的接触位置作圆弧光滑处理,利于挂钩沿悬挂杆长度方向平稳移动的同时减少移动磨损;

进一步,还包括多层支撑杆;所述多层悬挂杆均沿侧杆向下按照设定的间距对应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多层支撑杆与侧杆固定连接,连接关系简单;悬挂于悬挂杆上的被测温湿度计底部支撑于支撑杆上,通过支撑杆及支撑杆上的悬挂杆间的间距调整,利于多个不同型号的被测温湿度计的悬挂与支撑,利于保证被测温湿度计悬挂支撑后与水平面保持一定夹角,利于温湿度数据的读取及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同时利于支撑杆与其下横杆(悬挂杆也为横杆)的间距保留,进一步利于通风和保证环境内温湿度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计检定装置悬挂和支撑的检温湿度计经悬挂支撑后与水平面间呈一定夹角,利于数据读取及保证被检温湿度计读数的准确性;通过悬挂杆与支撑杆间的间距调整,利于满足多个不同型号温湿度计的悬挂支撑与检定,保证装置内的通风及温湿度的均匀度及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同时,该温湿度计检定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定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检定架,11-检定架本体,12-支撑杆,2-挂钩,21-挂环,22-挂钩本体,3-检定箱,31-观察窗,32-照明灯,33-进气口,34-出气口,4-温湿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定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定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温湿度计检定装置,包括检定架1和放置所述检定架1的检定箱3;所述检定架1包括检定架本体11和悬挂于所述检定架本体11上的多排挂钩2;所述检定架本体11为多面体框架结构且至少有一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多个被检温湿度计4通过多排挂钩悬挂于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框架结构上,所述检定架本体11至少有一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利于被检温湿度计4悬挂后形成一定倾斜角度;此处所述的向外是指由检定架本体11的中心指向检定架本体11的外部;放置所述检定1架的检定箱3腔体优选为长方体,所述检定箱3前面和两侧面构成观察窗31,检定箱3的上面设置有照明灯32,优选沿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方向设置两个或以上照明灯32,利于被检温湿度计4上的数据观察与读取;检定箱3的后面设置有进气口33,出气口34设置于检定箱3的下面,所述出气口34由多个靠前排布的出气孔组成,进一步利于检定箱3内的通风及保证温湿度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定架本体11由多个横杆和侧杆端对端搭建而成且至少为六面体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为六面体框架,六面体框架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易加工制造;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多个横杆和侧杆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定架本体11至少有四个面为梯形;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六个面均为梯形,更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后横梁长度大于前横梁长度,利于被检温湿度计4的倾斜悬挂布局,及利于悬挂后的被检温湿度计4在顶部光线下的数据观察与读取;优选检定架本体11的后面垂直于水平面,利于检定架本体11的紧凑布局及检定箱3腔体空间的充分利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六面体框架结构中至少有三个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优选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两侧面和前面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利于检定架1前面及两侧与观察窗上午对应位置悬挂的被检温湿度计4的倾斜布局,利于悬挂后的被检温湿度计4在顶部光线下的数据观察与读取;此处所述的向外是指由检定架本体11的重心指向检定架本体11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前面与下面的夹角范围为70至89°,优选夹角为80°;在该最佳夹角下,利于正面悬挂的温度计的数据读取的同时,利于保证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两侧面与下面的夹角范围为70至89°,优选夹角为80°;在该最佳夹角下,利于两侧面悬挂的温度计的数据读取的同时,利于保证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上面和下面为水平设置且下面面积大于上面面积;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固性及进一步利于被检温湿度计4的倾斜悬挂布局及悬挂后在顶部光线下的数据观察与读取,同时利于通风和保证环境内温湿度的均匀性设计。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定架本体11的上面和下面之间按照设定的间距水平设置有至少每层均包括前横杆和两侧横杆的多层中间层框架;如图1所示,沿侧杆设置的多层中间层框架和上面框架的前横杆与两侧横杆构成多层悬挂杆;所述多层中间层框架对应设置后横杆,更利于提高检定架1的稳固性;所述多层悬挂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且具有光滑外表面,利于减少挂钩2与悬挂杆间的磨损;根据不同型号的温湿度的规格参数设定不同的间距,利于在保证结构稳固性的同时悬挂不同型号的多个温湿度计;所述多层悬挂杆与侧杆固定连接,连接关系简单;所述多层中间层框架与多个侧杆间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挂钩2包括挂环21和挂钩本体22;所述挂环21为类环形;所述挂钩本体22一端与挂环2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勾住温湿度计4的弯曲部;挂环21的类环形设计,利于挂钩2悬挂于悬挂杆上;弯曲部的弯曲弧度及弯曲深度设计以利于被测温湿度计4的稳定勾住为宜;所述挂环21与挂钩本体22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一体成型或焊接成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2通过挂环21悬挂于悬挂杆上;如图所示,所述挂钩2可沿悬挂杆长度方向移动,利于悬挂的被检温湿度计4沿水平方向(即悬挂杆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调整;优选所述挂环21的环孔尺寸大于悬挂杆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挂环21与悬挂杆间的接触位置作圆弧光滑处理,利于挂钩2沿水平方向平稳移动的同时减少移动磨损。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层支撑杆12;如图1所示,所述多层悬挂杆均沿侧杆向下按照设定的间距对应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多层支撑杆12与侧杆固定连接,连接关系简单;悬挂于悬挂杆上的被测温湿度计4底部支撑于支撑杆12上,通过支撑杆12及支撑杆12上的悬挂杆间的间距调整,利于多个不同型号的被测温湿度计4的悬挂与支撑,利于保证被测温湿度计4悬挂支撑后与水平面保持一定夹角,利于温湿度数据的读取及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同时利于支撑杆12与其下横杆(悬挂杆也为横杆)的间距保留,进一步利于通风和保证环境内温湿度的均匀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