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5674发布日期:2020-02-14 15:3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丸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爆珠卷烟,就是在卷烟滤嘴中嵌有包裹着液态物质的胶囊,使用时可以按照消费者的意愿将其捏破,使胶囊内容物流出,丰富卷烟口感。随卷烟焦油释放量逐年降低,卷烟口味有所变淡,因而以爆珠添加为代表的香味补偿技术在烟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近些年,国内烟草行业初步在爆珠滤棒的生产设备、检测装置以及爆珠对烟气有害成分的影响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滴丸也叫做爆珠、香丸,是可挤破的珠子,挤破时具有爆开的感觉,主要是在卷烟的过滤嘴中使用,也就是常说的爆珠烟。滴丸在外观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360°的成像检测,传统的检测方式为:让滴丸在皮带上自由滚动,然后进行检测,这样使得滴丸外观检测的面积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多个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针头的一端通过管路与一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注射器针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滴丸的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抽气装置为一负压风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路上设有负压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口的直径为0.9-1.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路包括总管路和多个分管路,所述总管路的一端与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分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多个分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注射器针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对滴丸表面的遮盖少,使得检测的面积可以达到滴丸表面积的93%-9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风机;2、管路;3、负压表;4、注射器针头;5、滴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滴丸外观检测吸附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多个注射器针头4,所述注射器针头的一端通过管路2与一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注射器针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滴丸5的口。注射器针头的口为平整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抽气装置为一负压风机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管路上设有负压表3。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口的直径为0.9-1.2mm。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管路包括总管路和多个分管路,所述总管路的一端与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分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多个分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注射器针头连接。

检测台的正面开设有排风口,负压风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检测台下方。

工作原理:首先,将负压风机连接外接电源,启动负压风机,负压风机使注射器针头的内部产生负压,滴丸放在注射器针头的口上时,便能得到固定。

1、试验材料:2.8mm爆珠若干、3.5mm爆珠若干。

2、试验设备及仪器:负压风机一台、负压表一块、注射器针头(14g、15g、16g、17g、18g)各一个、百分表一块、显微镜可调节平台一台、连接管道及快插接头若干。

二、试验内容

1、同负压情况下对2.8mm及3.5mm爆珠进行针头孔径吸附梯度实验。

2、同针头孔径情况下对2.8mm及3.5mm爆珠进行负压梯度实验。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一)针头选取实验

①分别测量14g~18g针头外径,计算孔径面积;

②分别计算2.8mm/3.5mm爆珠标准球体表面积及在工艺允许范围内的最小/最大球体表面积;

③将针头孔径面积与爆珠球体表面积进行对比,计算遮挡面积;

④试验结果分析。

(二)同负压情况下对2.8mm爆珠进行针头孔径梯度实验

①选取一颗合格跨越爆珠;

②由于负压风机所产生负压范围为0~-68.275kpa,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将负压大小调节为-65kpa;

③使用孔径为15g(内径为1.4mm)、16g(内径为1.2mm)、17g(内径为1.1mm)、18g(内径为0.9mm)针头进行实验,每个针头进行五次吸附实验,并记录最高吸附高度;

④试验结果分析。

(三)同负压情况下对3.5mm爆珠进行针头孔径梯度实验

①选取一颗合格国酒香30爆珠;

②将负压大小固定为-65kpa;

③使用孔径为15g(内径为1.4mm)、16g(内径为1.2mm)、17g(内径为1.1mm)、18g(内径为0.9mm)针头进行实验,每个针头进行五次吸附实验,并记录最高吸附高度;

④试验结果分析。

(四)同针头孔径下对2.8mm爆珠进行负压梯度实验

①选取15g(内径为1.4mm)针头;

②调节负压大小0kpa~-65kpa(每5kpa为一个梯度)进行测试,每个梯度进行五组实验,并记录最高吸附高度;

③对16g、17g、18g针头重复以上两个步骤;

④试验结果分析。

(五)同针头孔径下对3.5mm爆珠进行负压梯度实验

①选取15g(内径为1.4mm)针头;

②调节负压大小0kpa~-65kpa(每5kpa为一个梯度)进行测试,每个梯度进行五组实验,并记录最高吸附高度;

③对16g、17g、18g针头重复以上两个步骤;

④试验结果分析。

四、试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一)针头选取实验

1、孔径大小所占爆珠面积对比

根据球体表面积公式s=4πr²(π取值3.14),由于工艺标准2.8mm/3.5mm爆珠粒径允差为±0.2mm,可得标准2.8mm爆珠表面积s标准=24.6176mm²,smin=21.2264mm²,smax=28.26mm²;标准3.5mm爆珠表面积s标准=38.465mm²,smin=34.1946mm²,smax=42.9866mm²

(1)测量的出14g针头外径为2.3mm、15g针头外径为1.8mm、16g针头外径为1.6mm、17g针头外径为1.5mm、18g针头外径为1.2mm、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²(π取值3.14)可得14g~18g针头孔径面积分别为:s14g=4.1526mm²;s15g=2.5434mm²;s16g=2.0096mm²;s17g=1.7662mm²;s18g=1.1304mm²;

(2)将针头孔径面积与爆珠球体表面积对比可得:

①2.8mm爆珠:

s14g/smin=4.1526/21.2264≈19.56%;s14g/s标准=4.1526/24.6176≈16.87%;s14g/smax=4.1526/28.26≈14.69%;

s15g/smin=2.5434/21.2264≈11.98%;s15g/s标准=2.5434/24.6176≈10.33%;s15g/smax=2.5434/28.26=9%;

s16g/smin=2.0096/21.2264≈9.48%;s16g/s标准=2.0096/24.6176≈8.16%;s16g/smax=2.0096/28.26≈7.11%;

s17g/smin=1.7662/21.2264≈8.32%;s17g/s标准=1.7662/24.6176≈7.17%;s17g/smax=1.7662/28.26≈6.25%;

s18g/smin=1.1304/21.2264≈5.32%;s18g/s标准=1.1304/24.6176≈4.59%;s18g/smax=1.1304/28.26=4%;

②3.5mm爆珠:

s14g/smin=4.1526/34.1946≈12.14%;s14g/s标准=4.1526/38.465≈10.79%;s14g/smax=4.1526/42.9866≈9.66%;

s15g/smin=2.5434/34.1946≈7.44%;s15g/s标准=2.5434/38.465≈6.61%;s15g/smax=2.5434/42.9866≈5.91%;

s16g/smin=2.0096/34.1946≈5.88%;s16g/s标准=2.0096/38.465≈5.22%;s16g/smax=2.0096/42.9866≈4.67%;

s17g/smin=1.7662/34.1946≈5.16%;s17g/s标准=1.7662/38.465≈4.59%;s17g/smax=1.7662/42.9866≈4.11%;

s18g/smin=1.1304/34.1946≈3.31%;s18g/s标准=1.1304/38.465≈2.94%;s18g/smax=1.1304/42.9866=≈2.63%;

(4)由对比数据可看出,15g针头对2.8mm爆珠的遮挡面积最大可到19.56%,不利于检测,暂不考虑使用此型号针头进行实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