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传输组件和轮胎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7590发布日期:2020-01-24 12: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激光传输组件和轮胎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传输组件、轮胎检测仪。



背景技术:

激光检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如激光干涉测长、激光测距、激光测振、激光测速、激光散斑测量、激光准直、激光全息、激光扫描、激光跟踪、激光光谱分析等都显示了激光测量的巨大优越性。激光外差干涉是纳米测量的重要技术。激光测量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不影响被测物体的运动,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检测时间短,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现有的激光检测技术一般都为直线测量,这样的测量方式具有较长的测距,对于产品来说,会需要较大的外形结构来支撑该测量方式。如何尽可能的减小外形结构的情况下,实现激光传输测量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传输组件、轮胎检测仪和轮胎检测系统,该激光传输组件、轮胎检测仪和轮胎检测系统实现了尽量减小装置大小的情况下实现等距离的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传输组件,该激光传输组件包括:机壳;激光发射器,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发射激光信号;激光变向模块,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将接收的所述激光信号的方向改变至朝待测物体的方向,还用于将接收的从所述待测物体反射的激光信号的方向改变至待采集方向;激光接收器,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接收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

优选地,该激光变向模块包括:固定子模块,固定于所述机壳中;反射子模块,置于所述固定子模块的表面,并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器,用于反射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信号和将所述待测物体反射的激光信号发送至所述激光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机壳包括:密封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发射器、激光变向模块和所述激光接收器;透镜,置于所述密封壳体上,与所述密封壳体配合用于密封所述激光发射器、激光变向模块和所述激光接收器,并用于供所述激光信号穿过。

优选地,该激光传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透镜处于同一个密封壳体的端面的滑条,且所述滑条凸出所述密封壳体的端面。

优选地,该激光传输组件还包括:固定盒,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固定盒的第一容纳腔和能够容纳所述激光变向模块相配合的第二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胎检测仪,该轮胎检测仪包括:根据上述的激光传输组件,用于获得实际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控制模块,置于所述机壳中并电连接于所述激光接收器,用于根据预设的激光信号对应的轮胎的磨损值,确定与实际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对应的轮胎的磨损值;显示模块,置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磨损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输入子模块,置于所述机壳中,用于输入选择信号的类型;分析子模块,置于所述机壳中,用于预设各个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确定与所述输入的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分析子模块,用于显示与所述输入的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

优选地,该轮胎检测仪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置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图像数据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地,该轮胎检测仪还包括:声音输出模块,置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的预设语音信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激光传输组件结构较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利用激光变向模块实现激光的变相,利用空间结构的改变实现了距离装置结构的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传输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1c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测试原理图;

图1d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激光传输组件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胎检测仪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胎检测仪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轮胎200轮胎检测仪

300激光信号

11机壳12激光发射器

13激光接收器14激光变向模块

15固定子模块16反射子模块

17密封壳体18透镜

19固定盒20图像采集模块

21显示模块22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1a、图1b、图1c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以轮胎100为待测物体进行实施例的说明,当然,测量物体还可以是别的物品,比如地面、桌面等平整度的测量都可采用该结构。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中标明了产品的位置和结构。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1c为现有技术的的工作原理图。图1d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激光传输组件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和图1c都只表示激光信号300发出时的原理,接收时的原理与发出的相类似。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传输组件,该激光传输组件包括:机壳11。机壳11的作用在于固定所有的下述部件,用于稳固所有部件使其不会晃动。激光发射器12(图中所示在背面,发射信号部分应该在与之相反的正面),置于所述机壳11的内部,用于发射激光信号300,主要左右是发射激光信号300,该激光信号300为检测信号,内部携带了检测的内容。激光变向模块14,置于所述机壳11的内部,用于将接收的所述激光信号300的方向改变至朝轮胎100的方向,还用于将接收的从所述轮胎100反射的激光信号300的方向改变至待采集方向。其中,所述激光变相模块可以实现内部激光信号300的变相,例如图1b所示,在机壳11紧贴轮胎100时,测量距离为d1,而在图1c中,在机壳11紧贴轮胎100时,测量距离为d2,其中,需要d2=d1,因此在机壳11位置固定的情况下,l2的厚度明显是要大于l1的厚度的,因此,本申请的结构可以减小机壳11的厚度,实现装置的缩小化。激光接收器13,置于所述机壳11的内部,用于接收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300。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利用激光变向特性,通过设计相配合的装置实现激光的变相传输,从而改变了空间的结构位置,从而在确保激光传输的情况下,缩小了装置的结构。

优选地,如图1a所示,为了实现激光的变相,对激光变向模块14进行进一步的限定说明。该激光变向模块14可以包括:固定子模块15,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中。固定子模块15用于固定反射子模块16,主要与机壳11相配合实现反射子模块16固定的作用。其中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螺母固定或者如图1a中所示的卡合固定。固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本激光变相模块还可以包括:反射子模块16,置于所述固定子模块15的表面,并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12和所述激光接收器13,用于反射所述激光发射器12发射的激光信号300和将所述轮胎100反射的激光信号300发送至所述激光接收器13。其中,反射子模块16可以是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激光信号300,并在在接收的时候也可以反射激光信号300,从而利用一个结构实现了发射和接收的两种功能。

优选地,如图1d所示,为了实现壳体的密封,所述机壳11可以包括:密封壳体17,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发射器12、激光变向模块14和所述激光接收器13。透镜18,置于所述密封壳体17上,与所述密封壳体17配合用于密封所述激光发射器12、激光变向模块14和所述激光接收器13,并用于供所述激光信号300穿过。

其中,密封壳体17的作用在于密封内部的上述部件。另外上述的透镜18的作用在于,方便激光信号300的传输。并能防止激光发射器12和激光接收器13的损坏,避免外界环境光对其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优选地,为了避免透镜直接与轮胎面接触,造成污垢对激光窗口污染和磨损,导致测量准确性降低,如图1d所示,该激光传输组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透镜处于同一个密封壳体的端面的滑条22,且所述滑条22凸出所述密封壳体的端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手持设备将设备底部滑条22贴合轮胎表面,从轮胎的内测匀速移动到轮胎外侧,完成轮胎的面上一条线的花纹深度的测量。其中,滑条22采用超润滑材料,保证设备匀速滑动,从而降低手抖对测量数据的不稳定影响。再次,滑条22采用耐磨材料,避免轮胎表面沙子等污垢快速磨损滑条22,从而降低操作手法对数据稳定性的影响。

优选地,为了实现激光发射器12和所述激光接收器13的单独固定,确保其不会发生位置的移动,该激光传输组件还可以包括:固定盒19,置于所述机壳11的内部,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激光发射器12和所述激光接收器13。

其中,本实施例中,激光发射器12和激光接收器13的位置设置较为关键,无论设计在什么位置,其都不能发生移动。其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激光的传输和激光的接收,进一步影响激光的测量。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固定盒19和所述激光变向模块14的固定,所述机壳1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固定盒19的第一容纳腔和能够容纳所述激光变向模块14相配合的第二容纳腔。

其中,上述的第一容纳腔为一个固定凸起,用于限制固定盒19的位置移动。第二容纳腔实际为一个顶杆,用于阻止激光变向模块14的滑动,并通过激光变相模块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盒19上,确保激光变向模块14在固定盒19固定的情况下也固定。除此之外,设计上述结构的好处还在于,当固定盒19可以发生滑动的情况下,上述结构可以确定激光变向模块14与固定盒19一起滑动,尽可能避免对测量造成影响。

图2是轮胎检测仪2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是在图1a-图1d的激光传输组件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实际即为在机壳11中加入了更多的部件用于监测轮胎100的磨损值。图3是轮胎检测仪200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检测仪200,该轮胎检测仪200包括:根据上述的激光传输组件,用于获得实际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300。控制模块,置于所述机壳11中并电连接于所述激光接收器13,用于根据预设的激光信号300对应的轮胎100的磨损值,确定与实际待采集方向的激光信号300对应的轮胎100的磨损值。显示模块21,置于所述机壳11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磨损值。

其中,该激光信号300承载了轮胎100的磨损数据,其中,控制模块的输入为激光信号300,输出为轮胎100磨损值。本结构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激光传输组件来实现激光信号300的传输和接收,减小了轮胎检测仪200的厚度,便于轮胎检测仪200的便携式携带。

可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模块及其接口实现的是常规的接收数据功能,可采用单片机、dsp等常规器件来进行配置,不需要进行程序上的实质改进。该控制器的功能为提前写入的数据,采用其常规接口,实现数据的输入和数据的输出,不需要实质改进。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输入子模块,置于所述机壳11中,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入选择信号的类型;分析子模块,置于所述机壳11中,用于预设各个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确定与所述输入的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块21,电连接于所述分析子模块,用于显示与所述输入的选择信号的类型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

其中,所述输入子模块可以输入信号,并且可以输入选择信号的类型,该类型可以是以图标形式展现或以数字形式展现等。分析子模块,内部预存有与操作数据相对应的数据展现方式,根据数据的类型分析处展现方式并传输至显示模块21进行显示。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轮胎检测仪200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模块20,置于所述机壳11的外表面,其处理部分在机壳11的内表面,其中,图2中为内表面的结构,而在图1d中可以看出在外表面的样式,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图像数据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20可以实现图像数据的采集,图像采集模块20可以是摄像头等部件,主要用于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主要用于对此进行记录,方便后期对数据的使用。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轮胎检测仪200还可以包括:声音输出模块,置于所述机壳11的外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的预设语音信号。

其中,声音传输模块可以实现声音的传输和处理,根据声音的设定可以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的预设语音信号。语音信号可以是“我们要开始检测了”“轮胎100的磨损状况较为严重”“轮胎100的磨损状况为良好”等语音数据。用户可直观得到最终的判断信号。对于轮胎100的磨损情况判断,可以采用下述的方式:激光传输组件获取的轮胎100反馈的激光信号300;

控制模块处理该激光信号300得到磨损值,并根据该磨损值进行判断分析:该磨损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该磨损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得到判断结果小于第一预设值为优秀,大于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良好,大于第二预设值则为不合格。

声音传输模块在结果为优秀情况下,输出语音信号“轮胎100的磨损状况为优秀”;声音传输模块在结果为良好情况下,输出语音信号“轮胎100的磨损状况为良好”;声音传输模块在结果为不合格情况下,输出语音信号“轮胎100的磨损状况较为严重,请立即更换轮胎100”。

除上述内容之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100检测系统(并未图示出),该轮胎100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激光传输组件或上述的轮胎检测仪200。

该轮胎100检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轮胎检测仪200和激光传输组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