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1727发布日期:2020-03-24 14:4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



背景技术:

现在植物液流检测装置中,没有专用的箱体,进而将内部的电子元件随意的固定,使得其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植物液流检测装置在工作时置于野外,在箱体上随意开设用于固定电子元件的螺钉孔会导致箱体容易被锈蚀,并且容易导致虫子和水汽进入箱体内部,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

并且,现在用于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需要通过搭建支撑架进行固定,使得安装麻烦,同时增加了探头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线体长度,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体容易导致虫子和水汽进入箱体内部,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且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包括外壳,外壳的下端内部设有电源安装板,且电源安装板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在外壳的下端内表面,电源安装板上方且在外壳的两侧面依次设有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平行设置且形成卡接槽,第一卡板上方且在外壳的内部上端设有与第一托板平行的第二托板;外壳的背板中部且在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之间设有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竖直设在同一直线上,在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所在直线的两侧设有多根螺钉柱,且多根螺钉柱垂直于外壳的背板设置且设在外壳的内部;螺钉柱外侧套设有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长度大于螺钉柱的长度;外壳的背板的外侧且对应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均设有遮雨块,且外壳的背板上连接有扎箍,且扎箍连接在遮雨块两侧的背板上;外壳的正面且在外壳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电源安装板的横截面呈“凵”字形,在电源安装板的两侧且在正面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上通过第二螺钉固定有压板。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第二固定块由电源安装板的两侧边折边形成,且电源安装板通过第二固定块边沿与外壳两侧面焊接固定。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第一托板的宽度大于第一卡板,且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三螺纹孔。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第二托板上设有第四螺纹孔。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螺钉柱为四根且均匀分布。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第一固定块设有4块且均匀分布。

所述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中,外壳的顶板呈弧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通过在外壳内部下端设置电源安装板,电源安装在电源安装板上,在电源安装板上方且在外壳的左右两侧板上焊接第一托板、第一卡板和第二托板,其中,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形成卡槽,方便数据采集器的安装,第二托板用于安装加热器,因此不需要再外壳上开设电器元件的安装孔,避免虫子和水汽进入箱体内部,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箱体背面设置扎箍,在安装时直接通过扎箍将箱体安装在树干上,不需要额外设置支撑架进行支撑,方便简单,并且减少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的外壳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

其中,参阅图1至图4,所述植物液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主要由外壳1和盖板15组成,外壳1的背板设有扎箍5,箱体通过现有的扎箍5固定在树干上,且安装箱体在对应安装探针的位置,使得在安装植物液流检测装置不需要搭建支撑架,而是通过扎箍直接固定,方便简单,并且减少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具体的,箱体内部设有电源2、加热器4和数据采集器3,电源2用于为加热器4和数据采集器3供电,加热器4用于对加热探针72加热,并且通过加热探针实现热传递,将热量在安装加热探针的通孔中与树干的输水组织中的水分交换,并通过第一探针71、第二探针73探测其温度,并通过对比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的温差以及加热探针温度,估算出其大概蒸腾量,进而确定哪类植物适合用于治理石漠化。

其中,电源、数据采集器和加热器在外壳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数据采集器分别与加热器和电源电线连接,且数据采集器电线连接有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加热器电线连接有加热探针,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竖直穿过外壳的背板且设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加热探针设在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之间,第一探针设在加热探针的正上方。

具体的,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均设在外壳的背板的中部,且设在加热器和数据采集器之间,而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竖直穿过外壳的背板且设在一条直线上且将第一探针、第二探针与加热探针之间的距离均设为35-40mm,并且第一探针与加热探针的距离和第二探针与加热探针的距离相等。

参阅图5,外壳的背板中部且在内部一侧设有两个或以上螺钉柱18,优选为四个,螺钉柱上固定有第三螺钉21,且第三螺钉上设有固定块6,固定块6与螺钉柱1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4,使得固定块可沿第三螺钉的轴向移动,其中,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且外壳的背板对应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设有穿过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的通孔19。

上述中,通过设置四个螺钉柱,且将四个螺钉柱设在通孔对应的四角上,而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均固定在固定块上,而固定块则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在螺钉柱上,实现其固定。其中,在固定块与螺钉柱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得固定块可沿第三螺钉的轴向移动,即通过调节第三螺钉与螺钉柱的螺纹配合长度来控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在对应的通孔内的深度,使得检测位置置于树干的边材层。由于每个树干的边材层到树干的外表面的距离不一致,可以通过拧动螺钉,调节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在对应的通孔内的深度,使得其适用范围变大。

其中,数据采集器包括电路板31和固定在电路板31上的处理器32和与处理器32电线连接在信号发射器33、数据存储器34,信号发射器信号连接有数据收集中心。其中,处理器将检测到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生产图表,并储存在存储器中备份,而且通过信号发射器将该数据发送至数据收集中心,人们可以在数据收集中心获取需要的检测数据,其中,数据收集中心可以为数据云端(云数据),或系统终端,加热器为现有设备。

具体的,加热器的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图中未画出)。隔热层将加热器包裹在里面,避免加热器散热而导致箱体内部温度增高,影响检测的数据,并且数据采集器的电子元件在高温的环境中容易损坏,导致其寿命减短。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包括外壳1,其中,外壳1可以由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和背板通过螺钉组合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形成,在外壳的正面且在外壳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11,且第一螺纹孔11通过第一螺钉22固定连接有盖板15。优选的,第一固定块设有4块且均匀分布。即左侧板、右侧板在固定盖板一侧分别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

外壳的下端内部设有电源安装板12,且电源安装板12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在外壳的下端内表面,电源安装板的横截面呈“凵”字形,在电源安装板的两侧且在正面设有第二固定块121,第二固定块12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211,第二螺纹孔上通过第二螺钉20固定有压板122。具体的,安装在电源安装板的大小与蓄电池匹配,第二固定块的外侧边沿通过焊接与外壳固定。在安装蓄电池时,蓄电池的背面抵接在挡块上,蓄电池的正面通过压板压紧,使得压板与挡块将蓄电池夹紧固定,其中,压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螺纹孔上。

其中,第二固定块由电源安装板的两侧边折边形成,且电源安装板通过第二固定块边沿与外壳两侧面焊接固定。

电源安装板上方且在外壳的两侧面依次设有第一托板17和第一卡板16,第一托板17和第一卡板16平行设置且形成卡接槽,第一卡板上方且在外壳的内部上端设有与第一托板平行的第二托板13;第一托板的宽度大于第一卡板,且第一托板17上设有第三螺纹孔171,第二托板13上设有第四螺纹孔131。其中,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之间形成卡槽,数据采集器3的电路板插在该卡槽中,实现其预固定,进而通过螺钉穿过第三螺纹孔实现电路板的固定。

具体的,螺钉可以从下方穿过第三螺纹孔,并且上端抵接在电路板31的下端面,使得螺钉与第一卡板将电路板夹紧;还可以螺钉从上方穿过第三螺纹,使得螺钉的螺帽与第一托板将电路板夹紧。

当然,还可以通过扣合贴紧实现电路板的固定,具体为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的距离与电路板的厚度相等,使得电路板插在第一托板和第一卡板之间形成的卡槽中时,限制其上下活动,而箱体的背板和盖板抵接在电路板的前后两面,进而实现了电路板的固定。

具体的,第二托板用于加热器的固定,加热器通过螺钉拧紧在第四螺纹孔上,进行限制其活动,而第二托板对加热器起到了承托和固定作用。

外壳的背板中部且在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之间设有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为上述中通孔18,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竖直设在同一直线上,在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所在直线的两侧设有多根螺钉柱,且多根螺钉柱垂直于外壳的背板设置且设在外壳的内部;优选的,螺钉柱为四根且均匀分布,并且螺钉柱通过焊接固定在背板上,其中,螺钉柱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探针、加热探针和第二探针的固定块,其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柱上。

进一步的,螺钉柱外侧套设有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长度大于螺钉柱的长度;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其中,在固定块与螺钉柱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得固定块可沿螺钉的轴向移动,即通过调节螺钉与螺钉柱的螺纹配合长度来控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在对应的通孔内的深度,使得检测位置置于树干的边材层。由于每个树干的边材层到树干的外表面的距离不一致,可以通过拧动螺钉,调节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在对应的通孔内的深度,使得其适用范围变大。

具体的,外壳的背板的外侧且对应第一探针通孔、加热探针通孔和第二探针通孔均设有遮雨块8,且遮雨块设在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外侧且固定在通孔边沿,并且在箱体安装后,遮雨块的外端抵接在树干上且与树干紧密贴合,使得顺着树干流下的雨水被遮雨块导离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位置,由于雨水会顺着树干流下,而雨水与探针接触产生换热,则导致检测到的温度变小,而得到不准确的数据。而遮雨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与雨水接触。其中,遮雨块可以为大于半圆的圆弧状,且分别置于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的上方,也可以为圆筒状,即将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加热探针包在内部。

在外壳的背板上连接有扎箍5,且扎箍连接在遮雨块两侧的背板上;其中,扎箍包括与外壳的背板连接的第一弧形块51,和与第一弧形块51螺钉连接的第二弧形块52,且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组成大于半圆的圆弧。其中,第一弧形块可与背板扣合连接,即在背板上设有两个扣齿9,两个扣齿对称的设在遮雨块两侧的背板上,第一弧形块上设有扣槽(对应扣齿9的位置),扣槽扣在扣齿上实现扣合。其中,扣齿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背板上,也可以在背板冲压折出一个板块,并且通过折弯该板块形成扣齿。

优选的,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均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作,例如钢带,使得其固定后能很好的与树干表面贴合,使得其更加牢固。

外壳的顶板呈弧形,使得淋在顶板上的雨水直接被导出外壳两侧,而且杂物也会沿着弧形面落下。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