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0466发布日期:2020-02-21 19:3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浆料流动性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和砂浆是目前建筑业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结构承重材料和主要装修装饰材料,其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现浇建造方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实现我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竖向钢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套筒灌浆技术连接,钢筋是否能有效连接取决于灌浆料的综合性能。参照jg/t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灌浆料的应用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其中流动度测试是决定浆料是否可以应用于套筒灌浆的一个重要环节。参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预拌混凝土运输至工地现场后需开展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其是判断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浇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监理与验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目前工地现场的条件较差、无法提供良好的试验场地和装置,工作人员“重生产轻试验”等原因,导致浆料拌合物流动性测试存在如下问题:

1.现场场地条件差,难以随着浆料使用地点改变随时提供平整的试验平台。现场浆料拌合物流动度测试装置简陋,材质不一,常用废弃模板作为浆料流动度测试操作底盘,由于场地和时间的条件限制,操作盘直接放置于场地后,缺乏相应的调平机制,往往在操作底盘处于倾斜状态下开展坍落扩展度试验,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2.传统流动度测试装置包括截锥圆模或坍落度筒、操作底盘、刻度尺和其他辅助工具。在现场物料管理中,除截锥圆模或坍落度筒这种识别性较强的专用工具外,测试装置中的刻度尺、操作底盘极容易被他用或遗失,影响试验的开展。

3.现场开展流动度试验时,由于操作的人员不一,每次浆料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均依靠手工量测,难以避免的存在量测倾斜或者偏置等现象,测试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对于浆料拌合物而言,其扩展度是指浆料流动扩展稳定后,最大直径和其垂直方向直径的平均值,试验时最大直径方向判断和测量读数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工地现场的、便于管理和方便精准测量的测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其能够在工地现场使用,方便管理,有利于改善试验操作条件、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现场浆料流动度测试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底盘、水平测量机构和竖向测量机构;

所述操作底盘透明设置,所述操作底盘上设有水平仪;

所述水平测量机构具有水平测量尺,所述水平测量尺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操作底盘的底部且水平测量尺与操作底盘相平行;

所述竖向测量机构包括竖直测量尺和水平杆,所述竖直测量尺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底盘连接;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测量尺活动连接并可沿竖直测量尺滑动和绕竖直测量尺转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平仪包括第一气泡水平仪和第二气泡水平仪,第一气泡水平仪和第二气泡水平仪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平测量机构包括套环、卡座螺栓和四个所述水平测量尺;各所述水平测量尺的均匀地径向设置在所述套环的外周,所述卡座螺栓穿过所述套环将水平测量尺安装在操作底盘底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向测量机构为可折叠式,所述竖直测量尺通过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操作底盘上,所述伸缩杆的内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底盘的侧壁,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竖直测量尺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与所述竖直测量尺通过活动环连接,所述水平杆与所述活动环相铰接;所述操作底盘的侧壁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竖向测量机构折叠后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直测量尺绕所述伸缩杆进行转动的第一转动角度为0~90°,当所述第一转动角度为90°时,所述竖直测量尺与所述操作底盘的上端面相垂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直测量尺靠近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可与伸缩杆配合转动的第一转环,所述伸缩杆的外端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与伸缩杆的轴线高度相等,第二限位凸块位于伸缩杆的轴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环内侧在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之间设有可与第一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配合限位的转环限位凸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平杆相对所述活动环进行转动的第二转动角度为0~90°,当所述第二转动角度为90°时,所述水平杆与所述竖直测量尺相垂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环与水平杆的连接处的底部设有与水平杆配合的开槽,所述水平杆与开槽的侧壁相铰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操作底盘的底部至少设有三个调平支脚,所述调平支脚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杆、转动圆盘和圆锥尖角,所述操作底盘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转动的螺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操作底盘上还嵌有磁环,所述磁环与所述水平测量尺的转动轴线同轴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操作底盘上设有水平仪,便于在测量时根据水平仪对操作底盘进行调水平,对于工地现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有效避免因为场地原因导致操作底盘倾斜从而最终影响测试结果;

2.操作底盘是透明的,而水平测量尺可转动的设在操作底盘的底部,便于在测量时转动水平测量尺测量浆料拌合物摊开后的最大直径,而通过竖直测量尺和水平杆便于测量浆料拌合物的坍落度;

3.竖向测量机构为可折叠式,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拢到操作底盘的容置槽内,不影响操作底盘开展其他试验;同时,竖向测量机构一体化的设计降低了现场试验设备物料管理的难度,减少因测量尺遗失而影响试验开展的不确定因素;

4.操作底盘设有磁环,一方面可根据磁环的位置确定每次试验坍落度筒和截锥圆模的放置位置,另一方面由于磁力的作用,可避免试验时坍落度筒和截锥圆模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测量机构展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测量机构折叠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调平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测量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测量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测量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测量机构折叠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测量尺和伸缩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杆和活动环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开展灌浆料扩展度试验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开展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试验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操作底盘;11-第一气泡水平仪;12-第二气泡水平仪;13-调平支脚;131-螺纹杆;132-转动圆盘;133-圆锥尖角;14-容置槽;16-磁环;

2-水平测量机构;21-水平测量尺;22-套环;23-卡座螺栓;231-限位圆盘;232-杆;

3-竖向测量机构;31-竖直测量尺;311-第一转环;312-转环限位凸块;32-水平杆;33-伸缩杆;331-第一限位凸块;332-第二限位凸块;34-活动环;341-开槽;

4-截锥圆模;

5-坍落度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至图11,一种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底盘1、水平测量机构2和竖向测量机构3。

其中,所述操作底盘1透明设置,其采用透明的憎水刚性板制作,便于进行观测底部水平测量机构2的测量数据,并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如图1,所述操作底盘1上设有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包括第一气泡水平仪11和第二气泡水平仪12,第一气泡水平仪11和第二气泡水平仪12分别安装在操作底盘1两个相连边的中间,第一气泡水平仪11和第二气泡水平仪12相互垂直设置,方便根据两个气泡水平仪来对操作底盘1调水平,对于工地现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有效避免因为场地原因导致操作底盘1倾斜从而最终影响测试结果。

为了方便调节水平,所述操作底盘1的底部至少设有三个调平支脚13,如图1和图3,所述调平支脚13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杆131、转动圆盘132和圆锥尖角133,所述操作底盘1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杆131配合转动的螺孔。圆锥尖角133用于支撑固定,转动圆盘132起到一个把手的作用,方便转动螺纹杆131来调节操作底盘1的水平。作为优选,调平支脚13设有四个,并分别设置在操作底盘1的四角。

其中,水平测量机构2具有水平测量尺21,水平测量尺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操作底盘1的底部且水平测量尺21与操作底盘1相平行。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水平测量机构2包括套环22、卡座螺栓23和四个水平测量尺21;各所述水平测量尺21的均匀地径向设置在所述套环22的外周,所述卡座螺栓23穿过所述套环22将水平测量机构2安装在操作底盘1底部。操作底盘1的中央设有供卡座螺栓23插入固定的螺孔。卡座螺栓23包括底部的限位圆盘231和限位圆盘231上的杆232,杆232的下端光滑设置,便于套环22转动;上端为螺纹端,用于与螺孔配合固定。水平测量尺21上设有测量的刻度。通过套环22便于转动水平测量尺21,来测量浆料拌合物摊开后的最大直径。

其中,如图6和图7,所述竖向测量机构3包括竖直测量尺31和水平杆32,所述竖直测量尺31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底盘1连接;所述水平杆32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测量尺31活动连接并可沿竖直测量尺31滑动和绕竖直测量尺31转动,便于调整测量的方向和测量浆料拌合物的坍落度。

优选地,所述竖向测量机构3为可折叠式,所述竖直测量尺31通过伸缩杆33安装在所述操作底盘1上,所述伸缩杆33的内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底盘1的侧壁,伸缩杆33的外端与所述竖直测量尺31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32与所述竖直测量尺31通过活动环34连接,所述水平杆32与所述活动环34相铰接;所述操作底盘1的侧壁设有一容置槽14,所述竖向测量机构3折叠后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4内。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拢到操作底盘1的容置槽14内,不影响操作底盘1开展其他试验;同时,竖向测量机构3一体化的设计降低了现场试验设备物料管理的难度,减少因测量尺遗失而影响试验开展的不确定因素。

为了折叠收拢,所述竖直测量尺31绕所述伸缩杆33进行转动的第一转动角度为0~90°,当所述第一转动角度为90°时,所述竖直测量尺31与所述操作底盘1的上端面相垂直。

具体地,如图8,所述竖直测量尺31靠近伸缩杆33的一端设有可与伸缩杆33配合转动的第一转环311,所述伸缩杆33的外端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331和第二限位凸块332,第一限位凸块331与伸缩杆33的轴线高度相等,第二限位凸块332位于伸缩杆33的轴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环311内侧在第一限位凸块331和第二限位凸块332之间设有可与第一限位凸块331/第二限位凸块332配合限位的转环限位凸块312。通过第一限位凸块331和第二限位凸块332来对转环限位凸块312进行限制,使的竖直测量尺31仅能绕伸缩杆33做0~90°的转动,方便收拢和测量时将竖直测量尺31摆至竖直状态,提高测量的精度。

同样,为了折叠收拢,所述水平杆32相对所述活动环34进行转动的第二转动角度为0~90°,当所述第二转动角度为90°时,所述水平杆32与所述竖直测量尺31相垂直。

具体地,如图9,所述活动环34与水平杆32的连接处的底部设有与水平杆32配合的开槽341,所述水平杆32与开槽341的侧壁相铰接,开槽341的槽壁对水平杆32起到限位作用,使其仅能够相对活动环34进行90°转动,方便将水平杆32摆到水平状态,提高测量的精度。

优选地,所述操作底盘1上还嵌有磁环16,所述磁环16与所述水平测量尺21的转动轴线同轴线设置,一方面可根据磁环16的位置确定每次试验坍落度筒5和截锥圆模4的放置位置,另一方面由于磁力的作用,可避免试验时坍落度筒5和截锥圆模4发生移动。

基于上述的结构,以下简述其使用方法:

1.开展灌浆料扩展度试验,如图10所示。试验时,将本测试装置放置于地面上,观察操作底盘1的第一气泡水平仪11和第二水平气泡仪12,旋转调平支脚13,直至操作底盘1处于水平状态。随后将试验所用标准截锥圆模4按照操作底盘1上的磁环16的位置放置于操作底盘1上,随后按照相关试验标准将拌合物加入截锥圆模4内,并均匀提起截锥圆模4,使拌合物在操作底盘1上自由扩展,待扩展稳定后,观测拌合物摊开后的最大直径方向或旋转水平测量尺21确定最大直径位置,分别读出最大直径及其垂直方向的长度。

2.开展现场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试验,如图11所示。试验时,将本测试装置放置于地面上,观察操作底盘1的第一气泡水平仪11和第二水平气泡仪12,旋转调平支脚13,直至操作底盘1处于水平状态。随后将试验所用标准坍落度筒5按照操作底盘1上的磁环16的位置放置于操作底盘1上。将竖向测量机构3从操作底盘1的容置槽14中取出并展开。随后将拌合物加入坍落度筒5内,并按照相关试验标准进行插捣抹平,均匀提起坍落度筒5,使拌合物在操作底盘1上自由坍落扩展,待扩展稳定后,观测拌合物摊开后的最大直径方向或旋转水平测量尺21确定最大直径位置,分别读出最大直径及其垂直方向的长度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随后,将展开后的竖向测量机构3的水平杆32通过活动环34旋转到拌合物最高点上方,缓慢向下移动水平杆32,待水平杆32接触拌合物最高点时,从竖向测量机构3的竖直测量尺31读取混凝土的坍落度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定浆料拌合物流动性的测试装置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