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1578发布日期:2020-05-12 17: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so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尤其以1-2.5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

但是现有的烟气在线监测装置的机体都比较巨大,需要将机体安装在排放气体的厂房中或设备旁,直接将被检测烟气输入到机体中进行检测,因此存在移动不便的问题,当有些野外场合需要进行烟气监测,或者需要到多个不同地方进行监测时,运输和使用上均存在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方便人们携带的烟气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监测装置,其具有方便人们移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烟气监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设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操作按钮,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箱体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箱体转动连接的推动板,推动板朝向地面的四角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推动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驱动箱体的转动,箱体内连接有工控机,工控机上电连接有气体检测机构与颗粒检测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需要对烟气监测装置进行移动时,推动推动板,推动板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进行移动,推动板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箱体运动,通过驱动元件对箱体进行驱动,同时箱体内的工控机上电连接有气体检测机构与颗粒检测机构,对烟气进行监测,以此实现对烟气监测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设置:驱动元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推动板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板,阻挡板与箱体转动连接,推动板上连接有转动元件。转动元件包括与推动板平行连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推动杆,推动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且推动杆的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需要驱动箱体运动时,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的驱动气缸运动,驱动气缸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推动杆运动,推动杆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箱体运动,箱体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板运动,阻挡板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推动板上转动,以此实现对箱体的驱动。通过驱动气缸能够方便人们对箱体的驱动,不需要人为的再去进行推动,利用阻挡板、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能够对箱体起到防护及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转动元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推动板上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穿透推动板的两侧,且第一转动轴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的一侧穿透第一支撑杆,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伺服电机能够控制着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便于人们的使用,同时能够实现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转动。

进一步设置:箱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杆包括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第一套管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二套管上设有与其固定连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与凹槽适配,第一套管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伸缩杆以及伸缩杆上的支撑座能够对箱体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利用第三气缸能够带动着伸缩杆进行升降起到支撑以及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箱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且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在箱体内。箱体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滑动板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带动着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在进气口上滑动,能够防止进气口一直打开,避免烟气监测装置长期处于烟气条件下造成的损害,方便人们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们能够同归推动板以及推动板上的滚轮对烟气监测装置进行移动,同时通过驱动元件能够带动着箱体进行运动,方便人们对烟气的监测。利用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能够对进气口进行阻挡,防止在进气口一直处于烟气条件下对装置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转动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转动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阻挡板;14、第一凹槽;15、驱动气缸;16、推动块;17、推动杆;18、进气口;19、第一滑动板;191、第一气缸;192、第二气缸;193、卡紧块;194、卡紧槽;101、第二滑动板;111、凹槽;112、伸缩杆;1121、第一套管;1122、第二套管;1123、第三气缸;1124、固定块;113、支撑座;2、显示屏;3、操作按钮;4、推动板;41、第一转动轴;42、伺服电机;43、支撑板;5、滚轮;6、推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烟气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如图1所示、图3所示及图5所示,箱体1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显示屏2,显示屏2的左侧设有与箱体1固定连接的操作按钮3,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箱体1内连接有工控机,工控机上电连接有气体检测机构与颗粒检测机构,气体检测机构为紫外吸收式检测仪或紫外荧光式检测仪,箱体1的左侧上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111,凹槽111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12,伸缩杆112包括第一套管1121与第二套管1122,第二套管1122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管1121内,第一套管1121固定连接在凹槽111内,第二套管1122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座113,且支撑座113与凹槽111适配,第一套管1121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气缸1123,第三气缸112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124,固定块1124与第二套管1122固定连接,箱体1下方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

如图1所示、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与箱体1转动连接的推动板4,推动板4朝向地面的四角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5,推动板4的右侧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推动架6,推动板4的前侧与后侧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将箱体推动到与地面垂直,驱动元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推动板4前侧与后侧上的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板13,阻挡板13与箱体1转动连接,推动板4上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15,驱动气缸15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推动块16,推动块16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14内,推动块16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连接的推动杆17,推动杆17的上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

如图1所示、图2所示及图4所示,箱体1的左侧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进气口18,进气口18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板19与第二滑动板101,第一滑动板19与第二滑动板101分别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箱体1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191与第二气缸192,第一气缸191的输出轴与第一滑动板19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动板101上,第一滑动板19的右侧中间位置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卡紧块193,第二滑动板101的左侧中间位置设有与卡紧块193适配的卡紧槽194,用于将第一滑动板19与第二滑动板101卡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转动元件,如图6所示,转动元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推动板4上的第一转动轴41,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分别穿透推动板4的两侧,且第一转动轴4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1及第二支撑杆1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41的前侧穿透第一支撑杆11,第一转动轴4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42。推动板4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43,伺服电机4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3上。

工作原理:

实施例1:在人们需要对烟气监测装置进行移动时,凹槽111内的驱动气缸15的输出轴收回,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推动块16在凹槽111内滑动,推动块16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推动杆17运动,推动杆17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箱体1运动,此时箱体1与地面垂直,箱体1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板13运动,阻挡板13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运动,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同时在推动板4上转动,在推动杆17进入到凹槽111内时,箱体1靠近在推动板4上,人们此时推动着与推动板4固定连接的推动架6,推动板4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5在地面上滚动,以此实现对箱体1的移动,实现对烟气监测装置的移动。在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转动到与推动板4呈锐角时,箱体1与地面垂直。

实施例2:在人们需要对烟气监测装置进行移动时,伺服电机42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41转动,第一转动轴41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转动,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阻挡板13转动,阻挡板13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箱体1在推动板4上转动,在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转动到与推动板4呈钝角的时候,伺服电机42停止转动,此时箱体1靠近在推动板4上,人们此时推动着与推动板4固定连接的推动架6,推动板4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5在地面上滚动,以此实现对箱体1的移动,实现对烟气监测装置的移动。在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转动到与推动板4呈锐角时,箱体1与地面垂直。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